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洋师范游记

云丘之子

<p>沙洋,地处江汉平原北部,汉水之滨,荆门所辖,因唐代名将尉迟恭建沙洋堡而名。1956年于黄家山建沙洋师范一所,培育教育英才,弘扬荆楚文明,誉满江汉。</p><p>己亥年8月16日,我和春晖各自起程,相会西安,路柞水,取道山阳,与张涛效锋同往,我们披星戴月轻车熟路,直驱荆门。秦岭巍峨,隐隐北去,汉水浩渺,默默南流。时光亦如滔滔江流一往无前,自99年沙师一别,二十年来未曾造访,虽几次梦中曾游,醒后亦十分失落,又同学聚会未果,甚是遗憾,好友数次邀约,因事一再推辞,此番成行,实现多年夙愿,心中自是十分欣喜。</p><p>时值酷暑,沙洋皆一片焦热,国强说此时是一年中之蒸笼也。我身临其地,空气中热风扑面,似碳烤火燎,鱼腥水草之味弥漫,熟悉的气味又来了,当初每次开学之时,总有几天头疼,闻不得此味,就医吃药全然无效,好在旬月即好,人言不服水土,我这连空气都需适应。柏油大街似都要烫化了,出门人自晨达昏,汗流浃背叫苦不迭,居家者则空调电扇,深居简出莫不惬意。我虽薄衣单衫,还不到数小时衣衫尽湿,喉咙冒烟口渴难耐,拿起矿泉水一饮而尽。</p><p>若不是到了学校门口,哪里敢相认。大道宽阔笔直,两侧高楼林立,绿植如林浅草如茵,20年弹指一挥,沙洋却翻天覆地。进入校园熟悉的场景慢慢映入眼帘,教学楼风雨轩体育馆餐厅,一切都还是原来的样子,香樟粗壮,杉木高耸,亭台无言,花草撩人。只是人去楼空鸠占鹊巢,现在变成了一所中学。顺着林荫大道我来到当年的体育场,这里已建起一座高大的教学楼,以前的两排平房早已拆除。记得刚入学那年我们就住在平房,距小超市很近购物方便管理也轻松。夏天晚上我们拿个凉席在草丛里睡觉聊天,拿个收音机听歌听到一两点。秋天我们在林间闻着丹桂飘香,或在樟树下听绿叶摩挲,或漫步林间小道,脚踩遍地芬芳。绿茵场上我们身穿切尔西队服,与队友配合过人,比赛踢球,一场比赛下来大汗淋漓精疲力竭。我们每天顶着烈日光着臂膀,皮肤晒得红里透黑,但看上去健壮结实,休息时畅谈世界杯,或曼联弗格森。体育场虽不在,但葡萄长廊尚存。只可惜没看到葡萄,长廊架上开满了一簇簇的花,如火似霞,在架上像瀑布一般流泻下来,花开得很繁密,我从花下经过,花朵完全遮挡住强烈的阳光,留下一阵阵阴凉和花香。</p><p>转至教学楼后,一堆旧课桌堆放在空地,历经日晒雨淋,颜色依旧,走近一看,正是当年我们上课的桌椅,学习生活场景不觉浮现眼前:教室有一电视,男同学要看NBA,女同学要看小燕子,每天争执不下;白天用心学习苦练书法,晚间歌声嘹亮研习自修。记忆最深的是普通话等级考试,我们起早贪黑废寝忘食,纠正读音朗诵文稿,还准备50余篇现场话题,又是写又是背,紧张了数月。</p><p>漫步至寝室楼下,这里已改造为教师的生活用房,铁门紧闭楼道散乱,已无当年影子,我攀援栏杆拾级而上,行至寝室门口,抚物生情不能自已。当年我远离家乡,孤单形影,求学沙师,历经磨难。在三门峡遭窃,独处洛阳,四下无助举目无亲,是何等落魄;也曾流浪郑州,辗转太原,汾河集市上饥肠辘辘,期间的穷途苦闷,有谁能体会。念天地悠悠宇宙无垠,岁月蹉跎韶华易逝,好在国图富强人亦奋进,甘霖普降而秧苗茁壮。普希金诗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想之未免唏嘘已然印验。俗语宝剑锋锐,梅花吐香,都是经历了一番艰苦磨砺,何况人乎。人之雄伟,在于其情其志其业,千百年来殊途同归毋庸置疑。</p><p>下午海涛邀我们畅览汉江。楚天空阔碧水不兴,大堤雄伟绿树成行。不远处吊桥高耸航运繁忙,堤坝一侧,阡陌稻田争奇斗艳,沙洋水系发达,河湖纵横,土地肥沃,鱼米之乡,平湖是我们经常赏玩之地,校园内也有一湖泊,我们也经常在湖边漫步,在湖心亭上看书静坐,谈天论地。周末我们经常到汉江堤坝上游玩,最有趣是我们驾着小船登到江心的一个沙洲上,四面临水波涛汹涌,顿觉天大地大,人如浮萍随时会被激流冲走。此刻江流缓慢,江水平静如一面镜子,江岸巨石嶙峋水草攀生,想必是防洪之用,人言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所以多放巨石稳固堤坝,也防蛇穴鼠洞,防微杜渐排除隐患。骄阳似火江流如练,两个年轻人在江边冲洗着什么,一位大哥头戴草帽皮肤黝黑,踞石垂伦,身边的水桶已有几条不大的鱼儿,看样子垂钓多时,一听是从秦岭过来的,马上与我们热情攀谈起来,原来大哥在秦岭修过铁路。汉水秦岭渊源颇深,汉水出秦岭,秦岭分出中国南北水系,占尽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其实也是中华文明之发祥地,更是泱泱华夏根脉所在。我虽晋南,但春秋战国时期晋楚之历史也略知一二。晋国公子重耳出亡楚国,成王礼遇厚待,重耳感念,成王命重耳报答,重耳无以为报,便说将来两国若交战,务必退让三舍,后来献公死后,重耳执政,欲称霸诸侯执周室之牛耳,与楚军交战,为避开楚军锋芒三退至城濮,一举击败骄横的楚军,兑现了当年诺言,遂有历史上的退避三舍和城濮之战。其实重耳之母,献公之妻戎子就是我鄂邑故人,当地也修建了晋文公庙,也有专家说湖北鄂州与乡宁古鄂城一脉相承,不置可否。</p><p>晚上,仲华从孝感过来为我们饯行,又有华凤小霞两位女同学,我们一行十多人在一处大排档吃饭,共庆此次沙洋相聚。小龙虾是本地特产,我们特意多上了几盘,麻辣鲜香,可惜我怕辣无福受用,又七七八八点了许多菜,色味俱佳,喝了一些本地产的金龙泉啤酒。酒是引子,虽是吃饭,但气氛就热闹了,二十年不见,大家变化诸多,有的腰圆膀粗大腹便便,有的脑门稀疏华发斑白,大家把酒言欢举杯就盏,畅叙当年情谊今日事业。要猜拳行令一醉方休时,众人都勉强推辞,毕业多年年近四旬,酩酊大醉有失体统,况父母儿女牵肠挂肚,责任在肩负重前行,醉酒事小误人事大,岂敢有所疏忽,所以浅饮即可未敢尽兴。</p><p>饭后已是晚间,华灯初上霓虹闪烁,一轮明月高悬,恰逢月圆玉盘迷人,月光透过路旁的柚子树,投下斑斑点点的银光,我略感头晕,跟随众人漫步大街。此时暑气稍散闷热犹存,我思绪如潮澎湃汹涌,沙师别后不觉已二十载,想往事如烟人奔西东,叹时光如梭人生暂短,凉风袭来不由得酒消人醒,一时感时兴怀而泪眼婆娑诗上心头:</p><p>曾忆二八少年郎,孤单身,千里路。艰苦求学,鸿雁频传书。晨兴健体汗水流,夜不寐,思故土。</p><p>二十年慷慨心系,关山隔,岂能阻?暮发朝至,旧物皆细睹。春泥无力百花残,落红休,泪雨护。</p><p>暂定名《江城子 游沙师》。(2020年6月2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