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端午,作者:禄旭

彦南飞

<p>昨日端午,在观山湖陪两位年过80的父母过节,喝了点小酒,梦中又闪现出虎踞山下的那些曾经的往事。</p> <p>新街菜场上出现了一个个母亲的身影,她们三两一群背着背篼,在一个个小摊摊前反复比较、谈价还价,买回了一堆堆粽粑叶(苇叶)。家里弥漫着苇叶的草木香气,让我们提前感受到端午的气氛,也是在预支快乐。</p> <p>粽子是要提前包出来的。各家各户都用木盆将糯米提前泡润,然后在本不宽敞的家中摆开'战场”,母亲们拿起三两片苇叶,三下两下卷成小碗状,然后把米用勺舀放进去,用手指按几下压实,再用苇叶包裏起来。最后用白细丝线绑好,有时母亲们还要用牙咬住白线进一步“牢实",那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如今回想起母亲们这些动作,温情而有趣,如夏日的清风拂面,久久的沁润。</p> <p>端午节在我的期盼中来了。端午早晨醒来,立即闻到浓浓的粽香。我一骨碌爬起来,向母亲要粽子吃。那个年代物资贫乏,粽子可不能敞开来吃。新鲜的粽子,咬上去甜津津、软绵绵的,真的没有辜负我的期待啊,整个端午节就这样变得有滋有味起来。</p> <p>过端午节这天,人们都会在自家门上悬挂艾草菖蒲等药草。另外,在饮食上也很特别,除吃粽子之外,每家每户的餐桌上总少不了红焞菜、泡大蒜、咸鸭蛋等。</p> <p>每年的端午节这天,虎踞山下家家户户早早吃完晚饭后,便走出学校大门去游百病”。(据说这种活动可以祛除百病之史,因故为"游百病")大家三五成群,一路邀约结伴,一路上有说有笑,有时会像游行的队伍一样越聚来越多,蔚为壮观。</p> <p>以前小时候的端午是白色的粽子,青色的艾草、黄红色的咸鸭蛋和一群群“游百病”的大人小孩。那时端午里是朴实的情怀,有家庭温馨、节日习俗、生活智慧,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p> <p>如今的端午只是一桌陪伴父母的饭菜,但已没有那久久难以忘记的味道,因为父母已老,家乡已变,只留下一个个背影和驾鹤远去的笑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