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今年的端午节总让人有压抑感,新冠疫情再次拉响警报,让远方的游子回乡探亲难做决定,惆怅的心总是牵挂着家乡的阿母,虽然两周前刚回乡探望和陪伴了她老人家。</p><p>今年的端午节,五个儿女没有一个回去陪伴,大嫂和她的儿孙陪伴,总算是有亲人围绕,母亲不悲不嫌,无论春节还是清明端午,阿母总是理解远方儿女的所难。</p><p>学会了微信的阿母,可以随时视频给每个人送来关心和唠叨,现代通信冲淡了思念,节庆回乡团聚已然多年没有一次完整的儿女大团圆,母亲不说,但我知道这种落寞被她隐藏在内心深处,只是很多儿孙把老人的包容当成了习惯,我虽尽力带头努力多回乡陪伴她,但更加让一些人有任性迟归的理由,能怎样呢?我只能做自己,散落的大家庭各有各的自由和选择,最大的孝心不是给钱给物,应该是多些陪伴,尽孝每每到最后只有亲不待我的遗憾。其实,农村现在都是这种情景,年轻人都外出奋斗了,全都是老人和儿童在家乡留守。</p><p>我的记忆中,端午节最快乐的是母亲会为我们兄弟买汗衫,为姐妹缝制漂亮的连衣裙;父亲会采摘自己种的南瓜和辣椒;母亲和奶奶会把新收割的麦子磨成面粉做小麦粑或包子,这可是一年只有一次机会的小麦粑和包子,小时候我们小山村没有吃粽子的传统;当然少不了腌制的咸鸭蛋和再困难也会买点新鲜猪肉;我们小孩子会一大早上山采摘艾叶挂在家里的大门口门两旁,这是保平安用的。碰到族上有女孩订亲,男方会给我们至亲亲房送节,就会有肉、粑和扇子送过来,这是族人的荣耀,也给我们小孩子带来节日的福利。</p><p>看到在老家打工的侄子发来视频,端午节总算食物丰盛,母亲四代同堂也算是其乐融融,细细看,感觉与儿时的端午传统美食变了许多,无法激起我的食欲,如果我回家,估计母亲会一如既往地不辞辛苦做上一桌传统美食,让我一饱口福。给电话母亲,她说今年人少,她就没有亲自张罗了,由我嫂子婆媳两人做饭,做什么就吃什么,我立刻明白了,年轻人懒,食物都是买买买,除了杀鸡宰豚,咸鸭蛋和粽子都是买的,过节的传统味道完全没有了,惟有一声叹息,说不出来的失望堵在心头,这样下去,家乡传统美食会被时间湮灭。</p><p><br></p> <p>端午节是龙舟水的时期,雨水特别多,我家刚好在河边,每次洪水奔涌而过,蔚为壮观,但又总是担心水患。</p><p>我小时候心目中的英雄是村里的放排人。家乡龙舟水季节发大水的时候,没有龙舟赛,只有村里最强健的汉子们披上蓑衣头戴斗笠,著上背心短裤,脚穿草鞋,腰间挂着干粮,手拿长镐,每个生产队组成一支队伍,把队里砍伐的楠竹串起来,借着巨大的洪水放竹排出山卖钱,竹排像一条条巨龙,蔚为壮观,顺着大山沟的洪流前进,只因为没有公路,楠竹无法运出去,惟有借助大自然的洪水,冒着生命的危险,勇敢拼搏。我同学的外公是村里的第一放排人,他带着队伍放竹排,一直顺流而下,转千湾,出大山,入水库,继续出长江,最远到达南京,把竹子卖掉后,带着钱和小商品,神奇般一个月后英雄归来,家乡人没有任何音讯,只能在寺庙里烧香祈祷远方的放排亲人平安归来。</p><p>人类总是在与大自然斗争中成就英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英雄,但人类繁衍生息,不能忘记成就我们现在的逝去前辈英雄。</p><p>每次看到家乡的洪水,我就深深怀念和敬仰家乡勇敢的前辈。我心中经常问自己,如果出生在那个年代,我能是一个勇敢的放排人吗?我是家乡九十年代初最早南下深圳闯荡的人,也被年轻后辈视为英雄,但我要感谢这个时代,让我们不是与大自然作斗争,而是融入时代的工业化发展去奋斗和改变命运。</p><p>在我心里,永远铭记祖辈们英勇不屈和可歌可泣的事迹,他们激励着我永远无畏前行。</p><p>在我心里,永远感恩父母,他们生我养我,而且永远在故乡为我守候着一个温暖的老家,让我可以敢闯敢干,所以有了我的持续创业,我经常这样想:当你我两手空空的来深圳,创业不怕失败,失败后大不了两手空空的回到老家修生养息,那里有我的阿母在为我守候,我可以有一亩三分地从头再来。</p><p>阿母,老家,故土,都是我最强大的支撑,也是我最后的依靠。谢谢你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