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虽己白发苍颜,我心仍爱旗袍。在花甲之年,我又买下一款心仪旗袍。我想每个女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旗袍梦吧?</p><p><br></p> <p><br></p><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44, 230, 201); color: rgb(104, 49, 0);">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span></p><p><br></p><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44, 230, 201); color: rgb(104, 49, 0);">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span></p><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44, 230, 201); color: rgb(104, 49, 0);"><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历次大陆举行的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国际会议、博览会多选择旗袍作为礼仪服装。</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2届APEC会议上,中国政府选择旗袍作为与会各国领导人夫人的服装。</p><p><br></p> <p><br></p><p>起源发展</p><p><br></p><p>起始时间</p><p><br></p><p>旗袍演化进程</p><p><br></p><p>论及旗袍风尚的起始时间,通常认为在20世纪民国时期,郑逸梅先生即称 “原来女子在清代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在民国后始御之” 。</p><p><br></p><p>至于具体的年份,以往的研究相对比较含糊。周锡保先生和张爱玲女士均以为旗袍的流行在1921年以后,周氏还以1923年的画报等资料推断,所谓旗袍在其时的上海数十人中不过一二。</p><p><br></p><p>事实上,以当时上海的新闻界对社会现象敏感程度,一种新式样的风行必然会引起广泛的关注,但是在1925年5月以前的如《申报》等报纸上很难查到有关于旗袍的文字,而大量资料为旗袍在1925年的出现提供了佐证。</p><p><br></p><p>在作为旧帝都的北京,也有记载表明旗袍时尚始于1925年。</p><p><br></p><p>因此,将旗袍流行的起始时间视为1925年当为合理。</p><p><br></p> <p><br></p><p>样式起源</p><p><br></p><p>旗袍的样式起源,在学术界争论很多,主要观点有:</p><p><br></p><p>第一种以周锡保先生《中国古代服饰史》为代表,认为旗袍即是从清代旗女的袍服直接发展而来。但也有学者认为:“民国旗袍虽然具有类似于旗女之袍的形式,却不再具有旗女之袍的涵义,如果完全认为民国旗袍是直接由旗女之袍发展而来,未免有失偏颇”</p><p><br></p><p><br></p><p>第二种以袁杰英教授《中国旗袍》[27]以及包铭新教授《中国旗袍》《近代中国女装实录》为代表,认为旗袍和旗装袍有一定继承关系,但同时认为旗袍的源头应是西周麻布窄形筒装或先秦两汉的深衣。</p><p><br></p><p>江南大学崔荣荣教授也在著作《近代汉族民间服饰全集》中说:“有些人质疑旗袍是满族服饰……我认为这些认知是片面和表面化的,汉族的袍服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满族的袍和褂的历史渊源又从哪里来的呢?答案我想很容易得到。</p><p><br></p><p>”国学大师章太炎亦认为:“昔诸葛亮造筒袖铠……满洲之服,其筒袖铠之绪也。”将满族服饰的源头追溯到三国时期的蜀汉服饰。</p><p><br></p><p><br></p><p>第三种以王宇清《历代妇女袍服考实》为代表,认为中国妇女所穿的袍,远溯周、秦、汉、唐、宋、明时代,并不是只有在清代旗女才穿袍服。</p><p><br></p><p>他认为旗女之袍对民国旗袍有影响,但不认为二者有直接继承关系,因此认为民国旗袍称之为“旗”袍并不合适,所以他倡导旗袍改名为“褀袍”,并把“台北旗袍研究会”改名为“台北褀袍研究会”。</p><p><br></p><p>多年以来,台湾服装界人士一直呼吁为褀袍正名”。</p><p><br></p><p><br></p><p>第四种以卞向阳教授《论旗袍的流行起源》为代表,认为旗袍是中国服装传统的西化变异。</p><p><br></p><p>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 同时又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 构成了既有西方流行的影子而不同于中国传统袍服,又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象征的新时尚流行和服装审美的特点,可为中西服饰交融的设计典范。</p><p><br></p><p>他同时认为“旗袍”名称的起源是一种“误称”,因为较早倡导旗袍的群体都是都市中受西学影响较深、追求男女平等反对封建礼教的新女性、学生等社会群体,她(他)们绝大多数是汉族人,她(他)们的祖先在清初经过流血抗争才为汉族妇女取得不穿满式服装的权利,她们不可能去复辟帝制时代的、还是异族压迫者的服饰,所以旗装袍在民国复辟的条件并不具备。</p><p><br></p><p>而民国之时“旗袍”的称呼之所以最终会流行开,是因为整个清代,汉族女装依然保留汉族女性传统的“上衣下裳”制。</p><p><br></p><p>除了贵族命妇礼服外,寻常女子一般并不穿袍服,而旗女不论贵族女性礼服还是寻常女子的日常服饰却都是袍服。</p><p><br></p><p>因此在长达近300年时间的潜移默化下,普通人已经习惯了“女子穿袍=旗女之袍”的历史记忆,所以在民国旗袍开始出现的时候会给普通人一种这是“旗袍”的联想。</p><p><br></p><p>实际上民国旗袍首倡群体并不承认“旗袍”这个称呼,而是“只叫它做长衫、长衣或长袍,与男性服装混为一词,1926年2月27日上海《民国日报》有短文《袍而不旗》,提议改称“中华袍”。又有人提议叫做褀袍的,但兜兜转转的,最后还是叫回旗袍了。”</p><p><br></p><p>居《“旗袍”和“褀袍”称谓考证》考据:民国官方文件、信函、公文以及学校教材中尽管出现了与时传“旗袍”一致样式的服装,但并没有出现“旗袍”称谓而是多用“女子礼服——衣”等称谓。</p><p><br></p><p>因此“旗袍”的称谓并非官方称谓,而是缘起于民间约定俗成的通俗叫法。</p><p><br></p><p><br></p><p>第五种认为旗袍源自袄裙。1940年1月《良友画报》记述短袄长裙经过旗袍马甲的演变,最终形成旗袍,民国学者曹聚仁、李寓一也持有同样观点。</p><p><br></p><p>第六种认为女子穿旗袍是蓄意模仿男子着装、醉心于男女平权的结果。</p> <p><br></p><p>影视明星演绎各种样式旗袍△</p><p><br></p> <p><br></p><p>旗袍概念</p><p><br></p><p>“旗袍”是专指民国出现的旗袍,还是包括清代“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在内,旗袍概念的界定,和旗袍起源样式一样在学术界颇有争议。</p><p><br></p><p>众所周知,旗袍在文革期间被当成“四旧”“封、资、修”的象征进行批斗备受冷落,对于旗袍的研究在学术界成了禁区,一直到了改革开放后对旗袍的研究才在大陆学术界才逐渐多了起来。</p><p><br></p><p>改革开放后早期,基于政府提倡的“中华民族是一家”政策,同时为了证明旗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高贵的出身,研究旗袍是学者有意识地把民国旗袍和清代旗人服饰之间的关系更多地联系起来。</p><p><br></p><p>“‘旗袍概念,包括清代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的观点并非特别之多,但也自成一派。”</p><p><br></p><p>比如辞海》中有关于旗袍的注解:“旗袍,原为清朝满族妇女所穿用的一种服装,两边不开衩,袖长八寸至一尺,衣服的边缘绣有彩绿。辛亥革命以后为汉族妇女所接受,并改良为:直领,右斜襟开口,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边开衩,袖口收小。”</p><p><br></p><p>例如郁风的观点:“旗袍,顾名思义,是指清朝满人入关前后八旗妇女的衣袍,即以满蒙为主体的关外妇女的常服……这种旗袍主要在北方流行,南方妇女仍多数沿袭明朝风俗习惯穿着较长的上褂,下露长裙”</p><p><br></p><p>又例如袁杰英的观点:“旗人的常装与军装不同,一般是袍服,……一直是以简约的直身为基本样式,均称旗袍。、”“旗袍在清代是男女通用的衣着,只是在穿着风格上略有不同,官制与民用在选料、配饰方面加以区别而己”</p><p><br></p><p>但是“旗袍”概念包括清代“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的观点,从一开始就在学术界受到质疑。</p><p><br></p><p>“在整个清代浩瀚的文献中,‘旗袍’一词从未出现,在清代旗人称呼自己所服袍服为旗服或旗装,满语称呼为‘衣介’。</p><p><br></p><p>旗袍二字作为一个具有特定意义词出现,最早见于1918年沈寿口述,张睿笔录的《雪宦秀谱》一书中:‘绷有三:大绷旧用以绣旗袍之边,故谓之边绷’。这里的旗袍是作为个特定的指代某种刺绣服饰的名词。”</p><p><br></p><p>当今学术界主要的观点认为“旗袍”指民国旗袍,在民国时期发展成熟并形成较稳定形态的女子袍服,下面列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p><p><br></p><p><br></p><p>周锡保在其著《中国古代服饰史》一书中认为:“满族妇女的长袍……这种长袍开始时极为宽大,后来也渐变为小腰身,其时间已接近于辛亥革命前夕。这种长袍,到后来却演变成为汉族妇女的主要服饰之一,即后来称之为旗袍者。</p><p><br></p><p>包铭新在其著《中国旗袍》一书中也对这个 问题作了专门的阐述:“把旗袍视为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虽看似无大错,却难免有望文生义之嫌,旗袍的内涵要比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丰富的多。</p><p><br></p><p>广义的可以说旗袍经历了清代旗女之袍、民国时期的新旗袍和当代时装旗袍三个时期的发展,其中以民国时期的新旗袍最为典型也最为重要。</p><p><br></p><p>狭义的说,旗袍就是民国旗袍,当然也可以包括民国以后基本保持民国旗袍特征的旗袍。”</p><p><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卞向阳在其《论旗袍的流行起源》一文中说到:“所谓‘旗袍’,指衣裳连属的一件制服装(One-Piece Dress),同时,它必须全部具有或部分突出以下典型外观表征:右衽大襟的开襟或半开襟形式,立领盘纽、摆侧开叉的细节布置,单片衣料、衣身连袖的平面裁剪等。尽管有观点认为旗袍包含清代旗装的袍和民国女性的袍,但是通常意义上的旗袍,一般是指20世纪民国以后的一种女装式样”</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民国时期的杂志上,也有许多关于“旗袍”概念的讨论,如1937年《现代家庭》杂志上署名昌炎的作者撰文“十五年来妇女旗袍的演变”中写到:“什么是旗袍,可说是民国纪元后适合新时代中华女子经变演出来的一种新产物,也可以说是,中国女子仿制以前清旗女衣着式样的一件曾经改制的外衣。</p><p><br></p> <p><br></p><p>读一读这些赞美旗袍的句子吧,多美!多暖……</p><p><br></p><p>1、一袭青衣,染就一树芳华,两袖月光,诉说绝世风雅。</p><p><br></p><p>出自《文学作品》,作者:月色静好。</p><p>意思:穿着青色衣衫的人,映衬着满树的碧绿。宽大飘逸的两袖,是绝代的优雅美人啊。形容绝代风华,遗世而独立,不染纤尘。</p><p><br></p><p>2、旗服雅致衬娇容,蓝底白花雅韵生。东方佳丽多绝代,款款飘忽步履轻。</p><p><br></p><p>出自《醉美旗袍美人》,作者:吴雨谦。</p><p>意思:旗袍很是雅致,衬托容貌很是娇美。蓝色的底布生满白花,雅韵油然而生。东方很多丽人,风华绝代,步履款款。用来形容旗袍和穿着旗袍的人都非常的好看。</p><p><br></p><p>3、锦袍华贵淑女娇,玲珑曲折现苗条。媚态横生销魂处,飘然漫步飞燕骚。</p><p><br></p><p>出自《醉美旗袍美人》,作者:吴雨谦。</p><p>意思:锦袍很是华贵,衬得淑女很是娇美。玲珑、身材苗条。媚态应然而生,惹得他人皆销魂,款款而来,像极了梁上的飞燕,轻巧美丽。</p><p><br></p><p>4、新巧蓝袍软腰肢,拈花一笑惹情痴。</p><p><br></p><p>出自《醉美旗袍美人》,作者:吴雨谦。</p><p><br></p> <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04, 49, 0); background-color: rgb(244, 230, 201);">《旗袍》 高贵恬静,彰显丽人的绰约。 多彩细腻的旗袍, 充溢灵性,温婉闲适。 </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04, 49, 0); background-color: rgb(244, 230, 201);"> 款款流芳, 布满东方女子的神韵。 中国旗袍,一脉传承的美, 婀娜春光外泄, 旗袍, 雍容华贵,大气端庄, 如织如缕地, 盛放在历史的情深处。 </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04, 49, 0); background-color: rgb(244, 230, 201);">玫瑰的绚烂, 江南的婉约, 暗香浅流,曲线毕露。</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04, 49, 0); background-color: rgb(244, 230, 201);"> 从妖艳妩媚, 到内敛的淑女风范。 不同的女子, 赋予旗袍,不同的气质。</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04, 49, 0); background-color: rgb(244, 230, 201);"> 轻裹一袭旗袍, 旗袍如花,妆点女人生活。</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04, 49, 0); background-color: rgb(244, 230, 201);"> 旗袍如梦,演绎诗意人生。 </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04, 49, 0); background-color: rgb(244, 230, 201);">旗袍如泉,从容滋养爱情。 </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04, 49, 0); background-color: rgb(244, 230, 201);">一抹云烟,一泓彩霞。 女性成就了旗袍,</span></p><p><br></p><p><br></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04, 49, 0); background-color: rgb(244, 230, 201);">每一款旗袍,无不浸透东方女性的神韵, 在盛开和凋零之间, 旗袍盛装清风和明月, 也传递着流云和知音……</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04, 49, 0); background-color: rgb(244, 230, 201);">不同的旗袍, 不同的时代, 演绎出 东风女性的魅力, 伊人美在中国, 那一份端庄, 浸透生命价值的精彩。</span></p><p><br></p> <p><br></p><p> 文字/根据网络文字整理编辑</p><p> 图片/两水夹明镜(均为60岁左右拍摄)</p><p> 音乐/九儿</p><p> 制作/两水夹明镜</p><p><br></p> <p><br></p><p>老中青着旗袍▽</p><p><br></p> <p> </p><p> 旗袍,不分年龄,不挑体型,只要剪裁合体,拾配得当,都会展现不同的韵味,留下一抹清丽,暗香……</p><p><br></p><p>亲爱的你,不论到了什么年龄,中国女人,都值得拥有。</p><p><br></p> <p><br></p><p>祖孙乐</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