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p><p>粽子香,包五粮,</p><p>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p> <p> 在每个色彩斑斓的五月,我总如期至约地守望你的归来———端午节。为进一步弘扬和培养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端午节到来之际,五道沟学校开展了以“品味端午,传承经典”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端午文化走进校园。</p> <p>赛龙舟</p><p><br></p><p>赛龙舟这是端午节重头戏,这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为何端午节有赛龙舟这个活动呢?原来民间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时楚国的老百姓得知以后,知道屈原是贤臣,于是很多人都划船去拯救屈原,舍不得这样一位好人死去。但是当这些人划着船争先恐后的追到洞庭湖的时候,就突然不见了踪迹。后来,到了每年的端午节这一天,就有了划龙舟这个习俗,民间传说以划龙舟来驱赶江中的鱼儿,是为了不让这些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的。</p> <p>吃粽子</p><p><br></p><p>也是端午节的一个重要习俗。其实粽子很早几已经有了,也并不是只有在端午节这天才吃的,他也是人们的一种普通食品而已。只不过后来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诗人屈原,后来才慢慢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据说屈原看到国家灭亡,伤心不已,写下绝笔之后,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悲愤的怀抱大石,毅然决然的投了汨罗江。后来人们为了不让鱼虾之类的吃掉屈原的身体,于是就用竹筒装上米投入江中。这也是对屈原的敬重和怀念,后来慢慢就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这一习俗。</p> <p>佩香囊</p><p><br></p><p>在端午节这一天给小孩佩戴香囊,在民间有驱邪避瘟的作用,而实际上香囊只不过是一个装饰品而已。香囊里面装有香药、朱砂和雄黄,外面则是由丝布包着,香气扑鼻,颜色也是非常漂亮,形状也是各不相同,穿成一串,各种颜色和形状混在一起,看上去形形色色,非常可爱。</p> <p>悬艾叶</p><p><br></p><p>插艾草也是端午节的一种习俗,在民间有这么一句俗语:“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说法,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会那家里打扫干净以后,把艾插在门楣之上。据说艾叶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能够产生出一种奇特的芳香,可以驱赶蚊蝇蚂蚁等,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其实艾是很好的中药材,在中医上把艾制成药,有理气血、祛寒湿的功效。</p> <p>系五彩绳</p><p><br></p><p>在古人眼里,无彩色代表着吉祥,因此会在端午节这一天,把五彩绳系在孩子的手腕、脚腕或者脖子上,这样就可以起到消灾避难、驱走疾病、还能保平安。这不过都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p> <p>端午故事知多少?</p> <p>“端午的故事说给你听”主题班会,孩子们都在会声会色地讲所知道的端午的故事。</p> <p>班主任老师对孩子们讲的故事给予总结。</p> <p>孩子们自制手抄报,展示对端午的故事的了解。</p> <p>孩子们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用稚嫩的画笔画出了对端午节的理解。</p> <p>端午才艺大比拼,各显其能</p> <p>“节分端午谁自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是凝聚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传统节日,深邃而又悠久。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端午节主题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厚了学生的民族文化底蕴,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