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h3></br><h3>“中国书法之乡”:山城名家</h3></br><h3> ————刘向忠散文欣赏</h3></br><h3> <h3> 刘向忠,宁夏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西海固作家研修班学员。<br></br></h3></br><h3> <h3> 流逝的时光(四篇)</h3></br><h3> 秦腔</h3></br><h3> 一</h3></br><h3> 在陕、甘、宁、青等地,秦腔艺术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尤以陕西为最。秦州大地,秦腔遍地开花,无处不在。记得前些年,陕西卫视有一个品牌栏目“秦之声”,就是秦腔的魅力声音之意吧。与央视的一个电视栏目一样,评选“周冠军”、“月冠军” 、“季冠军”、“半年冠军”|“年冠军”。而“秦之声”似乎更有影响,更具魅力。由于喜爱秦腔的人数众多,唱秦腔的人数众多,参与的人数也就众多。上至富豪商贾,下至黎民百姓,只要你能唱响,只要你能表演,皆可登台献艺,抒发心怀。参与者中,有耄耋老人,有中年人,有青年人,也有几岁的孩童。我们看到,无论男女,无论老少,都因秦腔的酣畅而欢喜,都因秦腔的旋律而愉悦,都因秦腔的氛围而陶醉。千百年来,秦腔是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有了闲暇,有了兴致,有人会随时随地拉开唱腔,抑扬顿挫地场唱一段。有时候,为了抒发情怀,或为了排遣苦闷,有人会亮开嗓门,吼上一段秦腔,也就是大声唱的意思,因此,民间有“吼秦腔”之说。</h3></br><h3> 二</h3></br><h3> 秦腔,与京剧、黄梅戏、豫剧,并称我国传统四大剧种。</h3></br><h3> 秦腔是我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成熟于秦。秦腔又被称为乱弹。以宝鸡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保留了较多的古老发音。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为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秦腔反映了陕甘宁等地人民耿直爽朗、慷慨好义的性格,和淳朴敦厚、勤劳勇敢的民风,较早地形成了比较适宜于表现各种情绪变化的板腔体体制;加上秦腔艺人逐渐创造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表演技巧,因而秦腔所到之处,都给各个剧种形成不同的影响,直接影响了各个梆子腔剧种的形成和发展,成了梆子腔的鼻祖。清康、雍、乾三代,秦腔流入北京,又直接影响到京剧的形成。</h3></br><h3> 脸谱(打花脸)和穿古装戏衣是秦腔演员演唱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h3></br><h3> 秦腔的脸谱讲究庄重、大方、干净、生动和美观,颜色以三原色为主,间色为副,平涂为主,烘托为副,所以极少用过渡色,在显示人物性格上,表现为红忠、黑直、粉奸的特点,格调主要表现为线条粗犷,笔调豪放,着色鲜明,对比强烈,浓眉大眼,图案壮丽,寓意明朗,性格突出。</h3></br><h3> 古装戏衣的款式、颜色也是多种多样,因角色的不同而穿着不同的戏衣,秦腔的角色、唱词、伴奏、题材、唱腔都名目繁多、花样百出、情趣横生 。</h3></br><h3> 秦腔所演的剧目多是取材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也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据资料记载,最早的秦腔剧目超过1万本,可见当时的繁荣和兴盛。因为时代久远,散佚颇多。现在仅存约4700多个,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这些历代人民用心血创造的宝贵传统文化遗产,还在不断地流失。</h3></br><h3> 陕西咸阳的秦腔也是闻名遐迩。咸阳秦腔的唱腔,分板式和彩腔两部分,每个部分均由“苦音”和“欢音”(又称花音)两种声腔体系组成。苦音腔是秦腔区别于其他剧种最具特色的一种唱腔,演唱时激越、悲壮、深沉、高亢,表现出悲愤、痛恨、怀念、凄凉的感情。欢音腔则欢快、明朗、刚健,擅长表现喜悦、愉快的感情。</h3></br><h3> 秦腔表演技艺十分丰富,身段和特技应有尽有,常用的有趟马、拉架子、吐火、扑跌、扫灯花、耍火棍、枪背、顶灯、咬牙、转椅等。</h3></br><h3> 三</h3></br><h3>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我上小学和中学。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几乎每个村上和乡上都修建有大同小异的“戏台”(专门为唱戏而修建的)。那时候,普通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既单调也稀少。劳动之余,村庄理的人们走几里山路,偶尔能看上一场露天黑白电影,也是大人和小孩高兴的事情。如果盼星星、盼月亮般地等到在本村播放电影,大人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们孩童奔走相告,快乐情不自禁,那几乎就有节日般的气氛弥漫在村庄的上空。除了看电影,再就是看戏了。在我的故乡宁夏六盘山一带,戏就是秦腔的另一个名称。唱戏的时节是农历九月和过年的时候。先说说农历九月的“唱大戏”。一到九月,田地里的各种庄稼都收获完了。人们都闲了下来。这时候,乡上便邀请外面的戏班,为本乡的老百姓唱戏。这也是老百姓一年中难得的文化娱乐活动和精神享受。因此,这样的机会不容错过。方圆几十里的人们成群结队地赶来看戏。有的人家更远的亲戚则要住下来看戏。看戏的人数之多,规模之大,用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无论白天,还是傍晚,山道上到处看得见人们晃动的身影。起先,戏场被围拢起来,要收三、五毛钱的门票。时间不长,收门票的事就取消了。由于九月的天气白天短夜晚长,人们往往看了白天的戏,还要兴致不减地接着看晚上的戏,而住在乡上的人们则明显的有了优越感,看戏之前,他们早早地选择最好的位置,摆上凳子。看完中午的戏,他们可以回家吃饭,离家远些的人有的自带着馍和水,有的则在小摊点上卖点馍,或卖一碗饭,吃完后,就耐心等着继续看晚上的戏。</h3></br><h3> 母亲是喜欢看戏的。母亲常说,看戏的时候,她喜欢坐在老年人的近旁,一边看戏,一边听老人们滔滔不绝地讲正在唱着的戏中的内容和故事的来龙去脉,以及各个人物的命运,忠奸善恶的结果……大多老年人是很喜欢看戏、听戏的,也是非常懂戏的。一场戏似乎就熟稔在自己的心里。</h3></br><h3> 戏台早就被装扮一新。平时空荡荡的大戏台,经过几层不同颜色的幕布的装饰,经过各种灯的照射,那种特别的氛围就被烘托出来了。开戏之前,戏场里人声鼎沸,欢叫声,吵闹声连成一片,不绝于耳。随着戏台上最前面的一层幕布被拉严,人们就知道要开戏了。戏场中沸腾的声音渐渐变小了。夹司、鼓、锣、梆子、二胡等乐器的声音终于有节奏的地响了起来。前面的幕布也徐徐地开启了。要唱的戏就正式开始了,打着各种花脸、穿着五颜六色戏衣的生、末、净、旦、丑角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依次出现,演绎戏中各种人物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有的一本戏开始之前,有人要在幕布内先来一声长长的“叫板”,所谓叫板,宁夏作家火会亮的解释甚为贴切:“叫板”是一个戏曲名词——舞台上的一个角色,在进行一段行腔之前,总要把最后说出的一句道白拖得长长的,这一声故意拖长了的道白,或曲,或直,或婉转沉郁,总之,这一声道白之后,敲锣打梆子的师傅便知道,接下来就是一大板正儿八经的乱弹(唱段)了。对于戏曲而言,叫板只是个引子,或一句定调子的叹息,真正有滋有味的好戏,都是在这一声长长的叫板之后。往往是,角色在出场之前,大都要在后场来那么一声长长的叫板的,这一声叫,常常使人感觉那声音仿佛是从天上飘下来的,起初很高,很远,渐渐地就形成盘旋之势,等落地收尾之后,舞台上已到处布满了那种酝酿已久的、像影子一样若有若无而久久不去的东西。懂戏的都知道,叫板至关重要,因为后面所有唱腔的内容及意义,全凭这一声异乎寻常的叫板的引领。”叫板声结束后,幕布拉开,乐器声响起,戏中的人物就登台亮相。</h3></br><h3> 这时候,戏场内已是鸦雀无声,看戏的人有的屏息静气,目不转睛,被戏中人物的命运吸引着,担忧着;有的人随着戏中人物的喜而喜,悲而悲,甚至为被冤屈、被陷害、被杀掉的人物伤心、叹息、抹泪;有的人则轻轻地哼着秦腔那美妙的唱腔和旋律……</h3></br><h3> 记得那时常看的剧目有:《十五贯》《拾玉镯》《金沙滩》《窦娥冤》《辕门斩子》《三滴血》等二十多个剧目。</h3></br><h3> 许多时候,我就在这看戏的人群中。虽然看的不太懂,听的不太懂不懂,但是,那份自自然然的快乐至今留存于记忆中。</h3></br><h3>我看到最早写戏的文章,就是中学课本里鲁迅先生的《社戏》。 </h3></br><h3> 四</h3></br><h3> 对于老百姓来说,过年的时候,耍社火是必不可少的,唱戏、看戏也是不必不可少的。社火与戏,是正月的重要内容。是正月里老百姓欢愉的主题。人人都要参与,人人都要观赏。老百姓在耍社火中狂欢、释放;在唱戏、看戏中欢乐、回味。正月初三一过,村里就组织戏子(有唱戏才能的人)排练剧目。年味正浓。鞭炮声不时炸响。敲锣的、打鼓的都很卖力,孩童们追逐着、嬉戏着、欢笑着,乐翻了天。</h3></br><h3> 唱戏也把年的喜庆和欢愉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戏衣、道具等早就从仓库里取出来了,给通通风、透透气,以便备用。过了初六,村里的戏班就开始唱大戏了。中午要唱,晚上也要唱。十里八村的人们都兴高采烈地赶来看戏。有远近的商贩也在戏场里摆上各种摊点,有卖小吃的,有卖各种物品的,有卖小玩具的,有卖麻子的,有卖葵花籽的……</h3></br><h3> 戏台上的各种角色表演得热火朝天,一曲曲悠扬悦耳的秦腔的旋律让人欢欣鼓舞。 大人都在看戏,听戏,说戏;看者认真,听者仔细,说者投入。随着剧情的发展,大人们也提心吊胆、时喜时悲、时怨时狠。戏场成了孩童们地乐园。他们不管戏台上的喜怒哀乐、恩怨情仇、打打杀杀,也不管大人的言行举止和目光,只顾疯玩,或在摊点上卖一袋瓜子,或买一个小玩具,互相比较着,争抢着,笑闹着,跑前跑后。这就是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之说吧。戏场也是青年男女会面、相识、瞅对象的场所。一回生,二回熟。只有要中意的,男女双方都会记下对方的容貌和模样。再打听对方的姓名和家庭地址。然后托大人找媒人去说媒。有不少成婚者就是在戏场里初次相识的。</h3></br><h3> 无论中午还是晚上,戏唱到中途,还要进行“饯台” 的(就是犒劳辛辛苦苦的戏子)。只听几声震天的火炮响过之后,我看到有五六个男子双手端着暖锅、油饼等食物,向戏台跟前走去。这时候,鼓乐声停了,正在唱着的情节也停了下来,戏子们背朝里,静静地站着。暖锅、油饼等食物被端到后台。短暂的停留之后,剧目继续进行。他们唱完戏后才能享用犒劳品吧。</h3></br><h3> <h3> 五</h3></br><h3>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唱戏已经是很普遍的事情了。每年五月份,田野一片翠绿。田地里的庄家在使劲地生长着,也是最需要雨水滋润、营养的时期。而宁夏西海固一带又偏偏缺少雨水。于是,唱戏、祈雨成了这里人们的美好愿望。有的乡镇前前后后选择吉日,精心布置好戏台,邀请戏班为“神”、“龙王”唱戏,也为老百姓唱戏,以此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h3></br><h3> 学校毕业后,我在商业系统工作过多年。因此,每逢乡上唱戏,我都要和同事去戏场上降价处理积压的商品。见识过老百姓对戏地钟爱和留恋。对于老百姓来说,赶集、看戏自然是非常高兴的事情。似乎老百姓对戏的兴趣是最浓厚的。你看看戏场里涌动的人流就一清二楚了。人们除了看戏,还要在开戏前或戏散后选购些生活用品,见见亲朋好友,拉拉家常……</h3></br><h3> 一些小商贩也不会错过这唱戏的大好时机,各种摊点应有尽有,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但是,人们看戏还是很投入的。锣鼓声、夹司声、梆子声、二胡声此起彼伏,悠扬婉转。戏里人物的唱腔或宏亮,或高亢,或低回,或得意,或哀怨,或惆怅……戏地情节时而悬念迭出,时而高潮不断,时而是一人长长的唱段,时而是多人的对唱,时而马鞭摔得很紧,时而大刀银光闪闪,时而是多人的打打杀杀……</h3></br><h3> 戏里情趣横生,引人入胜,也让人愁肠百结。因为戏如人生。戏里的有些情节、唱段、道白就是人生的经历。而戏外又是非常热闹的场面。偌大的戏场,大多都是站着正儿八经看戏的人。当然是大人们看的懂,理解的透。</h3></br><h3> 六</h3></br><h3> 前些年,我所在的县城每年都要举办大规模的“物资交流大会”,周边县市也要举办“物资交流大会”,都少不了秦腔助兴。时间大多在10月份。往往邀请陕西省周子等县有名的秦剧团来表演,一唱就是十多天。县城内可以说是人头攒动,络绎不绝。商贾云集,热闹非凡。18000平方米的广场内,更是人满为患。周围搭起了多个摊点,品种繁多的商品摆的到处都是,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各种小吃摊点也不少;还有马术团的表演,各种游戏的表演……</h3></br><h3> 我记得有一年“物资交流大会”的盛况,除了广场上,街道上都摆满了应有尽有的商品。戏台上唱的热火朝天。街道上人流不断。</h3></br><h3> 如此繁荣的市场,丝毫不影响人们看戏的兴致。县城周边的老百姓都是会来看戏的。无论下午,还是晚上,未开戏之前,戏迷们早早地或站着或坐着等着看戏,大多以中老年人为主。戏迷们看的津津有味、如痴如醉。而年轻人会说去逛“交流会”,他们大多走着看着说笑着,或买一些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和食物,或买一些自己需要的商品。有了乐器的敲打和脆响,有了戏的唱腔和旋律,这市场似乎更加繁荣了,人们的精神也似乎更加丰富了。</h3></br><h3> 我几次请母亲来县城住下看戏。母亲是很高兴的。因为母亲更喜欢看陕西的秦腔。有时候我忙碌,先为母亲拿去椅子,母亲看完戏后,我就再去接母亲回来。</h3></br><h3> 七</h3></br><h3> 县城的春节,唱戏是少不了的,也是春节期间老百姓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春节期间唱戏,这似乎是早就有的传统,也是过年的内容。有时候是乡镇的秦腔大赛,有时候是县秦剧团的专场,无论是哪里的戏,戏迷们真是过足了戏瘾,因为春节期间,老百姓有的是充足的时间来欢愉和享受属于自己的精神盛宴。有时,我会去戏场里转转,看着那些聚精会神看戏的老爷爷、老奶奶以及中年人,我心里会禁不住感叹一番:这古老的让人欢喜让人忧愁让人陶醉让人留恋有凄美有优美旋律给人心灵愉悦的传统艺术,还能生存多久啊!</h3></br><h3> 八</h3></br><h3> 近年来,“秦腔自乐班”风靡城乡,是百姓真正的乐园。不受时间、场地、人物、乐器等限制,不需要戏衣,不需要道具,不需要画脸(脸谱)。唱着随意,听着、看着更随意。不像戏台上正式地唱戏,程序多。秦腔自乐班人人都可以参与。不论春夏秋冬,不论白天黑夜,谁都可以唱,谁都可以听。在县城里,我时常会看到或听到来自秦腔自乐班的唱腔和简单乐器的声响。广场里有个秦腔自乐班,几乎天天晚上都在唱着,当然,看的、听的人更多,有几次我想进去看看,但是,一间不大的屋子挤满了人,只听见秦腔的旋律飘散着,在门口看不清里面的情景。这个夏天的晚上,有一个秦腔自乐班就在大街的另一边表演。我曾站着看了好一会儿。有两个拉二胡的,有一个敲梆子的,都是老年人。有一些简单的音箱设备。唱者是女性,很投入,唱的有板有眼,有感情,有动作。听者也有很多人,有的站着,有的坐着。一段秦腔唱完了,唱者不忘给欣赏着鞠个躬。片刻,另一个秦腔爱好者又接着唱了……在一个有几百人的小区,在晚上,我时常看到一间大屋子里灯光明亮,听到乐器声的声响,还有秦腔的唱腔婉转悠扬、凄美苍凉。</h3></br><h3> 九</h3></br><h3> 悠悠秦腔荡心怀。千百年来,秦腔涤荡着老百姓酸甜苦辣、风霜雨雪、喜怒哀乐、愁肠百结的心怀。仿佛阵阵清风,吹拂着;仿佛淙淙小溪,流淌着;仿佛微微花香,飘逸着;仿佛久远的天籁之音,在老百姓心中久久回荡着…… </h3></br><h3> (载2019年2期《散文选刊》)</h3></br><h3> <h3> 社火,社火</h3></br><h3> 一</h3></br><h3> “社火”源自民间,而且源远流长。</h3></br><h3> 也就是说,“社火”是老百姓创造的,是老百姓聪明和智慧的体现。应该是老百姓生活中,过年时最快乐的表现。是老百姓精神生活的追求和美好愿望的寄托。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h3></br><h3> 很早的时候,民间社火,是春节期间老百姓自演自娱的活动。因为参与人数多,场面宏大,人人都可以表演、娱乐而深受百姓地喜欢。它来源于古老的人们对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的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能驱邪避难,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古老的人们对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随着社会地发展,人们认识能力地提高,使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人的成分,成为规模盛大,内容繁富的民间娱乐活动。</h3></br><h3> 我国有十多亿农民,因此,流传在我国广袤大地上的“社火”五花八门,种类繁多,特色鲜明,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在过去,每逢过年时,老百姓不但自发组织表演“社火”活动,而且还要唱大戏,都是中国大地上一道道光彩照人,赏心悦目,让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的风景。但是,我对“社火”知之不多,只对甘肃省庄浪县、静宁县,宁夏回族自治区六盘山地区的社火有略微的了解和观赏。这些地方的社火种类及表演方式大体相似。因为写这篇文章,我翻阅了一些书籍,查看了一些资料,才得以对社火有了更多的了解和知晓,加深了我对老百姓近乎狂欢式的娱乐活动——“社火”的印象和理解。 </h3></br><h3> 二</h3></br><h3> “社火”一词始见于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六月二十四日,欢口二郎神生日,二郎庙前露台上设乐棚,有“社火呈于露台之上”。在汉魏南北朝、隋唐时期至南宋,皇城的除夕之夜还保留有大傩仪,后逐渐被社火取代而融于社火之中。可见宋朝的民间社火已是包罗万象,气象万千。当时的社火由祭祀、巫术、傩仪、百戏、乐舞、参军戏、民间杂耍等组成。每逢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村社便组织、举办使节庆、迎神赛会,有上竿、跃弄、跳索、相扑、鼓板、小唱、斗鸡、说浑话、杂耍、商谜、合笙、乔筋骨、乔相扑、浪子、杂剧、学像生、倬刀、装鬼、砑鼓、牌棒、道术之类杂戏表演。社火表演时,脸谱面具,必不可少。头一天晚上,人们便精心画好各式各样的脸谱,以便第二天登台演出。</h3></br><h3> 直到今天,孤陋寡闻的我才知道:延续了数千年的社火,已成为陕西宝鸡地区每年正月里,人们生活中一项重要文化习俗活动。宝鸡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社火之乡”。而我所在的宁夏隆德县,已享有“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绘画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等荣誉。这里的社火也是留传久远,内容丰富,百姓喜闻乐见。也获得了“中国社火之乡”的美誉。</h3></br><h3> 三</h3></br><h3> 民间有“耍社火”、“闹元宵”的说法。一个“耍”字,一个“闹”字,道尽了老百姓心里的欢喜和快乐。也映衬出热烈喜气,热闹非凡的健康的生活方式。</h3></br><h3> 现在,我安身立命于六盘山下的隆德县。几乎每年元宵节,都有政府组织的大规模的“社火大赛”。这一带,社火的表演形式有:“马社火”、“高台”、“耍狮子”、“舞龙”、“赶毛驴”、“划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当然,这些表演形式几乎是同时进行的,互相陪衬,相映成趣。方圆数十里,尤以“马社火”和“高台”为最和吸引人。</h3></br><h3> “马社火”也是民间最早的社火形式。“马社火”就是装扮角色都穿着戏衣,打着“花脸”,手拿道具,骑马进行表演而得名。在村庄里、山路上列队而行。马也披红挂彩,要让人牵着,走村串巷。取材于历史喜剧和神话传说。“脸谱”(打花脸)是“马社火”的重要因素,“马社火”不同于戏剧,没有剧情过程、道白和唱词。因此,装扮角色面部表情的刻画(原料为:油彩、锅墨、猩红、石黄等)是让观众识别历史人物的依据。以极度夸张的手法用各种图案来突出人物的忠奸、善恶、美丑。社火脸谱的起源更早,据陕西民间艺人介绍,周朝时,周武王率兵伐纣,大军行至麒麟山下,被驻守山下的闻太师挡住去路。姜子牙计上心头,让士兵戴上了神兵天将的面具上阵叫骂,个个威武凶煞,好似天兵下凡。闻太师不知真假,以为天意,拔寨而逃。此事传入民间后便产生了画脸谱逐鬼的民间习俗,并逐渐融入到社火中。学术界则普遍认为,脸谱的起源是周秦时的傩舞。傩是一种远古时代的宗教仪式,“傩”本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后被人格化,成为一种祭祀表演。傩舞是周代在傩祭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驱鬼逐疫的宗教舞蹈,而“傩”的明显特征,便是戴假面具歌舞。巫师戴着刻有图腾的面具将自己装扮成神,巫师一旦戴上面具,普通人就变成了“神”。面具在这里起到了人与神地转化作用,是行巫术时必不可少的道具。</h3></br><h3> “高台”是立体的造型艺术。以高、巧、奇著称,以富丽、精美、玄妙取胜。就是取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中的某一凝固情节,多由三两小孩扮饰,男女儿童装扮成古装戏剧人物,在2—3米高的钢筋上摆出各种各样的造型。将其用的钢筋(乔装打扮后,表面看不到钢筋)固定于事先做好的华彩亮丽的平台道具之上,平台道具上用彩纸等原料做出花枝、老虎、棉花、云朵等形态各异的物体。最早用拖拉机运载着游街乐众。 </h3></br><h3> 四</h3></br><h3> 我身边的每个元宵节,值得大书特书。因为有规模宏大、盛况空前的“社火大赛”,因为有五彩斑斓、意趣盎然的“元宵灯会”,因为有火树银花、美轮美奂的“烟花晚会”。我觉得都是胜于美酒佳肴的特大盛宴。是老百姓一年一度的视觉盛宴、精神盛宴!这里只说“社火大赛”,由于是“大赛”,各个部门便邀请民间各路艺人、高手,他们使出十八般武艺,扎(装扮)别出心裁的彩车,制作令人拍案叫绝的高台,只等元宵节这一天为人们送去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欢愉。</h3></br><h3> 这天一大早,十里八乡的人们便穿戴一新,兴高采烈地赶往县城。县城主要街道两旁,挂着五彩缤纷的灯笼,也很快站满了人。只听到处鼓声响亮,爆竹齐鸣,人声鼎沸。万人空巷。人们齐聚主要街道的两边,只盼“社火大赛”拉开帷幕。这样大规模的文化喜庆活动也吸引外地多家媒体和记者,饶有兴致地前来观赏、采风、摄像、拍照。</h3></br><h3> 随着震天锣鼓的敲响,爆竹轰鸣的时刻到来,人流沸腾了。列队整齐的一个个社火方队便次第亮相于人们面前。从街道的一端行进,开始表演,每个社火队的组成大体相似,由数量可观的方队、高台、马社火、扭秧歌、狮子、舞龙、旱船、高跷等组成,但是每个社火队的内容却是迥然有别、花样百出。现在的马社火大多是坐在车上的。而最吸引人的就是一个个高台了,由于创意新颖,色彩明亮,造型别致,精巧绝妙,题材广泛,让无数欣赏者禁不住啧啧赞叹,拍案叫绝。一个主要的看点就是:每年是什么生肖,高台的主题就有与此有关的各种图案、“传说”、“故事”、“实物”,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形象生动。有“金牛”奋蹄的,有“金鸡”报晓的,有“银蛇”舞动的,有“猛虎”下山的,有“玉兔”嚼草的、有“骏马”昂首的,有“小猴”伸手的;当然,还有更多历史和神话题材的形象和扮饰者:取材于《白蛇传》《西游记》《三国演义》……。记得有一年元宵节,天空下着大雪,社火大赛如期举行,人们沉浸于观赏社火、高台的精彩和美妙,如痴如醉。我看到人们的肩上落了一层雪,也浑然不觉。有的社火队前面有喊“仪程”的,就是由一位年长者手执蒲扇,随着鼓点的节奏,边摇蒲扇口中边喊着吉庆、祝福的话语,也有百姓生活变化的顺口溜,不时引来人们开怀大笑。不停的鼓声敲着,不断的爆竹响着,扭秧歌的婀娜多姿、袅袅婷婷;耍狮子、舞长龙的活蹦乱跳、酣畅淋漓;划旱船的风生水起、摇曳多姿;赶毛驴的舞鞭甩袖、诙谐滑稽;踩高跷的引人注目、惊险揪心;大头娃娃摇头晃脑、憨态可掬……。街头成了人流的海洋,欢乐的海洋。一个个社火队边表演边缓缓地向一端的大赛主席台走去。街道的这头望不到那头,只有两边人流涌动。几个小时的行进、表演,把“闹元宵”的意义诠释得淋漓尽致。人们也真正得到了精神上的欢愉和享受,这从人们喜上眉梢、喜笑颜开的表情中能看得出来。略感遗憾的是:匠人们经过数日悉心地劳作,好不容易扎成的一个个崭新、漂亮、多彩、精妙的彩车和高台,人们就只能尽情地欣赏、陶醉这几个小时…… </h3></br><h3> 五</h3></br><h3> 无论时光流逝多久,无论世事怎样沧桑,无论人心怎样不古,但是,留存于我记忆中的老家盛况空前,老百姓欢天喜地,喜气洋洋“耍社火”的场景永远鲜活如初。</h3></br><h3> 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条件还差,劳动也辛苦,文化娱乐活动很少,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彻彻底底地闲下来,进行娱乐和观赏。而“耍社火”便是人们最常见的文化活动之一,此外还有“唱大戏”。社火以“马社火”为主,还有“地摊戏’等。</h3></br><h3> 正月初三一过,有些村庄的马社火、狮子等就开始表演,并结队去附近的村庄拜年(表演)。给人们送去欢乐,送去祝福。要去的村庄的人们都要准备接社火。随着锣鼓声越来越近,走来的马社火刚到村头,这个村庄的人们也开始敲锣打鼓,点燃早就准备好的火炮,迎上去,人们互相握手、问候。马社火、狮子就在巷道里游走,表演,各家各户大门前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欢迎。然后走到宽阔的麦场里(麦场里备有桌椅,桌上摆有油饼等食物),集中表演。引得全村的男女老少欢笑着观看。表演中,还要给马社火、狮子“挂红”,并礼节性的给领队的一些烟等。表演完还要敲锣打鼓送走马社火、狮子。</h3></br><h3> 距离我居住的村庄十多里外有一个村庄叫“梁河”。每年正月初九(上九),这里都要举行大规模的社火汇演活动。这里供奉的是什么“神”,我忘记了。只记得很多人带着香裱、供物前去“敬神”。有一年正月初九,沿着山间小道,我随路人去“梁河”,耳闻目睹了社火汇演的盛况和人们的欢乐。方圆数十里一个个色彩明亮,雄赳赳、气昂昂的社火队敲锣打鼓,列队汇聚“梁河”。在一块阔大的土地上,逐一排成长长的队伍,进行表演。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爆竹声声。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几个身体壮实的大汉,各抬着几尊“神”的塑像,似乎“神”很重,很特别,他们有意做着一些动做,时而拐到这边,时而拐到那边,大幅度的动作,把“神”颠簸得东倒西歪,让人心里无比欢喜,也更加敬畏;数量可观的由一个个人牵着的马社火,题材多样,装扮者服饰华丽,脸谱生动、丰富,手中的道具千奇百怪,有的马(驴、骡)受了爆竹地惊吓,会挣脱牵着的人,跑出队伍,胡乱奔跑着,不由让人心里惊呼,也无拘无束地大呼小叫;舞长龙的使出浑身的劲,左右小跑着变换着形状,让人眼花缭乱,笑逐颜开;耍狮子的也精彩、欢闹,时而跳跃、时而欢奔、时而翻滚、时而直立,引得人们狂欢大笑,拍手称快……。震天的锣鼓声,响亮的爆竹声,伴着“抬神”、马社火、舞长龙、“狮子”等精彩、绝妙的表演,汇合着人们的欢声笑语,涌流成欢乐的海洋,给萧瑟、冷清的山野和村庄带来了生机、色彩,为人们带来了欢乐、愉快、享受。正月十五,乡上同样要举办大规模的社火汇演活动。这又将是方圆百里的人们狂欢的时刻,也是人们无与伦比的视觉和精神盛宴…… </h3></br><h3> <h3> 六</h3></br><h3> 对于大多中国人来说,心里都有这样一个情结:过完了元宵节,才算真正地过完了年。</h3></br><h3>“社火”是老百姓近乎狂欢式的娱乐活动。</h3></br><h3> 也许有朋友会问:现在这样的说法有误吧。在这里,我要说明的是,这是过去,每逢过年时,老百姓真真切切的闲式、享乐的生活方式和状态,只是当下这样有意义的文化传统活动越来越失色和萧条了。这与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有关;与人们快节奏、急功近利有关;与人们浮躁麻木、贪图享受有关;也与人们价值观滑坡,道德沦丧有关。一些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正在中国大地上失传和消失,幸亏在有识之士地大声疾呼和身体力行下,近年来,国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做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重大决策,设立专项经费,付诸实施,成效显著。</h3></br><h3> 我生活的六盘山下的隆德县,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目录的有:“高台、马社火”、“社火脸谱”“寺庙祭祀”、“泥塑”、“砖雕”等,并且每个项目都有代表性传承人。大量事实证明,无论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多富裕,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不能丢的。在此说些题外话:文学、艺术、传统文化(包括社火)、文化等都是一脉相承的。</h3></br><h3> 来自宁夏西海固的作家郭文斌做过一个比喻:经济是房子,文学(艺术、传统文化、文化)是空气,两者都是人们生活不能缺少的。这些年来,郭文斌与许多仁人志士一道,身体力行,为日渐浮躁、空虚、失去价值去向的心灵和萎靡、颓废、丑恶的世风对症下药,力挽狂澜,做出了不懈地努力。其“安详主意”的提出和传播,的确为人们的心灵和社会吹来了阵阵清风和花香!《点灯时分》《寻找安详》《瑜伽》《农历》《大年》《守岁》等作品集,就是一曲曲清澈、安静、明亮、安详、有味、向内、向上、向善、向真、向美的传统文化的诵歌和深情呼唤!他的“鲁迅文学奖”获奖小说是《吉祥如意》!近日,我又在《宁夏日报.六盘山文艺副刊》读到他的七千多字的新作:《重新认识中华文化》,他写到:“什么是传统文化?我的理解是,她是生机的文化,常识的文化,永恒生命力的文化,和谐力的文化,实现幸福美满人生的文化……”。他以诗性、哲理的语言把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我深为感动,也深表赞同,并且再一次向他致敬!向他送去遥远地祝福!</h3></br><h3>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由社火想到传统文化,又想到殉道般捍卫传统文化的人。</h3></br><h3> 我希望社火等有益的活动在中华大地上永远上演、绽彩!</h3></br><h3> 我希望传统文化能在每一个人的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h3></br><h3> 我也希望天空吉祥!大地如意!</h3></br><h3> (载2014年2期《鹿鸣》)</h3></br><h3> <h3> 瓦房</h3></br><h3> 为了生存,我终日奔波在喧嚣、嘈杂的小城里。而居住的夏天热冬天冷的高楼常常令我感到疲倦和不安。时光匆匆,恍然若梦,故乡的瓦房时不时出现在我的脑际,也出现在我缱绻的梦里,还出现在我遥望的目光里……</h3></br><h3>孕育我生命的简陋、质朴、亲亲的瓦房注定坐落在我的心上,永远结实,永远牢固,永不退色,永不消失。</h3></br><h3> 瓦房,是村庄最早站立的泥土,是人们从古至今生活休息的重要场所,是人类的根系和魂魄,是大地上永远的符号和印痕。</h3></br><h3> 在几千年悠悠岁月里,一个村庄又一个村庄不计其数的瓦房是村庄历史上永恒的风景,是滋生人间烟火,生命繁衍生息的摇篮和世界。房子的大小不一,结构不同,但大多都是青灰色的瓦,泥土的墙,有木门,有木窗,有土炕,还有锅灶……。那众多青灰色瓦房的村庄成为人们永远地记忆、牵挂和念想。</h3></br><h3> 是的,大地上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初的家园就是一个又一个村庄,而构成村庄最主要的元素是不能尽数的安静的院落,院落里一间又一间温暖的瓦房,有牲畜、家禽、劳动工具、树木、土街、泉水……。当然,还有村庄周围大面积的土地和庄稼。</h3></br><h3> 这样的情景一直留存于人们的脑海里:只要走近村庄,映入眼帘的便是大片的土地、庄稼、树木,瓦房,还有劳作的人们,晒太阳的老人,玩耍的孩童。而瓦房,就是村庄的标志,就是村庄亘古如斯的温暖的风景。</h3></br><h3> 在许多文章里,人们形容天空时会用到一个词语——瓦蓝。天气晴朗的时候,或雨过天晴的时候,抑或冬天的天空,的确是蓝色的,蔚蓝而遥远,清澈而绝尘,美好而神秘。蓝的明亮,蓝的深邃,蓝的让人心灵震颤。在北方,在广袤的黄土高原,几乎都是青灰色的瓦房。蓝色的瓦肯定是不多的,有蓝色瓦的屋子绝非众多黎民百姓的住所。</h3></br><h3> 回溯到岁月的深处,历史的深处,瓦房似乎多年来都是一成不变的样子,变化的是一代又一代人老去,一代又一代人长大,一代又一代人出生。随着时光地流逝,周而复始地经受着风吹日晒雨淋,瓦的颜色越来越深,越来越陈,瓦上的斑点增多了,缝隙间的杂草青了又枯,枯了又青。</h3></br><h3> 一年又一年,人们在土地里劳作,春种秋收,在瓦房里安居,延续香火,在村庄的舞台上过着日出日落,月缺月圆,花谢花开,风霜雨雪,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日子。</h3></br><h3> 我清晰地记得,每每下雨的时候,先是从天而降的无数雨滴在瓦房上奏响进行曲,大量的瓦由干燥变湿润,由灰白色变成灰黑色。站在门前看不远处的瓦上溅起的水雾,“唰,唰,唰……”的声音没过多久,由高到低顺瓦而下的雨水就流成了房檐水,先是一大滴一大滴的往下滴,接着一大滴紧跟着一大滴,在房檐下溅起无数个好看的水泡,一个水泡刚消失,另一个水泡就诞生;不一会儿,房檐水就流成了一条又一条不间断的水注——这时候,大人把水桶、盆盆罐罐等家什放到门前的房檐下接水,以便用来做饭,洗衣服。</h3></br><h3> 夏天,下雨的时候,还不时有拇指大的冰雹“噼噼啪啪”砸在瓦上,让人心里忐忑不安,分外紧张。雷雨过后,瓦上,院子里落了不少,冰雹往往会对庄稼造成损坏,但是多年来,房顶上的瓦大多完好无损。</h3></br><h3> 有位诗人写道:家/是一顶帽子/离家的/浪子/最先淋湿的/是头发/。我们是否可以说:无数瓦就是一间又一间土屋的“帽子”。是啊,家就是父老乡亲,就是兄弟姐妹,就是院落瓦房,就是亲情友情爱情。</h3></br><h3> 阳光下的瓦房明亮而温暖。农忙时节,大人们都劳动去了,留下安静的院落和瓦房,沐浴在大面积的阳光下,充满了无边的温情和暖意。更多的时候,院落瓦房弥漫在欢笑声叫骂声、鸡鸣犬吠声的生活气息里,当然还有瓦房顶上烟囱里飘出的悠悠炊烟,如丝如缕,如诗如画,如歌如曲,如呼如唤……</h3></br><h3> 夜晚的村庄静谧、安宁。有月光的时候,瓦房浸在溶溶月华下,朦朦胧胧。月光把高大的树枝的影子投射到房顶上,随着夜风地吹拂,树影不停地摇晃着,瓦房和瓦房里的人们就在这迷人的小夜曲中渐渐进入梦乡。漆黑的夜晚,瓦房就像掉进无边的黑暗里一样,和人们的睡梦一样沉,和黑夜一样深……</h3></br><h3> 在时光的长河里,在岁月的记忆中,人们和瓦房相依相靠,同呼吸共患难,度过了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生生不息。</h3></br><h3> 最早发明并制造瓦,用泥瓦盖房,保障人们的生活和安全,也是劳动者聪明和智慧的创造。村庄里一代又一代人居住的瓦房,为人们遮风挡雨,驱寒避暑,舒解人们的劳累,孕育人们的希望和梦想。同样,经久耐用的泥做成的瓦经历了不同的沧桑岁月和日晒风浸雨蚀的时光。</h3></br><h3> “淘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茅屋为秋风所破”。“屋漏偏逢连阴雨”……。这都是过去,甚至更远的时代,人们贫穷、落后、苦难、艰辛生活的真实写照。</h3></br><h3> 一片又一片两边微翘中间凹陷的瓦,就像一叶叶永不退色的小舟,规则而又整齐的停泊在土屋的身上,停泊在村庄的身上,停泊在历史的身上,停泊在人们的心上……</h3></br><h3> 记忆深处,每年“五一”之前,村庄的人们都要做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做瓦,烧瓦。因为这时阳光充足,天气暖和,雨水少,便于晾晒。队长组织一些人,从村外拉回大量肥沃的黑土或黄土,放在宽阔、平整的麦场里,然后用水搅拌,不能太稀,也不能太稠。J接着,几个身强力壮的汉子脱掉鞋子,挽起裤腿,赤脚走进一大堆泥里,来回走动踩泥,说笑声也糅合在快乐的劳动中,待有经验的人看到泥踩好了,另一批人就用一个又一个坯子倒泥瓦,倒出来的泥瓦既规则又光滑,是一个又一空心圆柱形,间隔均等的有一条条较深的印痕,放在阳光下晾晒。等泥瓦晒干后,再逐一用双手轻轻一磕,一页又一页(村庄的人们这么叫)泥瓦便落在人们脚下。然后进行烧瓦,人们把晒干的一摞摞泥瓦用架子车拉到瓦窑跟前,再小心翼翼地装满瓦窑,由专人用大量的柴火不分昼夜的地烧。烧瓦的时候,窑下只留一个较小的洞,窑上只留烟囱,烧好一窑瓦,大约需要十天时间。出窑的熟瓦结实,耐用,呈青灰色。村庄一年就烧制一次瓦,人们用烧好的瓦或补换年深日久的瓦房上自然损坏的瓦,或修建新的瓦房。今天,你仍能看到一个又一个村庄里遗留的瓦窑,苍老、陈旧,破损,诉说着沧桑岁月和人们曾经的生活印迹。</h3></br><h3>土墙土瓦土屋土炕土路土地,铸就了人们泥土一样朴实、憨厚、勤劳的品质。泥土永不变色,永远哺育着庄稼水果蔬菜,营养着人类的生命,也永无止境地哺育着万物生生不息。</h3></br><h3>后来,才有了砖瓦厂,有了人们生活需要的大量砖和瓦。在生我养我的村庄里,人们用青灰色或土红色砖做一部分墙基,修建瓦房是上世纪80年代才有的事情……</h3></br><h3> 春夏秋冬。季节轮回。日月更替。今非昔比。</h3></br><h3> 由土墙到一砖到底的瓦房,由煤油灯到电灯电话,由土墙土地到瓷砖贴面贴地,从无到有的各种家用电器……。无一不诉说着乡村沧海桑田般的发展变化,千古一色的瓦房也发生着新的变化。</h3></br><h3> <br></br><h3> 在今天的乡村,我们随地都能看到一排排一座座面貌一新的瓦房,那是用显眼的土红色的砖土红色的别具一格的瓦新修建的房子。新的砖瓦房为村庄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气息,为人们的生活增加了新的体验和感受。</h3></br><h3> (载2012年5-6期《朔方》)</h3></br><h3> 电影的记忆</h3></br><h3> 1</h3></br><h3> 时光不停地流逝。时代不停地发展变化。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内涵和外延;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烙印和痕迹;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色彩和流行;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音符和强音。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追求和憧憬,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生活的方式和方法。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崇拜和图腾;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生命追求和价值取向。</h3></br><h3> 2</h3></br><h3> 电影,以其短、快、精、深等特点,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艺术形式,经久不衰。</h3></br><h3> 电影,无疑是人们生活和生命中难以忘却的记忆和追随。</h3></br><h3> 不知电影一词最早产生于何时、何代,世界上第一部电影产生于何时、何代,黑白还是彩色?中国还是外国?第一部电影到底有多大的轰动效应和震惊世人的力量?中外电影的发展变化是怎样的?说实话,写这篇文字之前,这些问题于我而言都是未知数。对影响人类和世界的电影,我有理由做一个大致的了解。据资料载:1895年12月28日,电影在西方被发明,是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他们在巴黎的“大咖啡馆”第一次用自己发明的放映摄影兼用机放映了影片《火车到站》,标志着电影的正式诞生。</h3></br><h3> 1896年8月,西洋影戏在上海的徐园上演。在此后的百年间,引进的西方电影技术在中国本土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已成为中华民族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1897年美国人利卡尔顿带来爱迪生公司的电影在茶馆和游乐场所放映。此后直到1949年,中国放映的大多片子为外国电影,放映场所先在茶馆后在影戏院。外国影片占据了中国电影市场的90%。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任景丰在他的北京的照相馆里拍摄了中国最早的电影《定军山》。黎民伟与布拉斯基拍摄了香港的第一部电影《庄子试妻》。布拉斯基后来又把这部片子带到美国,因此,它成为最早在国外放映的中国电影。随着时代地发展变化和社会地进步,在一百多年中,中外电影都发生了丰富多彩的变化。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h3></br><h3> <h3> 3</h3></br><h3> 大凡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对电影的记忆应该能用刻骨铭心、欲罢不能、流连忘返、至死不渝等成语来形容。</h3></br><h3> 我出生于七十年代的乡村。我的童年、少年时期都是在乡村度过的。七十年代及以前中国西部乡村生活的状况和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活动少之又少,在科技高速发展、进步、变化的今天看来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也是难以想象的。恕我孤陋寡闻,我至今没有看到一部深刻描写和揭示七十年代及以前中国西部乡村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活动的作品。</h3></br><h3> 4</h3></br><h3> 在乡村,电视没有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前,电影就出现了。在乡村,电没有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前,电影就出现了。当然是露天黑白电影。可见,电影对人们生活和精神的滋润作用有着多么大而深远的影响。那时候,小村庄里还没有通电。最早的记忆中,乡村的除夕夜有这样一个序曲:一村的部分大人和小孩聚集在村道上,站在土墙两边,借着非常微弱的星光,大人说笑着,推来搡去;小孩你追我赶,呼朋引伴,算是娱乐。记忆中最早的乡村的除夕夜晚,天空总是很黑很黑,比任何时候都黑,因为没有电,也没有月亮,几乎看不到星星。天空高远,就像巨大的无底洞,显得神秘莫测又无比恐怖。老家关于月亮的一则民谣是:“初一初二养哈,十一十二长大,十五晚上得了病,三十晚上要了命。”(在老家,三十晚上特指除夕夜)。大年初一早上开始,大人、小孩的娱乐活动才有打扑克、踢毽子、跳方等。后来才有了“耍地摊子”(地摊戏)、社火之类的文化娱乐活动。</h3></br><h3> 5</h3></br><h3> 我忘记了看到的第一部电影的名字和内容,却牢牢记着最早看到电影时的惊喜、激动和热情。最早看到黑白电影的地点应该是公社(七十年代乡及以下政权组织叫公社—大队—生产队)。跟大人去公社看电影是那时最高兴的事情。往往是春夜、夏夜或秋夜,天还没有黑,我们就兴高采烈地去了,远远地看到在一片较宽阔和平整的地面上并排间隔地“栽”了两根粗且长的木桩,是用来绑银幕用的;地上放着几个大铁箱,里面装着电影片子;还有放映机和发电机。放映人员忙前忙后。场地上已经聚集了不少大人和小孩。喧闹声一浪高过一浪。天色渐渐暗下来,在大人的帮助下,黑边白底的银幕被平展展地绑在了两个粗木桩中间,放在较远地方的发电机也沉闷地吼叫着,放映机早就支好了。随着电影片子的转动,从放映机中散发出的一束光线投射到银幕上,银幕上就奇迹般地显现出了人、物、声音以及故事情节。我们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全身贯注地投入到电影的情节中。这时候,感觉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间,一场电影演完了,我们还沉浸在电影的故事中。人们四散开来,我们紧随大人,意犹未尽地走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往家的方向走去。</h3></br><h3> 6</h3></br><h3> 童年和少年时,看电影的热情真是空前高涨。因为电影队轮流着演电影,偶尔才能看到。只要得知哪里演电影,我们都是要去看的,一场都不落下。不管远近,不管天晴天阴,天冷天热。要是在大队或我们的生产队演一场电影,那简直就是爆炸性的新闻。大人会喜上眉梢,我们小孩几乎乐翻了天。就像过年一样高兴和快乐。那时看的电影内容以战争题材为主,有《地道战》《狼牙山五壮士》《上甘岭》《焦裕禄》……;生活题材的较少;也有外国的电影《南斯拉夫桥》《佐罗》《神秘的大佛》等。有一年,是冬天的一个夜晚,我们村庄里破天荒演了一场电影,由于天气冷,虽然我们穿着棉衣棉裤,但是等电影演完,我的双手几乎被冻僵了,连裤带也改(解)不开了。</h3></br><h3> 7</h3></br><h3> 到了八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地提高,人们的文化娱乐活动也增多了。唱大戏、耍社火等活动已经很普遍了。演电影的次数多了,我们看电影的次数自然就多了,电影的内容和题材也丰富多了;特别是村庄里通了电,演电影就更加方便了。村庄里也有了一台彩色电视机,是村干部的哥哥在兰州市购买的(村干部的哥哥在兰州市工作)。这台彩电成了村庄的稀罕物。在当时,应该花了不少钱。我记得是日本进口的25英寸“东芝牌”。放在村部,人们白天劳动,晚上就去村部看电视。过年的时候,人们白天晚上都能看到电视节目。不几年,村庄里比较殷实的人家都买上了彩电。但是,那时只能看到中央1、2台。这时节,电影已经在城市风靡一时了。电影院自然成了一道道光彩照人、引人入胜的风景。电影院也成为不少青年男女谈恋爱的理想场所。</h3></br><h3> <h3> 8</h3></br><h3> 八十年代末,我考上了一所中专学校。学校距离城市有几里路。在银川市上学的时候,我知道“金凤凰电影院”、“东方红电影院”的名字是很响亮的。时常看到一些电影的大幅宣传海报,很是惹眼。这些电影院白天晚上都在放映,几乎场场爆满。每隔一段时间,学校都要统一组织学生去金凤凰电影院或东方红电影院看电影。记忆中,有一次去看电影,本来是第一次约好一位同学一起去的,我在公路边等了好长时间,不知何故,那位同学始终没有来……</h3></br><h3> 9</h3></br><h3> 学校毕业几个月后,我被分配到小县城的商业系统工作。小县城里有一个电影院,在县城的中心地段。常常是卖票看电影。我不会没有在这里看过电影吧。二十多年后,随着城市化进程,这个电影院早已不复存在,原地建起了高楼。我记得电影院的名称是“隆德县电影院”,门前两边墙壁上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字样。从电影院外表灰旧的颜色来看,修建的时间很长了。后来,在“闵宁协作项目”的扶持下,电影院从里到外都进行过一次大的装修和改造。不知为什么,我的脑海中很少有在这个电影院看电影的记忆,倒是记得在这个电影院里举行的几次全县的大型“歌咏比赛”,因为我就在演唱者中。</h3></br><h3> 这段时间看到的电影《凤凰琴》《大雪无痕》《大地震》等一直留存于记忆中。</h3></br><h3> 10</h3></br><h3> 当广场文化活动、秦腔自乐班、手机、网络普及的时候,人们的文化娱乐活动空前丰富和多元化。央视也开设有“电影频道”。外国的电影、电视剧也时常能看得到。电影已经没有以前那样让人热衷。但我们不时会听到或看到票房十分火爆的中外大片的相关介绍。11</h3></br><h3>前不久看到的三部电影记忆犹新。</h3></br><h3> 第一部:《智取威虎山》。这部影片是老片新拍。既然是数字电影,就不同于普通的电影。要不是朋友送我电影票,让我去看,我还真不知道数字电影的震撼效果和振聋发聩的魅力。在县城的“向兴数字影院”,戴上观看数字电影的专用眼镜,那规模宏大的场景和震耳欲聋的声响仿佛就在眼前、耳前,特别是影片中的子弹、刀剑、战马仿佛都朝你飞来,让人不由虚惊一场。主人公杨子荣的机智、勇敢、果断,坐山雕的凶狠、狡猾、愚昧的个性都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和突出。我也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影片结束了,走出影院,眼前还是飞舞的影像,耳边还是轰隆隆的声音。</h3></br><h3> 第二部:《山楂树之恋》。我在一份叫《一周生活》的报纸上浏览到这部影片的简短介绍,但没有仔细看,也没在意。一天晚上在家里看电视,偶然在央视的电影频道看到了这部影片,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由于家庭背景不同,经历不同,身份不同,男主角孙建军和女主角静秋的爱情故事纯洁、无私、曲折、凄婉、感人……。虽然故事以悲剧终结,但是影片表现的爱情故事不能不让自以为是、无所不为的今人汗颜、感叹、心动、沉思……</h3></br><h3> 第三部:《六盘山之恋》。这是一部本地的风光片,从影片开始到结束,都有六盘山地域独特且秀美、雄浑、苍凉、迷人的自然风光;也是一部爱情片,从北京远道而来六盘山地区收集“花儿”的执着青年“歌手”,邂逅本地“老巷子”的一位善良的姑娘,便深深地爱上了她,自然遭遇了艰难曲折而最终走到一起的感人故事;同时,影片也反映出真正的艺术都是九死一生的;还反映出当代年轻人应该追求正确的爱情观和事业观……</h3></br><h3> 12</h3></br><h3> 对于电影,我还要说:永远的记忆!永远的电影!</h3></br><h3> (载2015年11期《鹿鸣》)</h3></br><h3> <h3>作者简介:</h3></br><h3> 刘向忠,男,生于1971年4月。文字见于《六盘山》《黄河文学》《延安文学》《鹿鸣》《文学港》《朔方》《宁夏日报》等。入选2003、2006年《中国散文诗精选》《2007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读者.乡土人文版》《散文选刊》《宁夏作家作品选》等。有作品入选中学语文学业水平真题预测试卷。有作品被拍摄为电视散文播出。著有散文集《隆德有约》《天籁回音》。宁夏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西海固作家研修班学员。</h3></br><h3>756300 隆德县宾馆 刘向忠</h3></br><h3>电话:15209647589</h3></br><h3> ————欢迎点评 欢迎转发————</h3></br><h3>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gQPIEPs7GzNHuErfrZS0Jg"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