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 “老爷子” <p><i style="font-size: 20px;"> 师者春燕</i></p><p><i>偶结师生缘</i></p><p><i> 人世间的缘分,多如烟花一场,偶然相遇,随后消散。而也有极少数的人生际会,至此缘起,开启一段同行岁月的相交。</i></p><p><i>与老爷子的相识缘起于2016年的一次培训。说来惭愧,对于老爷子,2016年之前于我而言是陌生的,虽然一直自称浙百粉,但关注的焦点也仅限于浙百整体的舞台呈现和个别的名角儿,毕竟肤浅如当年的我,更看重的是自己的本工——小生行当。2016年9月,得知浙百要开培训班,我的心思活泛起来,即刻就联络上了老爷子。一方面是对浙江小百花无条件的膜拜与信任,一方面是对于陌生人无可避免的怀疑与纠结……如今重新翻看当年跟老爷子的对话,觉得挺有意思,既想迫切确认到底是不是自己喜欢并熟悉的几个演员来教学,又不愿自己显得太过功利,希望隐藏起对老爷子的不信任感。所幸老爷子真是非常耐心周到,有问必答,尽力打消我的顾虑。</i></p> <p> 冲着浙百这块牌子,最终我跟搭档海鸥赴往杭州。事实证明,那是一次正确的选择。报到当晚,老爷子就到每个学员的房间做了先行的交流,让人感觉不愧是浙百出师,正规又周到。接下来的培训,不仅如老爷子所言,魏春芳、孔立萍、周艳、陈丽雅等老师悉数前来教学,老爷子更是每天亲临现场指导,甚至与学员共进每餐,陪吃陪喝陪聊。2016年那次为期七天的培训,结识了老爷子这样一位有意思的老师,无疑令人欣喜,而之后,我跟老爷子联系并不算密切,通常就是在节假日通过微信问声好,去杭州看浙百的戏时会偶睹其风采,也会在极低频刷朋友圈时看到她用镜头捕捉的美景瞬间。</p> <p> 师生之间就这么不浓不淡不远不近地牵系着,却恰恰是我最喜欢的相处方式,亲切却不热络,平和又不冷淡。心中牵念,但不会时时挂在嘴边。印象老爷子近四年后再次参加老爷子举办的声腔培训班,前缘重续。四年时光,自己在追寻越剧的道路上未曾停歇,也结识了越来越多的业界人士,历经种种,老爷子始终是独特的那一款。吴春燕,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工老生。唱腔刚柔相济,韵味独特纯真,表演戏路宽,风趣自然(摘自百度百科)。作为演员,老爷子是典型的祖师父赏饭吃的代表:1米68的身高,宽肩窄腰,挺拔修长,剑眉星目,五庭饱满,音色通透明亮,表演开阖自如。第一次上课,老爷子开口一句老生唱腔,顿感声如裂帛,气贯长虹,而当她示范起花旦时,声音又陡然变得清丽婉转,遏云绕梁,让我惊为天人。当老爷子端起功架,气场更是三米开外,我重新认识了老生的魅力,原来老生可以这么帅,比小生更难演。关于声腔,老爷子却告诉了我们一段她不为人所知的过往,她说在她职业生涯中有很长一段时间被高音所困扰,逢唱必破,令她痛苦不堪。而最终,经过不懈地钻研与实践,她找准了方法,从此,唱腔开辟了一番新天地,她开始不惧高音,甚至享受高音带来的酣畅。对于极少数的天赋异禀者,普通人除了艳羡与惊叹,实在做不了什么,</p> <p> 也许只有像老爷子这样的经历,才能让我们心生追逐梦想的动力,因为她让我们看到,作为普通人的自己,凭借努力也有通往成功的可能。作为老师,老爷子有着专业的职业素养,在我经历的两次培训中,老爷子对学员们都是一视同仁,对于接受能力慢一些的同学,更是耐心体贴。这次培训,同来了一位姐姐,她是一位资深戏迷,却没有任何唱腔基础,来前一直犹豫,生怕自己会被老师“嫌弃”;我告诉她,老爷子绝不会落下任何人,甚至对所谓的“弱势群体”会更加关照。培训结束后,姐姐说了两句朴素而幽默的大实话:“去时在飞机上想的是我到底该不该去,回来时又在飞机上想到底什么时候能再去”,培训带给她的美好体验可见一斑。老爷子坦言,以前,她面对的全部是专业演员或科班学生,即使教授与指导,也只是简单讲一下舞台调度或者启发一下情绪,刚开始办培训班时,面对一群空有一腔热情,却连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放的票友,她和她邀请的老师们都有些蒙圈儿,也经历了相当艰难的磨合与调整期。如今,她已从中积攒了愈来愈丰富的教学经验,能更加轻松自如地应对培训中的各类情况,她也感慨,教学使她更系统地回顾、分析及总结自己的唱腔表演,对自己的成长也是一种促进,这不就是教学相长的最佳证明么。当然,私底下,我也暗暗窃喜,庆幸没有成为最初老师教学的试验品。在培训的日子里与老爷子朝夕相处,有着极度的舒适感,她会亲切地把学生称作“我的姑娘们”,对大家处处关照,比如出发前语音提醒注意安全,离开时也会因下雨而贴心地为我们安排车辆。疫情期间培训,担心就餐不便,她专门雇人为大家做饭,并且每次跟学员一起共进(午)晚餐。老爷子说,自己在剧团时,外出演出统一入住酒店,她连房间号都常常搞错。</p> <p>生活中也是个大迷糊,时常需要人照顾。可是作为老师,她却变身暖心大家长,关注到培训的每个细节,令人感动。作为普通人,老爷子的生活态度是“每天为自己制造快乐的事”。从她的朋友圈能看出,美景占了内容大多数,她的镜头总能捕捉到普通人习以为常却忽略不计的风景,其实生活并不缺乏美,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显然老爷子拥有一双慧眼。而这种超乎普通人的观察力使得她在演绎舞台角色时驾轻就熟,入木三分。培训之余,她随口说个笑话,信手捻来一段模仿,都叫学生们捧腹顿足,欢乐之极。老爷子说话从不高声阔气,却言语轻柔,表达流畅,极具感染力,在她的引导下,排练厅中的水杯、鞋、练功服等都如同军人般有了整齐的队列,这一点实在是深得我心,因为我也对此有着小小的强迫症。从老爷子的言谈甚至外表及穿着打扮看,她其实是个极具性格之人,她说自己在剧团时没有担任过任何官职,却自有独特尊崇的地位,“老爷子”这一雅号也多半源于此,剧团里遇到不平之事或处理不妥之处,她从不掩藏自己的观点,且总会第一个站出来。在接受新知识或新技能时她也有自己的主张,什么可以吸纳为其所用,什么东西不适合自己,她都有着非常清醒的判断。性格强硬、观点犀利又深谙为人处事之道,她实在是个神奇又矛盾的综合体。老爷子身上有着鲜明的浙百烙印——特立独行、不畏世言、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在老爷子的聊天内容中,从不会涉及他人、他团的是非,聊起相关的名人逸事,她也都是抱着善意的态度和半调侃的口吻,不吹不棒,不压不踩。老爷子几乎不去做什么公众比赛的评委、老师,她直言,参与到那些事物中,难免会随大流、媚世俗,她更愿意由心出发,做些自己真正喜欢的事。这不正是我欣赏的处世态度,我喜欢的浙百人么!</p> <p>师者春燕</p><p>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浙百人对越剧艺术追求极致,对舞台细节锱铢必较,一个词形容就是“讲究”,一个戏坐排半年是浙百人的习惯,排一出戏全团Get一项新技能是浙百人的日常,开幕前跪坐台上静默十五分钟是浙百人的坚持,更别说每个演员都要给角色做人物传记,时不时还要写篇读书笔记……作为越剧界的改革先锋,浙百人敢于拓宽越剧的题材和空间,借鉴任何符合人物和场景的元素,却保守着最纯正的传统戏曲根基,四功五法、举手投足皆不含糊。作为原生代,浙百精神在老爷子身上一展无遗——高标准,高专业度,高审美,当然还有“一棵菜”、“只有小角色,没有小演员”等的职业观、团队观。老爷子所传之道,自然也就是上述所提及的浙百种种。作为浙百粉,对于老爷子身上的这种特质,我自是百分百认同并身体力行之,曾有人开玩笑说我跟海鸥是用华为的管理方法在管理我们的深百花团队,我深以为然,同时,这其中又天然贯穿了浙百的诸多艺术理念。老爷子的授业,自然也是源自于浙百的艺术理念。她反复强调越剧要传递美,舞台上要时刻注意所谓的“唱容”——表情、声腔、眼神、身段…所有细节要做到360度无死角;要根据人物来塑造声音及身段,体现适当的年龄感;高级的表演在于传递内心情感,而不在于动作,有时少即是多。</p> <p> 此次的声腔培训,老爷子的两个观点让我颇有感悟,一是对流派的定义,对于相当多的学生问她诸如“老师,我到底适合唱哪个流派”的问题,她颇为霸气地认为,这类问题其实体现了大家对越剧浅层的认知,只要把握好了流派的载体——唱腔,自然不会再纠结于此;唱腔其实就是一个管道,它可以上下左右前后扩充,只要找准并打通了这个管道,流派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比如徐派需要管道从丹田顶到头腔,尹派要走到鼻腔并联通胸腔,范派不用冲到头腔但要将管道拓宽……对于多少听过些唱段,对流派有点粗浅感知的我,听到这番言论,两相一番印证,一时竟觉得颇有深意,实在妙不可言。关于咬字,老爷子并没有限定死哪个字必须要咬什么音,比如大家常常纠结的尖团音,老师认为不可一概而论,她认为一句唱腔里,要分析每个字之间的读音甚至是音程关系,如同诗词里讲究的平仄归韵,戏词也要讲究每个字联读或联唱的音律感。有时碰到某个字传统的发音,老师会直斥为“土”。我曾经迷惑,为什么全世界的京剧不管什么流派咬字都一样,越剧却没有统一的规范,我也仍然迷茫,所谓的传承,到底是应该逐字逐样地复制老祖宗的东西,还是有所取舍?老爷子的观点给了我新的启发,虽然可能还没有肯定的答案,但一个好老师,不就是应该激励学生去主动思考,寻求真相么?老爷子笑言,对于她这帮熟悉的学生,她会管头管脚,衣服搭配得不对啦,发型不合适啦等等,她都会善意地提醒,而大家也非常在乎她的意见和建议。2016年的那次培训,最打动我的正是老爷子开解学员,化身心灵导师的那一刹。第八期杭州明越培训班中,有一位姐姐思想上时有波动,结果就是培训七天中与老爷子共进的每一餐饭都有一段固定的鸡汤环节,话题基本围绕开解她而展开,有时甚至我们学员自己都不耐烦了,老师仍然温言细语,悉心开导。所谓解惑,不外如是。</p> <p>几次交往,最令我感动的是聊天中老爷子的一句话,她说她所做的培训是面向普通人,而不是专业演员的。戏曲如果不想成为博物馆的故纸堆,而是能与时俱进,焕发新生,重要的不是专业演员如何优秀,而是大众对戏曲的认知有所改变,普通人对越剧的鉴赏力能逐步提高。我想这才是更高境界的解惑,体现越剧人的大格局、大情怀。为了越剧推广,老爷子这样一个随心所欲,自由如风的人,不得不装上抖音,被迫营业,拍几段培训瞬间,来几场公益直播;朋友圈的主题也不再苑囿于私人空间或情感抒发,而时不时要发些关于越剧的美篇或公众号文章。在其位谋其政,我喜欢老爷子的洒脱,更欣赏她这份职业操守。人过中年,历经种种,曾经离经叛道、特立独行的我,如今已褪去了许多的锐气与锋芒,看待人或事愈加冷静与自持。这是一个做减法的年龄,放弃的东西越来越多,愿意交往的人越来越少。这种情况下,有缘结识老爷子,彼此有着合拍的三观,相近的艺术理念,相投的性情,岁月经年,还能追随学习,幸甚至哉!</p> <p>来自五湖四海的爱越人</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作者 徐平</i></b></p><p><br></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背景音乐 老爷子</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