我的端午节🐲

江夏五中 八(3)班 刘欣妍

<p>  端午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粽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万水千山粽是情。</p> <p>  今天我问妈妈:“端午为什么要吃粽子?”妈妈说:“是为了纪念屈原和伍子胥。”</p> <p>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一作芸),字子胥,楚国人(今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1][2]),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以封于申,也称申胥。</p><p>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今苏州)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p><p>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夫差急于进图中原,率大军攻齐,伍子胥再度劝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遭拒。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所灭。</p> <p>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p><p>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p> <p>  这个端午节我们做了好多好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包粽子。</p> <p>  我们还做了很多寿司🍣,有鱼子酱的、有火龙果的、有樱花🌸的、有原味的、有螺蛳肉的、还有八爪鱼🦑的。</p> <p>  寿司,大约在西元三世纪由中国沿海地方传至日本,原先只是以盐腌制的咸鱼,后来改为以米饭腌鱼,制成后将鱼与米饭一起食用,这即是现今寿司料理的前身。虽然寿司最早来自中国,但在千馀年发展之后,却成为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p> <p>  我们还做了美味可口的绿豆糕。</p> <p>  根据中医理论对二十四节气的分析,端午节是一年四季中阳气最盛的时节,在这个时候人们的情绪波动都比较大,非常容易烦躁和忧虑,加上现在正值夏季,气温也渐渐高了起来,在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一些东西来缓解这一状况。而绿豆性味甘凉,具有清热解毒的疗效,做成的绿豆糕也是口感松软,非常适合在这个时候食用,能大大缓解因为阳气过剩带来的负面影响,能够有效的化解及忧郁情绪。再加之“糕”和“高”同音,有积极向上飞黄腾达的寓意,与端午节的粽子连一起又有“高中”的寓意,对于准备赶考的学子来说又是一个的美好祝愿。因此在端午节吃绿豆糕就这样被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p> <p>  绿豆糕还有一个传说呢,据说这是为了纪念春秋末年吴国大夫伍子胥的。当年他曾多次劝吴王夫差杀了勾践,夫差不听,反倒把伍子胥赐死了,后来,夫差还把伍子胥的尸体扔进了钱塘江。当时的百姓为了纪念伍子胥,将他尊为海神“水仙王”之一,每到端午也会准备好他生前最爱的绿豆糕。从那以后,端午吃绿豆糕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p> <p>  晚上,还有一顿大餐呢。</p> <p>  端午节祝大家粽横四海,粽是走运!</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