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飘香迎端午,传统文化我传承——平桥区第一小学端午节系列活动

区一小德育处

端午的由来 <p>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由驱毒避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各地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主要有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插艾蒿、挂菖蒲、喝雄黄酒、吃粽子、龙舟竞渡、除五毒等。</p> <p>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p><p>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p> <p>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p><p>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p> <p>  一年一度端午至,龙舟飞渡粽飘香。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丰富生活经验,我校特围绕端午节这一主题,开展以“品传统文化,过五彩端午”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感受、了解和体验端午这一中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和意义。</p> 追溯端午渊源 <p>  老师向队员们讲解有关端午悬挂艾草、佩香囊、赛龙舟、吃粽子等各地不尽相同的民风习俗,队员们由此展开激烈的讨论。其乐融融的氛围使全体队员感受到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体会到了我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也提高了队员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p> 指尖上的端午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挂艾叶</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悠悠艾草香,</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绵绵情意长。</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丝丝问候你,</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甜甜粽子尝。</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做手工</b></p> <p>  心灵手巧的队员们充分发挥着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用自己的小手把一张张普通的卡纸,一根根常见的彩丝线,一块块平凡的橡皮泥摇身一变做成一个个漂亮精致的纸粽子、香囊、五彩绳、龙舟等形式多样的手工作品。让人大开眼界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端午节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p> 舌尖上的端午 <p>  包粽子、吃粽子是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在孩子们的巧手下,一只只小巧玲珑的粽子,一股浓浓的端午气息扑鼻而来。</p> 古诗里的端午 画笔里的端午 <p>  队员们利用周末时间查阅丰富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去找寻“端午节”的踪迹,然后进行勾线、着色、排版和书写,将端午节的由来、习俗、故事、诗词歌赋手绘在手抄报上。通过他们的精心创作,一幅幅图文并茂的手抄作品跃然纸上,让人不由得让人发出啧啧称赞。</p> <p>  浓浓端午情,粽香暖人心。此次主题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端午节浓浓的节日气氛,进一步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增强了队员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