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鼻祖——高流古墟

天使

<div>  农历五月初四,是阳春一年一度“高流河墟”。</div><div> 位于广东省阳春市合水镇的高流河两岸,每到墟期,许多村民和工匠都会将自家编织制作的竹筛、箩筐、竹梯、藤椅等竹木工艺品来到这里摆买,往年,这天赶墟的群众达十多万多人,情景热闹壮观。今年,由于疫情,赶墟的人少了很多。</div> <p>高流河两岸</p> <div>地摊经济,千年之前已在高流墟流行。</div><div> 据清·屈大均的《广东新语》记录,“高流墟”于明万历十六年载人《阳春县志》。经过千载传承,高流墟逐步形成了每年端午节前开市,以竹藤编织品及其工艺品为主要产品的专业集市,高流河畔人头拥动,热闹非凡</div> 附近河山村的邱大叔将自己编织拿来卖,价钱比别人的贵,他说手工好,所以没价讲。 村民早早就在河边摆开了自编的竹篮 肩挑过来的是附近的村民 摩托车能运载多点 外地商人也早早到来(他们来自江门) 一大早,人流还少,老人家找个阴凉处坐坐 卖木凳子的 <p>还早,趁墟的人还没到</p> 这位姑娘打扮的很精致来卖竹品,身上女孩的首饰一一配齐,她不拒绝我的镜头,。 这是个哑吧大叔,很愿意为大家展示他的产品,开着摩托带货来,应该是本地人 要早早来霸位,摆好了挡口才吃早餐。 卖竹梯的要找个灯柱靠起来。 早,还没多少人到,抓紧时间玩玩手机 竹凳、竹筛、箩筐、竹梯、藤椅应有尽有 传说中,高流河的水是“神仙水”,少女泡过高流河水美丽动人;孩童泡过高流河水健康强壮;竹器泡过高流河水,永远不会虫蛀、发霉! 人们来到高流墟,泡一泡高流河水就可以防止生疥疮及其他皮肤病,用水洗一洗脸,脸上就不会长青春痘,青春常驻。 买到的竹木物品必须和放高流河泡泡 新草帽也得过过河水 竹帽更要浸透 每年一度的高流墟,商贾买家凑热闹者等各色人物都到场,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今年特殊时期,防疫不松懈,政府设置入口体温观察,要求入墟场要配戴口罩。 这条街最适时产品 疫情低风险地区,人们已经不习惯配戴口罩,加上天气炎热,很多时形同虚设。 名符其实的“口罩” 这俩防护符合要求 这哥防护意识较强,这大暑天的,戴个“M”系口罩不憋气 年青人,戴口罩出门已成习惯 这哥估计是戴“M”系口罩太憋气 还是这大爷气定神闲 有年代感的手表显示大爷也曾是个有故事的人 他说自己是个网红,今天来直播,也只能是这样啦 墟场上除了传统的竹林器物外,各路江湖也到场,草药洋药长生不死药到各种神器有,各种神药神器比电视上购买节日说得更带劲,没有买不到,只有想不到。 通坑渠神器(下水道) 家庭研磨神器 <p>海水珍珠</p> 皮肤病,一擦即灵 这药更神奇,包用你用后剩下是皮囊(主人手机上有“撸起袖子加油干) 现场取珠,百开百中 角雕木雕 我看不出是卖美国西部牛仔皮还是西域牦牛皮 奇珍异宝大清仓,便宜过塘泥,连“大师”都吸引。 还是这位阿姨实在,阿姨原是国营编织厂的职工,心灵手巧,下岗后在家编点小玩意,今天也来凑个热闹,阿姨的手工真的很精细。 各种贴纸,买回是否也要放高流河泡泡才能贴牢固? 小猪吹泡泡 来自湛江的水烟筒 一洗就黑不脱色,让您回到十八岁 铁木砧板不粘刀 斩骨刀,有牛骨示范 串串 抽奖,百抽百中 来晚了,找不到位置摆摊的房产小哥 不用找位置,流动才是好手法,背上广告,走动起来还可以发发宣传单 帅哥要与他的转盘合个影 自家捞的小河鱼,原生态,不知算不算“野生动物” 正宗春砂 厂家做广告的货,已有点年月感 医院的宣传,从娃娃抓起 一包洗衣粉换个身份证号,你懂的 最帅地摊天团 也是帅炸天的天团来摆摊,辛苦了警察叔叔 过二天就是国际禁毒日,警察叔叔教你如何远离毒品侵害。 竹帽大过锅盖 解放双手的技能 忘记戴草帽来趁墟 厂价直销,有人问津吗 喝水畅快 最多人流的还是竹篾制品 货比三家 阿婆最懂行 装饰品,女孩最爱 质检员? 讨价还价 精致的竹篾产品,让人爱不释手 传统与现代在这得到了很好的溶合 研究一下这东西买回家做什么 讲价中 收获满满 组团游高流墟将成为旅游产品之一? <p>  很多年开始,影友每年都会来趁高流墟,我因种种原因,今年第一次趁高流墟,听说今年人流较往年少了很多。</p><p> 留给我的印象与普通的乡镇墟日相比较,除了神化的高流河,其他没有很大的区别,乡镇的墟日(北方是赶集日)也是汇聚了各种农产品和商品,各路江湖人物也会到来,人来人往,小孩子最高兴是能在街上吃上什么东东,大人们有些有目的而来购买物品,有些也是来瞎逛逛,看看有什么物品入眼缘。</p><p> 时代在变,河的两岸应该是近年新做的防洪堤,少了点乡野的味道,多了些水清山绿的环境,交易的物品在变,交易的方式在变,人的精神面貌也在变。</p><p><br></p> <p>来一首村民邱大叔的</p><p>《我们的今天呀,做梦都想不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