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前段时间还在感慨:我那可怜的越野鞋,很久没爬山也没过河,它在这个城市活得很压抑!</p> <p>端午小长假,埋藏已久的长途越野心愿提上行程,我们要用双脚,去丈量心中的距离,用身心俱疲的虔诚去俘获大自然的芳心。</p> <p>就着凌晨的微光,加上一些勇气,便开启了这漫长之旅,这一路的未知,是惊喜,也是劫数。跑到第五公里时,我踩到了路边一个圆石,只听踝关节“咔”的一声,疼痛感便抵达身上每一个细胞,我软坐于地上,揉按受伤的部位,喷了备用的药,过了2分钟才缓缓站起来继续前行。</p> <p>马前的早晨有些拥挤,到处都是行人,我和同伴吃过早餐,买了些许食物,就迅速撤离。在这里,我们偶遇了一个特别的伙伴,陪伴了我们十几公里的路程。它是一只流浪的小狗,或许是我们没有过度的驱赶,那一刻,它找到了不再流浪的感觉。</p> <p>我们错过了清晨凉风垭的云海,却永远不会错过山巅的眺望,对面是双峰寨,山下是老屋基,静谧山村,总给人一种舒适与豁达。</p> <p>它一路跟着我们,逐渐显示出疲态,伸出舌头大口出气,四肢不时歪斜,在我们放慢脚步时,它干脆就躺下,可当我们加快步伐,它又立马加速追上我们。</p> <p>最重要的问题是,它总是喜欢赖在路中间,给过往的车辆造成很多烦恼。我们想甩也甩不掉它,它几次都与死神擦肩而过,把过往的车辆吓得不轻,我们亦然。后来,便干脆将它照顾着,为此,没少遭司机的白眼,但慈悲心怀,怎能轻易改变?到了老屋基,它跟着一只同样是流浪狗的同伴走了,我们也如释重负。</p> <p>老街巷弄,这是我喜欢的地方。土家吊脚楼,即使在风雨中被不断考验,但它比某些情感更牢固。</p> <p>烈日炎炎,我们在炙烤下终于败下阵来,抬头,万里无云;低头,无处庇荫。我们只能任汗水肆意流淌,不断地补水补水,一次一次的绝望,又不断自我安慰继续前行……</p> <p>在阳光的曝晒下游走了十几公里,才终于找到些可供乘凉的地方,坐在青石板上,已头晕眼花,看着肿胀的脚,开始反思跋涉山水的动机,得出一个结论:找虐型体质。</p> <p>遇到一条河,清澈而宽阔,同行的伙伴开玩笑说:走,我们下去洗个澡,看能不能飘起来。我说:这时飘不起来没关系,就怕过几天才飘起来。我们热爱自然,同样也敬畏自然,亦不轻易涉险。</p> <p>这里有一户人家,真正远离了城市喧嚣,夫妇俩养羊和一些家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也许,许多人看来,这样的日子太过清贫,而他们不以为然,真正美好的生活是忠于自己,所到之处皆心之所向,才是弥足珍贵的。</p> <p>这一段路,是全程最惊险的路段,山体刚经滑坡,直下3公里寸草不生,绕行则要多十几公里,而且同样未知。我尝试着不去看山下,蹑手蹑脚抓住每个救命支点,脚发抖心发毛,感觉汗毛快要撑破T裇,短短5米路,10分钟才通过。好在,我们都有惊无险。</p><p><br></p> <p>天渐渐暗下来,福宝山的日落又仅剩一点余光照射云朵的暗红,遗憾中夹杂着些许庆幸,我们慢了一些,但终归是走出了大山。</p> <p>兜兜转转,披星戴月又回到起点,心伤已疗愈,身体的伤还要慢慢恢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