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不出的旧时光

雨后阳光

<p>  我是一个不太喜欢甜食的人,可是每每到了端午节,我仍是要包粽子,炸糖糕,关于端午节的片段,已经不似儿时那般渴望香糯的粽子入口时的欢喜,如今除了包粽子和炸糖糕的琐碎和忙碌,满满都是记忆中熟悉的烟火的味道,尽管年过半百,仍然走不出往昔的旧时光。</p><p><br></p><p> 母亲在的时候,总是在端午的前一天,早早打好苇叶,她先把打来的新鲜的苇叶用剪刀剪去头尾,然后用清水清洗干净,再在开水里焯一下,可以杀菌也增加苇叶的韧性,把糯米泡上两到三个小时,蜜枣清水冲洗一下,就可以包了,母亲一般是下午包,晚上在炉子上烀上一小时,然后在锅里焖上一夜,第二天粽子又香又糯,端午节的早晨,母亲总会起个大早,把炸糖糕的面烫好,分成一个个小剂子,团成圆形,放上糖,有时糖里还拌上碾碎的熟芝麻面,包好压扁,放油锅里炸,我和弟妹们总是等不到糖糕和粽子端上桌,就迫不及待地先吃起来,母亲做的糖糕一个个总是圆圆鼓鼓的,皮很薄,掰开后里面有许多的糖稀,吃的太着急会被糖稀烫坏了嘴,许多年过去了,仍然能回忆出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和弟妹们一起热闹欢喜地吃相。</p><p><br></p><p> 有一年端午母亲去了老家,我从学校放假回到家,八十多岁的曾祖母还在我家,父亲做了一锅红烧肉糊了锅,黑乎乎的肉扔掉怪可惜,父亲心疼又无奈,坐在一旁一边生气一边又自责,为了不惹患有心脏病的父亲生气,曾祖母带头盛了半碗糊肉大口吃起来,还示意我们也吃,于是我和弟妹们都装作红烧肉很好吃的样子吃起来,难以下咽的肉和硬装出来的喜欢让那个端午节更没有气氛,那时我还不会炸糖糕,就学着母亲之前的做法做了起来,面烫的不好,粘的满手都是油和面,当我手忙脚乱端出一盆糖糕出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心地吃着,虽然那个端午节没有粽子,还吃的糊锅肉,但因为有那盆糖糕,一下子多了许多节日的氛围。不过,那次吃肉的代价是到学校后我又吐又泄,折腾两天呆在寝室里不能去教室上课。</p><p><br></p><p> 如今母亲走了十多年了,超市里味道各异的粽子琳琅满目,街上也有炸糖糕的摊点,我一样会在端午节到来的时候包粽子炸糖糕,并早早地送给老父亲,像每个春节一样,再忙也要蒸包子,炸丸子,炸焦叶子送给父亲,虽然我做的糖糕和包子总感觉没有母亲做的好吃,但这些节日的习俗仍然延续着,不只为一种仪式感和气氛,主要是怀念那些逝去的旧时光和那些曾经的往事,这些年虽然也吃各种味道的粽子,但最喜欢的还是蜜枣粽子,我知道那是属于母亲的味道,它已经定格在记忆深处,成为我永远走不出旧时光……</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