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去贵州:大美黔东北,神秘梵净山。

鑫沅滟滟

<p><br></p><p> 镇远古镇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名镇,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皆山。</p><p><br></p> <p><br></p><p> 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p><p><br></p> <p><br></p><p> 镇远古镇布局精巧,四面环山,中间一道弯曲的大河,将城市一分为二,一侧屯兵,一侧安居。</p><p><br></p> <p><br></p><p> 镇远古镇,建筑风格为青砖黛瓦、高封火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块青石板、每一块青砖都记载历史遗迹,泣诉着千年古镇的沧桑。古朴典雅的古城风貌,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建筑、艺术专家、学者前来考察写生。有人说“镇远是一幅画”,是一幅“朴素中见珍奇,淡雅中显神韵”的绝美画卷。</p><p><br></p> <p><br></p><p> 高高马头墙的建筑楼群,层层叠叠,与背后的玉屏山一起,倒印在清澈碧绿的舞阳河水中,景色美得真是让人沉醉。</p><p><br></p> <p><br></p><p> 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p> <p><br></p><p> 比如:青龙洞、祝圣桥、魁星楼等等。</p><p><br></p> <p><br></p><p> 青龙洞始建于明代,它背靠青山,面临绿水,依洞傍崖,贴壁临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翘翼飞檐,画栋雕梁,青瓦红墙,错落有致,曲径回廊,庭院幽静。既有园林韵味,又具寺院风格。这些古建筑,依山因地分别采用了“下吊”、“借用”、“附岩”、“嵌入”、“筑台”等多种工艺。</p><p> </p> <p><br></p><p> 青龙洞还把儒、释(佛)、道三教融汇在一起,既有道教道观、庙堂、佛教的佛殿经楼,也有儒家的书院、考祠。各教建筑之间也十分合谐协调。</p><p><br></p> <p><br></p><p> 张三丰认为,儒、释、道三教,创始人虽然不同,然学说都称之为道,目的都是为了克己利人,是相同的。北宋道士张紫阳和清代道士王重阳都说儒、释、道“教虽分三,道乃归一”。看到青龙洞老君(即,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李聃)殿和圣人(即儒教创始人孔子)殿以及佛教的观音殿、玉皇阁等修在一起也就不觉得惊奇了。</p> <p><br></p><p> 整个建筑群重重叠叠参差不齐,纵横有致,远观青龙洞,如临海市蜃楼,蓬莱仙岛。为江南汉地建筑与西南少数民族山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绝妙典范。有“西南悬空寺”之称,是贵州省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p><p><br></p> <p><br></p><p> 镇远历史悠久,自秦昭王30年(公元前277年)设县开始至今己有2281年的历史,其元代清代为道、府所在地达700多年之久。</p><p><br></p> <p>  祝圣桥一一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为七孔青石拱桥,清代在上建魁星阁。抗战时期成为西南大通道上骨干桥梁,从滇缅公路、史迪威公路和驼峰航线进入的美国援华战略物资经此源源不断运往前线。</p><p><br></p> <p>祝圣桥是镇远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当地人称之为老大桥。</p> <p> 魁星楼亦名状元楼,建在祝圣桥上的三层八角攒尖顶楼阁建筑,数百年来承载着古今莘莘学子的无限希望。楼有联云“人上翠微梯,蓬岛春聆天尺五。客来书画舫,桃花流水月初三”。</p><p><br></p> <p>  </p><p> 翡翠般的舞阳河以“S“形穿城而过,形成了“群山抱一水,一水分两城”的独特太极古城风貌。城内古街古巷曲径通幽,石桥城垣错落有致,亭台楼院姿态万千,秋水晨雾诗意盎然。无不向人展示“山雄水美”的千年古镇神韵和风彩。</p><p><br></p> <p>  </p><p> 正在古镇美拍,遇一热心的当地美女,约我一起去梨花山玩耍。突闻有花可看,激动万分,等不及还有两节课的她,自己先去了!真的美呀,嗨翻了!</p><p><br></p> <p>看着满山的梨花,情不自禁的顺口唱了几句京剧《梨花颂》:梨花开 春带雨,梨花落 春入泥,此生只为一人去,道他君王,情也痴 情也痴………</p><p><br></p> <p><br></p><p>美了美了,醉了醉了</p><p><br></p><p><br></p> <p><br></p><p>继续赶路,午后冒雨来到铜仁市的江口,放下皮箱,乘雨前往云舍村观光一下!</p><p><br></p> <p><br></p><p>云舍村,村名源于土家语,意为“猴子喝水的地方”,位于梵净山太平河景区内,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p><p><br></p><p><br></p> <p><br></p><p>传说,云舍以前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在云舍老祖宗迁徙到这里后,仙人因土家百姓勤劳、勇敢的精神而感动,移居到后山的仙人洞居住,把肥沃的土地让给了土家百姓,土家人为了纪念仙人的功绩,把寨子取名“云舍”,寓意为“云中的房舍,仙人居住的地方”。</p><p><br></p> <p><br></p><p>神龙潭位于云舍村正中心,直径40米,深20米,出水量达到每秒4吨,流经500米,注入太平河。</p><p>神龙潭有一项特色功能——能够凭借水位涨落来预报天气。涨水必雨,落水则晴。</p><p><br></p> <p><br></p><p>轰鸣泉</p><p>在神龙潭约左侧30米处有一泉,泉水是靠声音控制的。人想用水,大叫一声“水来”,水即出;用完后,水即回。</p><p><br></p> <p><br></p><p>土家桶子屋</p><p>云舍村土家族桶子屋是地方传统特色,为四合院形式,其结构由正屋、偏屋、木楼和朝门组成,四面封墙,又叫封火桶子。云舍桶子屋建筑整体呈正方形,北高南低,上方为正屋,分中堂和左右厢房,下方为楼子。</p><p><br></p> <p><br></p><p>云舍土法造纸工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法造纸取材于当地的毛竹,通过石灰浸泡、捣浆、细化等多道工序,制成当地俗称的“香纸”,也就是老百姓用来祭祀祖先烧祭的香纸。</p><p><br></p> <p><br></p><p> 梵净山,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名于“梵天净土”,是一座避暑和佛教名山。全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齐名中国五大佛教名山。</p><p><br></p> <p><br></p><p> 晨起的梵净山,云雾迷蒙,玉带缭绕,四周山色若隐若现,仿佛置入仙界中,叫人恍惚!</p><p><br></p> <p><br></p><p> 梵净山有植物2000余种,被誉为地球绿洲、动植物基因库、人类的宝贵遗产。有华山之气势,泰山之宏伟,兔耳岭之奇石。</p><p><br></p> <p><br></p><p> 梵净山老金顶,海拔2336米,山峰拔地而起,垂直高差达百米。上半部分一分为二,由天桥连接,两边各建一庙,一边供奉释迦佛,一边供奉弥勒佛。由此印证现代佛(释迦牟尼)向未来佛(弥勒佛)的交替。据说早晨常有红云瑞气围绕四周,因此称为红云金顶。</p><p><br></p> <p><br></p><p> 千百年来,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素有“集峨眉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威于一山”的赞誉。</p><p><br></p> <p><br></p><p>《过梵净山》</p><p>著名诗人一一王心鉴</p><p>近山褪俗念,唯有竹声喧。</p><p>栖心皈净土,推云步梵天。</p><p>禅雾入幽谷,佛光上苍岩。</p><p>海内循道者,多来续仙缘。</p><p><br></p> <p><br></p><p> 万米睡佛:仰卧在梵净山顶,长达10000米。大佛姿态惟妙惟肖,头枕青山,仰卧云海,听说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大天然佛中佛像,煞是壮观。千万年来,睡佛微闭慈目,坦然而淡定,用一种至高的境界笑看红尘。各地百姓把梵净山当作大佛朝拜,山即一座佛,佛即一座山。</p><p><br></p> <p><br></p><p> 老鹰岩:梵净山顶一块似鹰嘴的岩石,这是一方耸立在山巅的巨石,其形状像一只神情严视,展翅欲飞的天鹰,屹立于山巅。</p><p><br></p> <p><br></p><p> 赐敕碑,明万历四十六年,奉神宗皇帝圣旨而建。户部郎中李芝彦撰写,对梵净山的地理位置、山形地貌、名胜古迹、历史传说、佛教兴衰等都作了记载。碑文写到梵净山是“古佛道场”,是“天下众名岳之宗”,是“上之穹隆接天、下之厚重住地”、“崔巍不减五岳、灵异足播千秋”。为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梵净山老金顶下,其碑序文,骈丽优美,为梵净山的千古绝唱。</p><p><br></p> <p><br></p><p> 观音瀑布:观音瀑布位于梵净山黑湾河景区内,因形状像一幅手持玉净瓶的普降甘露的观音像而得名。</p><p><br></p> <p><br></p><p> 梵净山新金顶:状若飞天游龙,又似佛手二指禅,更像人类的生命图腾。根据其形而又称“天下第一峰”。</p><p><br></p> <p><br></p><p> 蘑菇石:名字来源于形象,上大下小,形似蘑菇。高约十米,有10亿年以上历史。蘑菇石是许多画家、摄影家都的作品题材。</p> <p><br></p><p> 一切皆为因缘。尤其看佛教名山,那得是有极大佛缘之人,才能一睹真颜!我坐索道上去了,爬石阶也到了半山腰,雾锁山头,什么也看不见!突降大雨,一直没停,也没能登顶。但没啥遗憾,因为我来过了,什么都是最好的安排!</p><p><br></p><p>为丰富美篇内容,下载几张绝美景色图片,与志同者共赏!</p> <p><br></p><p> 下了梵净山,无雨天晴晴的,去了寨沙侗寨!</p><p><br></p> <p><br></p><p> 寨沙依山傍水,人杰地灵。门前碧水如画,屋后青山似黛。河畔古树参天,寨子青山环抱。修竹掩映吊脚楼,溪流环绕踩歌堂。真乃人间仙境好去处,世外桃源何生疑!</p><p><br></p> <p><br></p><p> 寨沙还有一个更美的名字,叫月上寨沙。顾名思义,这里的夜景,相当迷人。</p><p><br></p> <p><br></p><p> 风雨桥横跨在从梵净山弯流而下的太平河上。桥头绿树依依,桥下清流潺潺。声音在这里静止,两耳只闻水声、鸟语。</p><p><br></p> <p><br></p><p> 造型独特的景观路灯,wifi开通的提示,为这个古老的山村注入了现代化元素。虚虚实实,传统与现代,生态与休闲,绘就了一幅风情万种的奇妙图画。</p><p><br></p> <p><br></p><p> 每户门前都立有写着格言警句的木质标牌,围着栅栏,栅栏旁或栽果树,或养花草,或种瓜果。且有一户一景,移步换景之闲趣。身临其境,给人一种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游之感。</p><p><br></p> <p><br></p><p> 踏着青石板路,山水田园人家成画,人也成了画。让人无尘无俗,真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p><p><br></p> <p><br></p><p> 寨沙的中心是一个广场,矗立着一座侗寨的标志性建筑——钟鼓楼。钟鼓楼旁有几百年屹立不倒的名贵楠木,苍老而虬劲。风景别样。</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