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法定节假日端午节,我们全家一起游玩张壁古堡

雁过蓝天

<p><i>2020年6月26日,是国家法定节假日端午节,我们全家决定来个一日游,早晨起床后,看天气是阴天,看天气预报今天天气是小雨转多云。吃过早饭,我们一家五口就出发准备去绵山游玩,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绵山脚下,天不作美,下起了雨,雨虽然下的不大,但我们也没法上山,因为我的小孙子才一岁多点,害怕孙子着凉感冒,于是我们准备回家,在回家的路上,雨停了。我们一家人商量准备去张壁古堡游玩。</i></p><p><i></i></p> <p>张壁古堡,国家AAAA级景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是中国现有较为完好的一座融军事、居住、生产、星象、宗教活动为一体,罕见的古代袖珍“城堡”,它集中了夏商古文化遗址、北朝地道、金代墓葬、元代戏台、明清民居等许多文物古迹,特别是北朝古地道、可汗庙、琉璃碑等为全国罕见。张壁古堡整个村子遵循中国传统古代星象和堪舆理念建造,地面布局与天上的二十八星宿相对应,因此,张壁古堡还被称为“中国星象第一村”。</p><p>张壁古堡先后荣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旅游特色景观名镇名村”“传统古村落”“山西十大新锐景区”等六项桂冠。</p><p>中文名称</p><p>张壁古堡</p><p>外文名称</p><p>Zhangbi Castle</p><p>地理位置</p><p>山西省介休市张壁村</p><p>气候类型</p><p>温带季风气候</p><p>占地面积</p><p>0.12平方千米</p><p>快速</p><p>导航</p><p>评价袖珍城堡星象奇村民俗古堡影视古堡寺庙宫观主要景点赞誉交通信息免费政策</p><p>张壁古堡</p><p>地理位置</p><p>位于山西省介休市龙凤镇张壁村,景区距介休市区和大运高速介休出口均为10公里,与国内著名景区平遥古城、王家大院、绵山旅游区毗邻,并有旅游专线直通景区。张壁古堡是世界上颇为罕见的袖珍小城,其面积仅为0.12平方千米,却具有完备的城市形态,具有很好的军事防御功能。古堡海拔1020米,三面沟壑,一面靠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其地下建有长约万米、上下三层、攻防兼备的古地道.,堪称“地上地下双城子”。张壁古堡融古堡地道、宫殿庙宇、军事宗教、民俗历史、星象文化为一体,因“古庙神佛异,明堡暗道奇”而闻名海内外。</p><p>面积</p><p>古堡堡墙1300米,面积12万平方米。南北堡门附近,各有一个宗教建筑群,有关帝庙、可罕庙、空王行祠、二郎庙等。堡内一条红色条石砌筑而成的主街——“红顺街”两侧,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七条幽深的古巷。</p><p>邵学军先生题字:张壁古堡</p><p>共19张</p><p>张壁古堡风光</p><p>始建</p><p>多数专家推定张壁古堡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系后赵豪强张平所建的众多坞壁之一,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p><p>古堡构造</p><p>整座古堡顺塬势建造,南高北低。从堡北向下俯视,左、中、右各有一条深沟向下延伸,堡西为窑湾沟,峭壁陡坡,深达数十丈,堡东居高临下,有沟堑阻隔,只有堡南背靠绵山,可谓“易守难攻,退进有路”。古堡四周有高约10米的夯筑堡墙,经历千年风雨沧桑巍然屹立。</p><p>古堡只有南北两个堡门,红顺街(主街)连接南北堡门,长不到300米,街东3条小巷,街西4条小巷,借次分布。北堡门内筑有瓮城,南堡门用石块砌成,堡门上建门楼。主街两侧有典雅的店铺和古朴的民居;南北庙宇琉璃覆顶,金碧辉煌;金代古墓,抱柳的古槐,罕见的琉璃碑。</p><p>古堡地下遍布地道,四通八达,并与地面建筑巧妙勾连。地道为三层立体,高层距地面2米左右,中层距地面8——10米,底层距地面17——20米。地道呈网状结构,高约2米、宽约1.5米,弯曲迷离。堡外北面和南面的沟崖间有洞口,既可作为进出口,又可用作哨卡。道内留存有通风孔,还有水井与地面相通。</p><p>地道洞壁上每隔一段有一小坑,距离不等,是放置油灯的地方。高层有喂养牲畜的土槽;中层洞壁下方每隔一段有一可容二、三人栖身的土洞,是地道的哨位;底层有进深11.5米,高7.5米,宽5.5米的深洞,是地道的粮仓。如此庞大而复杂的地下工程,绝非民财民力所及,是军事需要、对外保密的战略设施。</p><p>古堡建筑</p><p>张壁古堡保留下来的古代建筑颇多,大体都是明清遗物。如明代万历41年,距今400多年的空王佛行祠,坐北向南,大殿三间,殿内塑主像为空王佛,山墙绘有空王佛成佛的故事壁画。殿顶明代三彩琉璃装饰,刀工细腻,烧制精致,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行祠前廊下有两通罕见的琉璃碑,通体琉璃烧造,孔雀蓝底,黑字书写,碑额为青黄绿二龙戏珠,两边蓝黑龙纹花卉装饰图案。东侧一通记述着空王佛修炼成佛的艰苦历程,西侧一通记载空王行宫修建缘起。此外,堡内还保留着真武庙、三大士殿、吕祖阁、二郎庙、关帝庙、兴隆寺、可汗王祠等古代建筑。</p><p>共13张</p><p>张壁古堡风景</p><p>评价</p><p>“五百年的风景看北京,五千年的风景看山西”。山西的古、山西的朴、山西的拙、山西的淳,凝聚成了华夏文明的魂。张壁古堡是个袖珍小城,面积只有0.12平方千米,却有着丰富多元的文化遗存。从十六国时期始,古堡大致经历了坞壁、军镇和设防性村落等几个阶段,在长达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地上明堡、地下暗道”的独特军事防御体系、儒释道相辅相融的宗教文化、神奇的星象堪舆文化、灿烂的农耕民俗文化等。</p><p>袖珍城堡</p><p>坞壁组织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是在特殊历史大背景下出现的一种地方豪强和民众防御体系。这种体系集中出现在十六国时期,在当时的河南、河北、山西分布尤多,多数专家推定张壁古堡就是那时建立的坞壁之一,是功能单一的军事堡垒。张壁古堡是中国现存比较完好的一座融军事、居住、生产、宗教活动于一体的罕见的古代袖珍城堡。</p><p>共23张</p><p>张壁古堡</p><p>张壁古堡顺塬势建造,南高北低。北面,有三条深沟向下延伸;南面,有三条向外的通道;西面为窑湾沟,峭壁陡坡,深达数十丈;东面则有沟堑阻隔,可谓“易守难攻,退进有路”。古堡建有南北两座堡门,北堡门为砖砌,南堡门为石砌,古朴的民居,几座琉璃覆顶、金碧辉煌的庙宇点缀其中。抱柳的古槐和罕见的琉璃碑也为古堡增色不少。古堡的与众不同,还在于这里的所有路口都是丁字,没有十字。其主次街道分明,主街与东边三巷、西面四巷构成了“丁”字型的结构。东三巷民居多为农家小院,西四巷建筑错落有致,街巷格局严整,过去多为富户居住,门楣考究,砖、木、石雕精美。</p><p>此外,张壁古堡还保留着隋唐时期盛行的传统里坊格局,沿村中的红顺街两侧,依地形走势,在主街与几条小巷的丁字巷口,游人仍可看到保存至今的巷门,他们是各个“里坊”唯一的出口。关闭巷门后,各个里坊就成为相对封闭的堡中之堡,里坊之间既可各自为战,又可相互呼应,是一套完好的内部防御体系。</p><p>张壁古堡</p><p>星象奇村</p><p>天上奎星,人间张壁。张壁古堡外形轮廓与天上的奎星酷似,暗谕古堡曾为军防重地的显赫历史。堡内营建遵循中国古代星象和堪舆的基本原则,地面建筑和地道中,现存与二十八星宿相对应的标志物如水井、戏台、七星槐、天眼、将军窑等30余处,堡间至今还保留着正月二十八“祭星”的习俗。地上阴阳五行,地下六壬奇门。张壁古堡,是国内目前仅存、世所罕见的古代星象学的民间绝版,被誉为“天下第一星象村”。</p><p>共24张</p><p>张壁古堡</p><p>民俗古堡</p><p>被称为“秧歌窝子”的古堡,小小村落竟有三座戏台。可罕庙戏台专门用来表演介休特有的地方小剧种——干调秧歌。干调秧歌演出不用伴奏,但凭自身嗓音,风格豪放,作戏细腻,又多即兴表演,形式活泼,充满乡土气息,为当地百姓所喜闻乐见。</p><p>张壁所处的黄土高原丘陵地带,常年干旱少雨,历史上一直有祈雨的习俗。“空王佛,下大雨,下了大雨救万民……”,祈雨歌流传至今,雕梁画栋的祈雨楼,不知多少次见证了那些悲怆而虔诚的场景。</p><p>祈雨楼</p><p>影视古堡</p><p>2013年张壁古堡旅游景区成为北京电影学院教学实践创作基地。张壁古堡古老的建筑、街巷、院落等吸引了一大批影视剧组在景区取景拍摄。截至目前,在张壁古堡有景区取景拍摄过的影视剧有《豆娘》、《红军东征》、《杀虎口》、《1942》、《刀客家族的女人》、《于成龙》、《尖刀班》、《平遥人》等二十余部。</p><p>共8张</p><p>影视古堡</p><p>寺庙宫观</p><p>除了颇具规模的军事堡垒,众多的宗教庙宇也是张壁古堡的一个看点。古堡具有浓郁的宗教文化氛围,有堡南、堡北两个宗教建筑群,现存宋、元、明、清时期的庙宇殿堂等20余处,佛道相融共存是其明显特色。空王行祠供奉被称为“汉人成佛第一人”的唐代高僧田志超。可罕王祠是国内仅存的以可罕王为膜拜对象的神庙,印证了千百年来,胡汉民族从相互征伐到相融共生的历史轨迹。神秘的泥包铁像,其身世之谜令众多专家游客痴迷,欲解还乱。</p><p>共22张</p><p>张壁古堡</p><p>张壁古堡为子坐午向,南高北低,有悖于古代城市选址“子午”坐城须北高南低的原则,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张壁村不遗余力地对北堡门和周边祠庙进行了多次改造,他们在北堡墙上修建了“二郎庙”和“真武庙”,庙顶高度高于南堡门,以顺应北高南低的原则。由于绵山的地势高陡,“冲”气足,于是又在南堡门外建造了关帝庙,以遮挡来自绵山的“煞气”。其实,稍加留意古堡的建筑,就会了解古堡内的建设规划无一不反映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顺应风水的思想。譬如,南北两座堡门士是相互看不见的,它们并不在一条贯穿的直线上,因为连接两座堡门的主街道在两端被有意加上了弧度,略呈“S”型,而这正是处于“风水不外流”之考虑。</p><p>主要景点</p><p>空王行祠</p><p>空王行祠重修于明万历41年,公元1613年,距今396年。大殿坐北向南,殿内塑有空王佛像,山墙绘有空王佛成佛的故事壁画。殿顶的明代三彩琉璃装饰,刀工细腻,烧制精致,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另外,在空王佛行宫的前廊下有两尊罕见的琉璃碑,东侧的石碑记述了空王佛修炼成佛的艰苦历程,西侧的石碑记载空王佛行宫修建的经过。</p><p>古堡建筑——空王佛行宫,琉璃脊饰</p><p>可罕庙(可汗庙)</p><p>在山西境内很少有可罕庙,可罕庙是南堡门庙宇群的主体,建在村东侧黄土高台上。南北五十七米,东西二十八米,周边有胸墙。南缘凸出堡墙之外,北缘临大东巷,高都为八米,可罕庙是张壁村的最高点,高墙垛口俨然堡中之堡。庙院分为三个高度,二十多米见方,东西两侧是厢房,北面两米多高的月台上是正殿和钟鼓楼,正殿三开间,通面阔十米,直楞窗隔扇门,四檩三椽,无斗拱,硬山造顶。正殿屋檐的部分“唇瓦”经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张颔先生考证后确认为宋代作品“一支眉”。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考证为宋辽时期的“花边瓦”。屋顶琉璃脊筒与元代重建时更新为灰陶脊兽。正脊中央建制金黄色琉璃饰件,设置年代不详,黄色为皇家专用颜色,登大殿又需登暗九级须弥台阶,可见大殿之“可罕”堪比帝王之尊。</p><p>赞誉</p><p>张壁古堡现为4A级旅游景区,曾获得“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旅游特色景观名镇名村”“传统古村落”“山西十大新锐景区”等殊荣。</p><p>中央电视台在《中国十大魅力名镇颁奖词》中这样说道:“张壁是世界建筑史上罕见袖珍山城,0.1平方千米的面积,古堡地道、宫殿庙宇一应俱全,军事宗教民俗历史多种文化融为一体,可进可退。方寸小城规划高超,鱼形巷龙形口、孔雀琉璃,处处可见心思奇巧,张壁古庙神佛异,明堡暗道奇。”</p><p><br></p><p><br></p> <p>我们来到了目的地张壁古堡,先和孙子和个影呵呵</p> <p>幸福快乐的夫妻两</p> <p>帅气的儿子</p> <p>母子俩</p> <p>宝贝孙子让爸爸顶在肩膀上开心无比</p> <p>晋宝儿和爸爸妈妈</p> <p>儿时的记忆,荡秋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