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西南古镇 . 2005年

梁雪松

<h1>  上个世纪末社会上出现了一股怀旧的思潮,老手艺、老胡同、古镇、古村落等游项目开始成为旅游的热点,我也是从那时开始逐渐把以“风光”为主的摄影活动转向了以“老手艺”和古村落等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旅行加社会人文摄影。</h1><h1> 自从2002年一起去皖南拍摄“文房四宝”和徽派古建筑后,我和老郑作为旅行搭档已经很默契了。<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05年我俩利用新年假期,完成了一趟以探寻四川、贵州古镇为主题的自驾旅行。</span></h1><h1> 这趟旅行路线和目的地的选取是参考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镇游》这本手册制定的。</h1><h1>在不到两周的时间里我们行程6400公里,先后到访了十几处古镇和古村落。由于时间不够充裕,我们每天都是在匆匆赶路中度过的,所到之处几乎都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h1><h1> 在15年后的今天重新整理这些旧照,不少照片用现在的眼光看可能不合格,回顾当时的情景更感遗憾多多。“为什么不能再多拍几张”,“为什么不能再拍得好一些”,这样的自问始终伴随着整理照片的过程。即便如此,这些照片对我(相信对老郑也是同样)是珍贵的,因为它们记录下了我们那次至今想起仍然充满着美好记忆的旅行。当然我也相信,这些照片记录的场景在15年后一定会或多或少有些变化。不管怎么说,它们还是达到了我对“摄影”的理解和要求。</h1><h1> 现在是2020年的6月,把这些照片翻出来进行编辑整理,一是想把美好的记忆梳理清晰以便回忆,二是与朋友们分享,同时也真心希望照片里的人们,已经摆脱了贫困,过上了理想的生活。</h1><h1>2020年6月</h1> <h3><b>旅行线路图</b></h3> <h1><b>1、昭化古镇</b></h1><h1>昭化镇,位于四川广元市以南20公里处,嘉陵江与白龙江的汇合处,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昭化是四川最早建县的地方,昭化县城已经搬迁,古城成为一个镇。春秋战国时期昭化是一个小诸侯国,秦王灭蜀时就顺带灭了它。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此设县名曰:“葭萌”,成为北出四川的重镇。大宋年间,为了“昭示皇恩,以化万民”,皇帝赐此地为昭化。据说还是迄今为止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唯一一座三国古城。</h1><div><b><br></b></div> <h1>嘉陵江与白龙江在昭化汇合,晨雾里的渡口。</h1> <h1><b>2、剑门</b><br>古代川北三条蜀道:金牛道、阴平道和米仓道,最重要的金牛道就是剑门蜀道。<br><br>“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雄、夔门天下险”</h1> <h1><br></h1> <h1><b>3、翠云廊</b></h1><h1>翠云廊古称剑州路柏,民间又称“皇柏”,亦称“张飞柏”。<span style="color: inherit;">广义的翠云廊,分为西段、北段、南段,是指以剑阁为中心,西至梓潼,北到昭化,南下阆中的三条路,在这三条蜿蜒三百里的道路两旁,全是修长挺拔的古柏林,号称“三百长程十万树”。</span></h1><h1>据统计,剑门蜀道有古柏12351株,有规律地分布在344里的驿道两旁,其中剑阁境内7886株,梓潼496株,昭化144株,阆中17株,南江3808株,可见,主体还是在剑阁境内。</h1><div><br></div><h1>三百里翠云廊,精华在北距剑门关7公里的大柏树湾。狭义的翠云廊指的就是这里的翠云廊景区。</h1> <h1><b>4、千佛崖</b></h1><h1>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广元城北4公里,嘉陵江东岸,金牛古蜀道上,历史悠久,雕刻技艺精湛。石窟始凿于北魏晚期,兴盛于唐朝,止于清代,历经千年,从而形成一座佛崖长388米,高45米,造像950余龛, 7000余尊的佛教石刻艺术宝库。佛龛层叠分布,密如蜂巢,是四川规模最为宏伟的石窟群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1> <h1>我们路过时这里还没对外开放,摩崖造像尽管就在国道边,却无法近观。</h1> <h1><b>5、黄龙溪</b></h1><h1>已被打造成了旅游业为龙头的旅游型城镇。同质化、商业化严重,短暂停留后继续寻找我们的“菜”。</h1> <h1>当地的豆豉是这样包装贩卖的</h1> <h1><b>6、罗城,</b><span style="color: inherit;">中国的诺亚方舟</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罗城古镇,位于犍为县东北部,距乐山市 60公里,距犍为县城25公里。居住着汉、回、彝、满、藏、黎、苗7个民族。古镇主街凉厅街俗称“船形街”,始建于明代崇桢元年( 1628年),老街今仍保留着部分明清时代老四川文化的人文风貌。</span></h1> <h1>罗城是我们此次遇到的最“安逸”的一座古镇。受此地生活氛围的感染,我们也要了一杯茶,融入当地茶客,享受了一个闲适安逸的下午。当天我没有再赶路。</h1> <h1>从茶馆对面的小饭铺要了两三个小菜,既便宜,又可口。</h1> <h1>在我们看来古镇就应该是罗城这个样子</h1> <h1><b>7、自贡盐井</b></h1><h3></h3><h1>四川省自贡市是以盛产井盐著称,自贡开采井盐已有 2000年的历史。在自贡所属狭窄的55平方公里面积上,共开凿了1.3万多口盐井,累计生产食盐7000多万吨、天然气300多亿立方米。在保存下来的众多盐井中,除有名的大公井、焰阳井、发源井等遗址外,更著名的有: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东源井,开采时间长达200余年;每一口井就有一架天车,最高的一架“达德井”天车高达113米(位于大安区扇子坝,上世纪90年代已拆除),蔚为壮观。</h1><h1>四川省自贡市井盐的采卤制盐史,可上溯到东汉章帝时期,闻名于唐宋,鼎盛于明清;在清咸丰、同治年间成为四川井盐业中心,其井盐遍销于川、滇、黔、湘、鄂诸省,供全国1/10的人口食用。</h1><div><b><br></b></div><h3><b>以下链接的美篇《盐》对自贡的燊海井有专门介绍,这里就省略了,感兴趣可点击进入。</b></h3><h1><b><a href="https://www.meipian.cn/2qx23td7?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盐</a><br></b></h1> <h1><b>8、隆昌牌坊</b></h1><div><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四川省隆昌市石牌坊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隆昌市城南、北两关的千年古驿道上,为明弘治九年(公元1496)至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间“奉旨”建造,距今已有五百余年历史、素有“立体史书”之称。隆昌石牌坊现存17座,其中主要的13座呈念珠状坐北向南一字排列,位于巴蜀古驿道隆昌市城南北两端的驿道中央,其余4座则散布于市内响石、石燕桥及渔箭三镇。</span><br></h1><h1>隆昌市石牌坊群大多为四柱三门三重檐五滴水石质牌楼式建筑,平均面宽9米,通高11米,坊间距离最近处仅10余米。牌坊沉淀和蕴涵华夏文明精髓,是集哲学、历史、数学、文学、力学、建筑学、美学为一体的明、清建筑精髓,具有很高的科学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隆昌市2005年3月被中国乡土艺术协会命名为“中国石牌坊之乡”。</h1></div><div><br></div><h1>隆昌石牌坊群在四川省东南部、素有“四川东大门”之称的隆昌市,现存石牌坊17座,其中13座主要集中分布在隆昌市城南、北两关的巴蜀古驿道上,南关7座、北关6座。其余4座分别坐落于市境内的响石镇(2座)、石燕桥(1座)和渔箭镇(1座)。计有德政坊(5座),节孝坊(4座),功德坊(2座),贞洁坊、孝子坊、百寿坊、山门坊、镇山坊、嵌瓷观赏坊(各1座)八大牌坊种类。</h1><div><br></div><h1>2005年我们到这里的时候当地政府正在组织拆迁,周围一片狼藉,但仍可看到原生态的基本状况。以下照片拍摄的是南关牌坊。</h1> <h3><b>牌子上写的是“隆昌县 文物管理所 南关牌坊群管理站”</b></h3> 老郑的留影 <h1><b>9、云顶寨</b></h1><h1>云顶寨位于四川省隆昌市云顶镇,在海拔530米的云顶山上,围地245亩,是一个古老而又历史底蕴深厚的山寨,也是隆昌市唯一保存完整的古城堡。</h1><h1>郭氏始祖郭孟四在明代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从湖北麻城入蜀,走到云顶山时,挑行李的箩筐滚下山去,于是干脆就地插田耕种,定居于此。后代郭廉,郭元柱在明代中进士,居高官,郭氏世代簪缨,渐成云顶大族。郭廉归林,就曾于山顶筑巢,因山高取名“云顶寨”。到清咸九年(公元1859年)郭人锒“奉父命建云顶寨”,光绪二十年郭祖楷对寨扩建加固,才形成了今日如县城般规模的城墙。</h1><div><h1>云顶寨始建<span style="color: inherit;">于明代洪武四年,至清咸丰十一年建成。寨墙全长1640米,通高7.5 米,面宽3至4米,有6道寨门,是保存完整的古城堡。离寨子1华里的云顶场,是为适应当时寨主夜间打牌作乐后购物、进餐的需要而设,人们半夜进场交易,天亮散场,此风俗至今未变。</span></h1></div> <b>云顶寨是一个真正的寨子</b> <h1><b>10、福宝</b></h1><h1>福宝古镇又称佛宝古镇,始建于元末明初,明末清初时已成为“积众数百家,可为巨镇” 的一处交流中心,成为大漕河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还是当年自贡井盐贩运贵州等地的必经之道。</h1><h1>建镇时因交通极不方便,谋生艰难,故以庙宇兴场,得以取名佛宝场,后因在一次大火后重建,在正街上挖到一直径七尺大的鹅卵石,后改名为佛宝新场。解放后更名为福宝场。福宝古镇依山而建,保存完好。其中的回龙街是全镇现保存最完整的一条古街,沿回龙桥而上,在大青石铺成的街道两旁,民房一间靠一间、大小不一,形成九龙巷、刘家巷、包青巷、柴市巷、鸡市巷等五条巷道,街道全长450米,宽1.5——8.0米,是当时最热闹的繁华地段,并有回龙桥、三宫八庙、惜字亭等古建筑掩映其中。</h1><div><h1>古镇高低错落、鳞次栉比的屋宇千姿百态,排排吊脚木楼错落有致,随山势起伏。小街宽处七八米,窄处仅一米半左右,全部系青石板铺就,石阶起起落落,蜿蜒伸向前方。</h1><h1>由于所处地理位置较偏僻,古镇显得有些冷清,但整体保存比较完好,风貌依旧。最令人倾心的是,偌大一座古镇显得那么古朴、清幽,丝毫没有嘈杂的气息。</h1></div><h1>福宝古镇是保留原著民生活状态最好的古镇,常见的旅游品商贩被严格拒绝在古镇之外,实在难得。</h1> <h1>江边的吊脚楼</h1> 古镇主街 街上自由玩耍的孩童 老商铺 <b>原生态保留最为完好的古镇</b> <h1><b>11、塘河</b></h1><div><h1>塘河古镇以河为名,因水运兴镇,明清时期就形成了舟马不绝,商贾如云的繁荣景象,成为渝、川、黔交通要冲和物资集散地。</h1><h1>这座古朴苍劲的小集镇,以其光辉灿烂的古建筑文化,朴实无华的民俗民风,风光如画的优雅环境,2007年成为第三批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第四批美丽宜居小镇示范。塘河镇辖三村一社区,其中石龙门村、硐寨村2014年成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2017年成为重庆市第一批市级历史文化名村。</h1><h1>每逢端午时节,各地商贾民众相聚于此举行龙舟竞渡,纪念屈原,以祈求行船平安、风调雨顺。久而久之,塘河龙舟竞渡形成民俗传承下来,并成为当地群众最喜爱、开展最广泛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之一。 </h1></div> 几位老人正在制作传统的灯笼<div><b><br></b></div> <h1><b>12、中山古镇</b></h1><div><h1>中山古镇俗称三合场,又名龙洞场,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南部的笋溪河畔,地处川、渝、黔三省交界处。北距江津城区56公里,重庆市渝中区96公里,东距綦(Qí)江区城区约50公里,南距贵州习水90公里,西距四川泸州市区120公里。</h1><h1>古镇历史悠久,据南宋《清溪龙洞题名》碑刻记载(公元1151年),龙洞场可考历史858年;清朝康熙33年设行政办事机构——笋里十二都;光绪年间将原龙洞场、老场、马桑垭场合并成三合场,经几次建制调整后为中山镇, 2002年批准为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2004年评为重庆市楹联之镇,2005年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5年6月5日,重庆市中山镇荣获“ 第三届中国最美小镇”。</h1></div><div><br></div><h1>西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商业老街。中山古镇老街沿笋溪河而建,全长1586米,有铺面453间;现保存完好1132米,铺面307间。整街共分八节:即江家码头、观音阁、万寿宫、水巷子、一人巷、卷洞桥、月亮坝、盐店头。街道以青石铺设,街面3至5米宽,建筑为穿逗式木结构,中为骑廊式过街亭建筑,整条老街雨不湿鞋、日不能晒、冬暖夏凉;还保留了老茶馆、老酒馆、老药房、老槽房、剃头铺、打铁铺、针绣坊等传统作坊。民居建筑专家、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考察评价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民族特色的山地民居古建筑群,并题:“整旧如故,以存其真,保历史文化名镇真实遗存,发展旅游,造福乡泽”。</h1> <h1><b>13、屯堡</b></h1><div><h1>屯堡居住着屯堡人,它们是生活在贵州的特殊汉族居民,是明朝军屯户的后代,军屯户属于驻防在此的驻军。他们时至今日依然恪守着世代传承的明朝文化习俗和服饰特点,其服饰源于明初所以具有中原特点,其习俗经过六百多年的传承,逐渐演变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屯堡文化”。</h1><h1>这是一段关于明朝移民发展的历史记忆,一种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它既保留了先祖的文化传统,又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独特的地域文明。专家称,屯堡是汉族文化的“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后的具有明代风貌的古村。</h1></div><div><br></div><div><h1>明代是云贵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时代。朱元璋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派30万大军进攻西南,消灭了元朝残余势力,并把军队留在云贵地区,又下令将留戍者的父母妻子儿女全部送到戍地。在当地,军队的驻防地称为“屯”,移民的居住地称为“堡”,他们的后裔就叫做“屯堡人”。600年过去了,<span style="color: inherit;">屯堡民居的建筑、服饰以及娱乐方式等依然沿袭着明代的文化习俗。</span></h1></div><h1>屯堡人虽然来自中原和江南各省,但同一目的、同一命运、同一生存的需要,人众聚族而居,村寨连缀成片,逐渐形成有别于当地民族和其他汉族的特殊的文化现象──屯堡文化,构成安顺多元文化中耐人寻味的一元。</h1> <h1>安顺一带多山多树,岩石以沉积岩为主。其石材薄厚多样,硬度适中。屯堡人选择石木为主要建筑材料,那是为生存而作出的明智决定。他们深知,军事镇压并未带来永久的和平,环顾左右,反抗之事不绝。仅从明到清,大大小小的“焚烧屯堡”事件就不下数十起。如此险恶的环境,选择坚固而又阻燃的石头来建房,不能不认为是屯堡人生存智慧的一种选择。</h1> <h1>屯堡人的住房很注重装饰,这是屯堡人延续江南遗风注重审美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在基石、门窗、柱枋、屋面等建筑体上雕镌,不仅美化了住居,也从图案使用上寄寓了对生活的企望以及伦理教化的需要。</h1> <h1>屯堡妇女始终保持大袖长袍尖头鞋等明代遗风</h1> <h1>屯堡人的语言遵循“离乡不离腔”的祖训,保持着明代江南口音,接近今天的老南京话。<br></h1> <h3><b>“屯堡文化”现象十分明显,是汉文化的“活化石”。遗憾的是在那里呆的时间不长,遇到的村民也很少,没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深入的了解。</b></h3> <h1><b>14、岜沙苗寨</b></h1><div><h1>岜沙苗族部落位于贵州省从江县城南6公里处月亮山麓茫然林海中的5个寨子里。</h1><h1>岜沙苗寨至今保留着佩带火枪、镰刀剃头、祭拜古树等古老的生活习俗。岜沙苗寨共有505户2548人。<span style="color: inherit;">被誉为“最后一个枪手部落”。</span></h1></div><h1>传说苗族的祖先蚩尤有三个儿子,岜沙人就是第三个儿子的后裔。当年蚩尤被黄帝打败,率领部落开始了向西南的千年长征。岜沙苗族的祖先就是大迁徙的先头部队——九黎部落的一支。他们开山劈路、鏖战熊罴,勇武之至。岜沙男人崇尚武力,平时身着自织的无领右开衫铜扣青布衣,直统大筒裤,青布裢,常年身挎腰刀,肩扛火枪,上山打猎,下河打鱼。爬山上树如履平地,极擅长爬山打猎,衣食住行均取之于山林河谷。他们十分重视自己身体的强壮,狩猎与耕作技术高超,还特别强调装束和身体的标志。</h1><h1>岜沙男人非常重视他们的发髻,发髻在岜沙苗语中称为:“户棍”,是男性装束中最重要的性别标志——剃掉男性头部四周大部分的头发,仅留下中部盘发为鬏髻,并终生保持这种发式。据说,这种装束是从蚩尤老祖时代传下来的,也是迄今为止在中国所能见到最古老的男性发式。</h1> 把上楼的木梯翻过来表示家中无人 芦笙 简陋的榨油工具 晾晒洗过的裙子 盖房子 持枪的岜沙男子 岜沙是我遇到过的最贫困的山村,据说现在这里的旅游业已经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很大的改善和变化。 <h1><b>15、在从江的路上</b></h1><div><b><br></b></div> <h1>侗寨风雨桥</h1> <h1>从江县附近的都柳江</h1> <h1>黔东南地区的斗牛活动</h1> <h1>因为赶路,等不及斗牛活动开始了。</h1> <h1><b>结束</b></h1><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西南地区的古镇古村落资源十分丰富且别具特色,每一处都值得喜爱古镇的人停下来多花点时间细心去感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但是我们的古镇探访之行到此不得不告一段落了。由于天气预报说回程路过的地区将要下雪,我们作出了结束这次西南古镇游的决定,在经过桂林后没有停歇于当天到了湖南岳阳,后经过武汉于13日安全回到北京。</span></p><p><br></p><p><br></p><h1>下面的照片是此次旅行时的个人纪念照,放在一起方便自己回顾。</h1><p><br></p> <h1>路过西安时拍下的纪念照</h1> <h1>穿越108国道秦岭隧道</h1> <h1>汉中附近的古建筑</h1> <h1>这一年的年夜饭我们是在遵义城吃的。</h1><p><br></p><h1>第二天专门找到了原航天061基地302所旧址,因为在这里有我儿时的记忆。</h1><p><br></p> <h1><br></h1> <h1>回程路过岳阳楼</h1> <h1>途径107国道豫鹗交界处的鸡公山</h1> <h1>开车的老郑</h1><p><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巴沙与当地苗族同胞一起观看照片的老郑</span></p> <p><b>2020年编辑整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