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江心沙 <p> <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i><u>本文以基本事实为题材,运用文学的手法回忆江心沙的青春岁月。由于文字较长,将内容分段在美篇上一一展示。文中照片大多来自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予以谅解。</u></i></b></p><p><br></p><p><br></p><p><br></p><p> <b>上山下乡对国家来说是一场劫难,大多知青的才华被这场运动湮没。但对知青个体却是认识社会的一次灵魂考验,意志会更坚强!</b></p> <p> 江心沙,知青生活是艰苦的。</p><p> 平时的劳动都是“两头黑洞洞”,很少有闲暇之余。就是有点休息时间,大家都是忙于洗衣晒被,约见同学。</p><p> 而我,还有一个为男知青理发的义务。 </p><p> 谁叫我有这一点手艺呢,不论是午饭后还是晚上休息时,总有知青找我理发。</p><p> 这点小手艺我还是在家练出来的。因为家里弟兄四个,可以相互理发,省去不少时间和费用。</p><p> 来到江心沙,这点小手艺发挥了作用。 </p><p> 连队有一套理发工具自然搁在我手里,可以说连队200多个知青的头发,大多我都理过。</p><p> 有时,一些老职工中午来,晚上也来理发。有时我很累,但是看到大家的恳切的样子,我也只有放弃休息时间,忙里偷闲,为大家服务。</p><p> 这些都是义务劳动,没有一点报酬。现在回想起来,也算给知青和老职工做了一点好事,值得纪念。</p> <p> 有一天中午刚吃过饭,连长张长林笑眯眯地来找我理发。</p><p> 我说:“连长,马上我就要去劳动了,就怕时间来不及。”</p><p> “迟一会不要紧,下午我到团里开会总要整理一下。”随后,他对旁边的苏州知青汪桂生说:“你去跟你们排长说一声,杨德功干活迟一会过去。”</p><p> “好的。”汪桂生顺口答应,便起身劳动去了。</p><p> 我一边给张长林理发,一边与他聊天,天南海北,无所不谈。</p><p> 当我说到理发耽误休息时,张长林突然说道:“杨德功,我看这样好不好?”</p><p> “连长,你说什么事?”</p><p> “我想,如果每10天给你一天时间集中理发,不是一取两得吗?”张长林脱口而出。</p><p> 我心里想,没有这个必要,好像我是专业理发师。要是这样,我有机会上学返城,也走不了。</p><p> 出于私心,我说:“不用啦,平时挤一点时间出来就行”。</p><p> “你这是学雷锋、做好事啊!”张长林用表扬的口气夸奖我。</p><p> “嘿嘿,哪里是啊?我也就是力所能及做点好事吧!”这时,我想的是表现好一点,可以为得到广大贫下中农的推荐上学打下基础。其他,我也顾不上什么。</p> <p> 时间到了1974年的春季,各地知青到江心沙农场已经五六个年头,知青们的生活却没有一点改变。</p><p> 唯一一点就是改变“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方案,而是“多劳多得”。</p><p> 其实,这个分配方案对老职工最有利,除个别强劳力知青还行,大多数知青的工分都被老职工挣去,我们的工分反而不如以前,平均工资也还是15元左右。</p><p> 知青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看不到生活的出路。有个别的就是“良心丧于困境”,夜晚攀越副业连栅栏,“偷桃”的、摘瓜的、捉狗的、抓鸡的……有时你的饭菜票刚刚放在抽屉和枕头下面,一转脸再过来拿就没有了。</p><p> 我明明知道是谁,也不便说透,那多难看,还是自己注意点好。</p><p> 这里没有任何贬低个别知青的意思,而是呈现当时实实在在的情况。</p> <p> 有一次,我半个月的饭菜票不知被谁拿走,以后的日子无法过了。</p><p> 当时,我没有把我饭菜票失窃的情况告知沈璐,怕影响她的生活。</p><p> 无奈,我只有向在湖北省钟祥磷矿的老家朋友牛健康、连云港市橡胶厂的朋友王茂银求助。</p><p> 还好,他们每人给我5块钱,总算把这个月度过。</p><p> 事后,我把情况与沈璐简述一下。</p><p> 她非常反感我的做法,认为相信朋友不相信她。我又是一番解释,算是平息了她的怨气。</p><p> “好啦,今后无论什么情况你也不要再向朋友伸手,多难为情啊。大家的生活都很紧张,不要再给朋友增加负担,只要跟我说就行!”沈璐的一番话说得我心里热乎乎的,又有点让我羞愧,深感她不但貌美,还有一副体谅人的热心肠。</p><p> </p> <p> 1974年6月10日,端午节到了。</p><p> 为了表示我的热心,我专门在食堂煮了20来只粽子,准备给沈璐一半。</p><p> 谁知,当我用脸盆把粽子端回宿舍,还没有放下就被饥肠辘辘的室友们抢食,最后好不容易被我留下两个。</p><p> 就这样,还有的室友没有吃到,对我很有意见,多年未解。</p><p> 当我把两只粽子送到沈璐手中时,沈璐颔首一笑:“感谢你,还包粽子给我。”</p><p> “本来我准备多给你一些,因为同宿舍的人较多,没有办法,只剩下两个。”我解释说道,还没有说自己根本没有吃到。</p><p> “你呀,这也不是你们男生做的事。我自己包的粽子晚上才能煮好,到时我给你留着。”沈璐还有点心疼我的做法。</p><p> 就这样,我在江心沙第一次吃的粽子还是沈璐包的!</p> <p> 岁月荏苒,时间已经到了1974年的7月。一晃我在农场已经四年有余。</p><p> 这时候我已感到心神不定,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即将过去,难道我们真就这样在江心沙一辈子不成?大有“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的焦虑。</p><p> 7月22日,我正在田间参加江心沙农场技术服务现场会,听取农技员为农户提供夏管技术咨询服务,并指导农户开展科学施肥、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农业技术。</p><p> 突然,连长姚炳钧骑着自行车来到田间。我以为他也要参加这个农田现场会。 </p><p> 谁知,他放下自行车径直来到我的面前,拉了我一下衣襟。我下意识地离开会议现场,随着他走到田边。</p><p> 姚炳钧,南通知青,身材高大,仪表堂堂,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朝气。</p><p> 他原来是六连的指导员,后调到我们五连当连长,此时也仅有21岁。</p><p> 由于我在当通讯员的时候经常与他接触,关系密切。我也毫无顾忌地把他当作自己的密友,凡是心里话都必告知他。他对我也如同己出,什么事都能及时让我知道。</p> <p> <b>(左为王小娥 右为沈 璐)</b></p> <p>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姚炳钧悄悄、神秘地对我说。</p><p> “什么事,你这样匆匆忙忙的田里找我?”我一时纳闷。</p><p> “现在团里招生名额已经下来,我希望你能抓住这次机会上学去,你看怎么样?”</p><p> 一听到这个消息,我顿时激动起来:“姚连长,太好了,我梦寐以求的就是去上学。我马上就去准备” 我急着要离开现场会。</p><p> “不要急!你慌什么?招生通知还没有动员,你开完会再走。”姚炳钧连忙叫住我。</p><p> 我只好耐住性子,等田间现场会结束再回去。</p><p> 我深知,上学离场与招工进城一样,都需要一定的人际关系。但关键还要看贫下中农的推荐,自己表现的好不好,在连队的印象好不好都是能不能被推荐上学的关键因素。</p> <p> 于是,散会后我顾不上洗漱,急急忙忙去找沈璐,想把这个消息及早告知她。 </p><p> 谁知,沈璐还在田间劳动,迈开腿我就去找她。边走边想:沈璐能否让我上学?因为上一次我要离开江心沙回东辛农场时,把她气得够呛。这次不知她是什么想法?</p><p> 七月,江心沙的农田,绿油油一片。</p><p> 碧绿滴翠的稻苗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更加黝深浓郁、清幽玲珑;</p><p> 一行行的棉苗随风摇曳,翠绿泛光……看了令人陶醉。</p><p> 匆匆走在大堤上,我无心欣赏这醉人的景色。</p><p> 也许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好像我和沈璐已经约好的一样,她竟然下工后一个人扛着锄头,迟迟走在最后。</p><p> 我知道。今天她们五排是棉田除草,农活倒是不重,但是总是弯腰实在吃不消。</p> <p> <b>(中为沈 璐)</b></p><p> 沈璐穿着一身浅色上衣,看到我从大堤上走来,知道我有要事找她。</p><p> 她左右看了看没有人,羞涩地向我瞟了一眼:“看你那样匆匆忙忙,是有什么急事吧?”</p><p> “是啊,没有急事我能这样狼狈不堪跑来找你。”我气喘吁吁,忙不迭地回答道。</p><p> 我们俩同时面对面地站下来。沈璐放下肩上的锄头,顺便理了一下蓬松的头发:“什么事?你就说吧!”</p><p> 这时,我很注意她的表情,怕把农场招生的消息告诉她还会出现上次不愉快的情况。</p><p> 于是我漫不经心地说:“现在农场又下来招生名额啦!”</p><p> “都是哪些院校?”沈璐似乎很平静地问。</p><p> “我也是听连长姚炳钧说的,具体哪些院校不知道,反正招生名额肯定是有。”我匆忙说着,额头冒出了热汗。</p><p> “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你必须抓住。”沈璐说。</p><p> 我怕沈璐对我上学的事有什么看法,接着说:“我看能上就上,不能上就算!”我似乎对上学表现得无所谓。</p><p> 听我这样说话,沈璐急了:“别人得不到的机会做梦都想去,那你为什么不争取?”</p> <p> 沈璐这番话,让我对上学充满信心:“听说今年上学有些不同,各个高等院校在10月份自行招生,而各个城市的专科院校在7月中旬就开始对口招生。”</p><p> “是吗?要是有把握的话,哪个院校先招生就先报考哪个院校。”</p><p> 得到沈璐的鼓励,我也毫不犹豫地说:“好吧,听你的,不管什么学校先走再说!”</p><p> </p> <p> (<b>前排左起 </b>王宝成 王明浩 武心志 金文年 <b>后排左起</b> 万新华 徐 慧 渐怀兰 陈福华 刘秀珍 )</p><p> </p><p> 上学,说是这简单,哪有这么容易。</p><p> 当时的招生都是工农兵学员,上学的第一关就是贫下中农推荐,然后才是学校考核、单位批准,最终由录取院校发放“录取通知书”。</p><p> “现在我要赶紧去办事,你先回连队。”这时我也顾不上与沈璐多聊,急忙要走。</p><p> “你上哪里?天都晚了。”沈璐问。</p><p> “我到七连找燕国强,与他谈谈我想上学的事。”</p><p> “为什么要晚上找他,明天白天找他不是一样吗?”</p><p> “我等不及了,晚上回宿舍也睡不着。”</p><p> 这时,落日的余晖洒在江心沙的原野上,把我们俩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p><p> 此时的万道霞光璀璨夺目,田地像是镶嵌一片金色,真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