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端午假期最后一天恰逢周六,微风习习,没有太阳,不太适合拍照,却是户外运动的绝配。张老师那颗不安分的心早已蠢蠢欲动 ,当然我也不反对,一拍即合,大桑沟走起。</p><p> 八点四十从县城出发,沿S322线南行,驱车半个小时,穿过卫星隧道,来到位于距离文峪乡十余公里的大桑沟脚下,九点十分开始徒步上山 ,大约五里左右的山路我们爬了近一个小时。这条通往大桑沟的水泥路是2007年村村通时我单位修的,坡陡弯急,修建难度巨大。记得当时我曾多次陪同市县媒体到该路采集图片,挖掘深山凿路困难重重的素材,如今十几年过去,这条盘旋在大山上的九曲回肠之路依然如当年那样富有生命力,似一条青龙日夜守护着这方山河和大山上的人家。</p><p> 一路上,青山如黛,鸟语花香,溪水潺潺,深谷清幽,喊一嗓子,整个山谷便余音袅袅。张老师说,这才是正真的曲径通幽。时不时的有黄色的兔子花、紫色的桔梗花映入眼帘,路旁石缝中竟然有一株红艳艳的山丹丹花。越往山顶,幽静渐少,烟火气息愈浓,视野忽然开阔,苍翠的参天古木被庄稼、蔬菜取代,瞬间,大桑沟便到了。</p><p> 迎接我们这不速之客的是村口一只悠闲踱步的白鹅和林间觅食的几只老母鸡,还有静静的村落和寂寥的房舍。虽然人烟稀少,但仅见的几处院落都干净整洁,就连屋檐下的草垛和路旁玉米地边护地的木篱笆都扎的整整齐齐,给人一种利索清爽的感觉。</p><p> 走过几个空空的院落,终于见到了这位着紫色秋衣的大娘,她说全村四十多户人,她们这片八户,但现在就她和老伴还有弟弟老两口在村里住,其他人都去城里或乡里住了。平时几乎没有啥人,只有农忙的时候人才会回来。她说,孩子们也都住在城里,现在政策好,路通了 ,住山上自由、清静,孩子们也隔三差五的回来看看,她感觉很知足,说话间那条老黄狗不时地在老人跟前跑来跑去,煞是喜人。老人家七十五岁了眼不花耳不聋,精气神堪比年轻人,这样的世外桃源,应该就是城市人心心念念的诗和远方吧!</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