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鲜为人知!</p><p class="ql-block">常州二院,曾经的抗美援朝时期常州康复医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陈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战火烧到鸭绿江畔,边境城市丹东市遭美军轰炸。为保家卫国,应朝鲜请求,10月25日我国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是,中国人民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志愿军伤亡很大,许多伤病员被送回国内治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志愿军赴朝之初的1950年11月2日,周恩来总理就做好收治志愿军伤病员工作,专门致函总后勤部部长杨立三、卫生部部长贺诚:“同意你们本月2日关于建立有1 0万床位的医院的部署,望督促这一计划完成。同时应准备制订明年第一季度建立第二批有10万床位的医院的计划”(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大事记)。与此同时,后方各地专门收治志愿军伤病员的康复医院也紧锣密鼓地筹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据《抗美援朝战争卫生工作总结卫生勤务》一书的统计,当时在11个省建立的康复医院共66所:四川6所,陕西5所、福建6所、江苏10所、湖北6所、浙江5所、江西5所、安徽5所、山东12所、湖南2所、河南5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而在常州,也曾经有一所收治志愿军伤病员的康复医院,共收治600多名伤病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时光流逝,岁月沧桑。那么,这座“战时医院”如今在哪里呢?哪里曾经发生过怎么样的感人故事呢?笔者就来为你揭秘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市第二人民医院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常州康复医院的工作开始于1951年6月,随着苏南行署卫生处直属第二医院三队魏林、刘友成等30多位工作人员带着各种器材设备调进了常州市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前身),医院的病床也增至150张,并正式停止对外门诊。到7月,首批收治的志愿军慢性伤病员有100余人入驻市人民医院。当年的志愿者伤病员非常年轻,大多在20岁左右,他们的伤情以肺结核等呼吸道疾病为主,有少部分胃病、冻伤、皮肤病、肢体残疾。医院一边安排救治,一边修建院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同年8月,常州市人民医院更名常州市康复医院,改属苏南行署卫生处领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到1953年1月,原驻无锡石塘湾苏南康复二院和康复大队闫仁俊等100多人合并至该院,此时,医院更名为江苏省第五康复医院,规模也扩大了,病床由150张增加至400张,超额收治志愿军慢性伤病员418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5年9月,伤病员全部治愈出院,不久恢复为地方综合性医院,开始对外开放门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6年1月,江苏省第五康复医院正式移交给常州人民委员会领导,改名市第二人民医院,并转归卫生局领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用奉献精神战胜艰苦的环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年92岁的阎仁俊,也曾经是省第五康复医院白衣天使中的一员。19岁参加解放战争,1950年从解放军转业,后跟随石塘湾苏南康复二院和康复大队来到常州,担任第五康复医院一室室长(病区主任)。后来曾担任常州二院院长、党委书记,七十年代曾率江苏医疗队赴桑给巴尔执行援外医疗任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阎仁俊的印象里,医院的条件十分简陋,“当时的康复医院是在市人民医院原址上扩建的,买了周线巷22号原属盛宣怀故居房屋108间,古村房屋20间,并租赁了医院附近的雷祖庙房屋。硬件设施极其陈旧,但就在这种环境下,靠着我们医护工作者夜以继日、任劳任怨的工作,一批批伤员痊愈出院”阎仁俊如是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韦布在他的回忆文章中提到,当时医院地处古村,大门前周线巷横贯东西,西与双桂坊、南大街衔接,东面则为小巷南拐,北面短巷与东大街相通。院内包涵约园,亭台水榭,倒也清静赏目。人民医院原院长陈舜民担任新院长,原直属二院三队领导魏林和三队八室室长马申扬、和指导员刘友成,可能担任副职,当时人们革命热情很高,对职位并不看得过重,所以也没去搞清,反正在我眼中,他们都是领导。人民医院拥有许多著名医务专家,如妇科专家蒋宪刚,内科专家张少惠,著名药剂师齐合庄等。</p> <h3>
药品紧缺,换药拿筷子当钳子用
时任康复医院药房司药刘午谈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医院里最缺的就是药品和医疗器械。当时伤病员中,最常见的就是肺部方面疾病,因为战场上条件艰苦,志愿军只能吃生冷食物,肺吸虫进入大脑,很多人抱着脑袋直喊疼。而在康复医院,配药都是很普通的,肺结核的药,胃溃疡的药,高档的药品也没有,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又极少。由于伤病员大量进院,医疗器械紧缺,护士给志愿军伤病员换药,有时不得已拿消毒过筷子当钳子用。
一切以伤病员为重
何寿山,常州二院的老院长,时任康复医院医政干事。何寿山回忆,抗美援朝期间,常州其中的一件大事就是接收志愿军伤病员,每到一批伤病员,政府和群众都要用汽车和担架在火车站迎接,伤势重的用汽车载,伤势轻的四人一组用担架抬,沿途其他车辆均要改道让行。大街小巷,人民都在夹道欢迎这群“最可爱的人”。
而当时志愿军伤病员的伙食也是非常好的,医院每天会供应豆浆、豆腐,鱼肉也是常年不断,还有水果、糖等零食。有个别伤病员还会邀请医生护士一起品尝,但是医院规定医护人员不得享用,否则就是违纪。
让伤病员开心最重要
1953年,20岁的靖江女孩孙灿珍随部队转业到了第五康复医院担任护士。在她的记忆里,那时的医院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每天早上要列队出操。当时,残酷的战争带给许多志愿军伤病员无尽的病痛折磨。一些伤病员长期处在身体痛苦和精神折磨之中,脾气变得十分暴躁,偶有不开心时,会扔尿壶、饭盆等发泄。对此,医护人员都表示深深地理解,尽心照顾。每个星期,护士门至少要为病员洗两次茶杯,药品也要看着他们吃下才放心,不肯吃药的要耐心哄着……
孙灿珍至今记着,那时候在医院里最开心事的就是为病员表演节目,唱歌、跳舞、演话剧,如《朝鲜老大娘》等,都是演些大家喜闻乐见的故事。“病人开心,我们也都会开心。”她说。
刘午回忆道:当时医院文体活动十分丰富,建立了休养员(伤病员)俱乐部,医务人员排练京剧《苏三起解》、《打渔杀家》、越剧《梁祝》等剧目,与伤病员联欢。中国京剧一代名伶荀慧生、杨葆森,江苏省锡剧名家姚澄、沈佩华、王兰英、以及常州的吴雅童等先后来院为伤病员慰问演出。医院职工还出席全省康复医院管理局文艺汇演获二等奖二个、三等奖和个人奖各一。省康复医院管理局首届体育运动大会获男、田径团体冠军、男子羽毛球冠军。丰富了文体生活。
后来调往市委宣传部的韦布当年负责医院的俱乐部活动,以联系文艺团体到医院为伤病员慰问演出为主。所以很早就认识了文化系统的不少朋友,如费定、高阳、郑尔坚、钱咏林、蔡培伦、史曼倩等戏剧界名流。<br></h3> <h3>
一切服从组织安排,工作毫无怨言
1952年到康复医院的军医许进今年已经90岁了,许进当年也只有20岁,因为之前在无锡学习过野战医疗,本来是准备跟着55野战医院上朝鲜战场救人的,后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耽搁没有去成,而“误打误撞”来到了第五康复医院。她记得,当时的医院分一、二、三室(病区),一室主要收治重症肺结核,二室是相对轻症的肺结核,三室是其他疾病。
当时救治的病人大多是有肺结核等传染病的,好多医护人员都在工作中染病。但这些医护人员毫不避讳,知道要传染的,没有办法,那时条件就这样,只能戴个口罩,有时处理大小便的时候,口罩掉下来了,依然近距离为他们服务。许医生坚持自己查病房,关注病人的一切发展动向,却也在一个月之后给肺结核缠上了,高烧、吐血……在简短的3个月休整后,许医生再一次披上了白衣天使的“战袍”。她说,当时根本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志愿军在前线奋战不容易,必须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更让人佩服的是,许医生在医院拿的是包干制工资,一个月就十几块钱,爱美女孩连买衣服的钱都没有。“我们的职责就是绝对服从命令,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男护士占的比例近一半
当时康复医院的条件虽然简陋,但护理态度,护理理念,包括医院卫生,食品卫生方面的管理,一点不比现在差,当时为了预防食物中毒,就已经做到食堂饭菜要留样了。当时男女护士比例是差不多,据当年的男护士陆庆成说,男护士的比例在那时占到将近一半,大部分是部队卫生员出身,转到康复医院时顺利而章成为男护士了。那时的护士,不仅仅做治疗工作,还要做生活护理,做晚班的时候到病房里看,十五分钟到二十分钟到病房去转一圈,帮他们被子盖盖好。重病人要帮他洗澡,洗脚,重病人不能翻身,但是要求不能生褥疮,所以护士什么都要做,因为病人大部分是男病人,因此对于男护士来讲容易开展工作。也就是那个时候,男护士开了二院的先河。不过到康复医院撤销转为地方医院时,由于地方医院没有男护士编制,这批做出贡献的男护士们全部转岗到医疗行政管理和其他业务岗位上,一些表现突出立功受奖者被选送到军医大学或地方医学院校深造学习。
“康复精神”的传承至今
在康复医院时期,当时的医院组织、管理方法,基本与部队医院相似。党团组织生活严密,职工业余文化、体育活动开展普遍。1953年9月,全院开展评功创模运动,评出职工23人,伤病员20人。1954年开展评功运动,评出二等功3人,三等功58人。阎仁俊还作为医院唯一的英模代表出席省军区召开的英模大会。
由于部队转业人员增多,包干制人员占职工总数的五分之三,带来了部队的优良传统,政治空气浓,纪律严明,作风艰苦朴素,对病员服务态度热情周到,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形成了二院特有的医院文化特色,也就是让后人值得称道的“康复精神”,其影响力一直延续到今天。<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