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陈氏伯万公入楚前的历史时代背景

陈历群

<p>乾宁四年(丁已,897年)3月派潭州刺史、代湖南军府事马殷掌理武安留后的职管理湖南辖七州,实际上只管辖潭州和邵州二州。</p> <p>光化元年(戊午,898年)5月马殷派将领开始攻取衡、永、道、连、郴等五州。</p> <p>光化三年(已未,899年)8月攻取道州</p> <p>光化二年(巳未,899年)12月马殷攻取郴州,平定现湖南全境</p> <p>光化三年(庚申,900年)10月,桂、宜、岩、柳、象五州投降归顺马殷。</p> <p>天佑三年(丙寅,906年)12月,吉州投降书归顺马殷。</p> <p>天成二年(丁亥,927年)8月,马殷加封楚王。马楚政权开始。</p><p>综观以上历史事件,颍川陈氏伯万公于924年奉旨入楚平蛮,和马楚政权同属于后唐时期朝庭管辖。而伯万公老家吉州泰和也归顺于马殷政权。</p> <p class="ql-block">  根据正史史书记载的历史事件资料和湖湘始迁祖陈伯万公家谱记载内容进行比较,基本上相近或一致,至于陈伯万公在正史史书上没有记载,是因为陈伯万公官都督属地方州县武官,除非所在州有特别历史事件,否则不会在正史史书上有其记载。史料还有一个通病就是重文轻武,而且元代以前对王公贵族以外的记载较少。正史史书资料中没有记载也属情理之中。新、旧唐书官位记载;都督有大中小之分,且有都督府,大都督官位为从二品,中都督官位为正三品。下都督官位为从三品,所以伯万公官位最小也是从三品。</p><p class="ql-block">新、旧五代史官位有变动但基本与唐代相同,</p><p class="ql-block"> 伯万公父亲陈文字景思,在正史上如《资治通鉴》、《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上都有记载。</p><p class="ql-block"> 陈伯万公于同光二年即924年奉旨入楚平蛮而定居新化县鹅塘,即符合史实,也符合一般政事规则,既有平蛮事件客观前提条件,也有就近调动的主观前提条件,即伯万公告老还乡在老家吉州泰和县或者平蛮和告老还乡二件事件同时进行,而此时吉州也隶属于湖南马殷管理,且靠近湖南。朝廷派伯万入楚平蛮可能性很大。后来伯万公的武艺传承,形成当今新化梅山派武功,历时近1100年的悠久历史。</p><p class="ql-block"> 谱载伯万公来楚过程,历沔阳经潭州过湘乡到新化鹅塘,根据其路线来分折,即由北往南再往西,与伯万公老家吉州泰和过来的路线有明显不同,即吉州泰和过潭州过湘乡到新化鹅塘,一直往西行就行。所以可以判断伯万公是执行平蛮任务和告老还乡二件事情同时进行的。顺便提一下,别总是拿泰和人说事,因为伯万公老家是泰和县随老家称呼为泰和人没有错。也并非一定要土生土长在泰和的才可称泰和人。</p><p class="ql-block"> 现在再来了解一下当时湖南的情况,都指挥使马殷于896年9月开始掌管湖南事务,连年征战并于899年11月平定整个湖南除潭州外的其他6州,906年封马殷为楚王,927年8月开始正式建楚国。</p><p class="ql-block"> 923年10月,楚王马殷派遣他的儿子牙内马步都指挥使马希范入京朝见,呈缴洪、鄂行营都统的印信,并且献上本道将领、官吏的名籍册。</p><p class="ql-block"> 同光二年(甲申,924)4月乙亥日(初七),加封楚王马殷兼任尚书令</p><p class="ql-block"> 所以由于连年征战(如平定湖南除潭州外的其他6州就用于3年多时间)及周边战事和地域的增大,兵力吃紧,有向朝廷借兵的需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河朔即河朔三镇。是指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时位于河朔地区的三个藩镇势力,是范阳节度使、成德节度使、魏博节度使三个节度使的合称,范阳(又称幽州或卢龙,今河北省北部,北京、保定及长城附近一带)、成德(幽州以南和山西接壤的地区,今河北省中部)、魏博(后改称天雄,渤海湾至黄河以北,今河北省南部、山东省北部)。</p><p class="ql-block"> 叔达公生活和工作区域主要在长安,所以巜颍川陈氏考略》说叔达是河翔人有些牵强。把翔公归于叔达世系还有待考证。</p><p class="ql-block"> 陈文、字景思,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在河翔地区内,不管是代北监军也好,还是河东骠骑也好,甚至于北面都统监军使也好,都在河翔地区区域内。工作和生活都在河朔区域内肯定属正宗河朔人。而且连续五代都是,即一代陈文,二代陈伯万后迁楚,三代陈元和后随父迀楚,四代陈翔后追随王建入蜀,五代陈诩先来楚后追父入蜀。</p><p class="ql-block"> 翔公入蜀时间为907年9月,有三条史料可考,第一,在907年4月蜀王王建和弘农王杨渥以檄书通告天下,说要与岐王李茂贞、晋王李克用共同出兵兴复唐朝,翔公认同王建兴复唐朝的政见,于是追随王建而前往四川,第二,翔公入蜀前为唐未补并门记室,第三,王建在907年9月25日前的掌书记为韦庄,王建听取掌书记韦庄建议建国!后于907年9月27日另任韦庄为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这时在并州记室的陈翔来到蜀国,随王建掌书记,也因陈翔公追随王建兴复唐朝的信念而谏王建遭贬为新井县令后弃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