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此生多相忆,最美是乡愁。<br>生于农家,长在乡野,少年时从未出离过距村三十里之方圆。无离乡之苦,更不解离愁之意。后来,赴郑求学,始离家百里之外,仿佛若有思乡之意。求学之余,读余光中《乡愁》,感觉很美 ,淡淡哀伤,悠悠衷肠,一咏三叹,词短意长,仿佛读出了诗人情思浓郁和无限惆怅,但只是诗人的感觉,自己却似旁壁观,从未触动心肠。<br>学成归乡,尚思无定绪,整日茫茫,随逐波流,青年时无所虑,恰似那盆“落地生根”草,哪里生活哪里家。<br>而今鬓已星星,始觉悲欢离合无情。再读余光中《乡愁》,已是泪目朦忪。乡愁究竟是什么,对于离家不远的自己,虽无诗人那般浓郁的思念和归不得的惆怅。但,也有刻骨铭心的记忆。<br>勾起乡愁的,都是记忆。<br>这种记忆,是亲情。祖辈父辈生于斯,长于斯,抚养我成长于斯。舐犊之情,怎敢淡忘。。我出生的时代,恰是文革平反前后,生活虽苦,但满是宠爱。父母辛苦劳作,农耕不辍,尽力改善我们弟兄生活。兄友弟恭,兄长万般照顾于一身。惹得老家发小常羡,“做老小,你真好”!只是惯得一身惰性。尤其这些年,蒙两位兄长在家照顾,自己才能诸事清闲。所以,老家始终是梦里一处港湾,无论自己流浪到哪里,停留在老家最心安。<br>这种记忆,是友情。年少时的玩伴,成长间的师严。前一段时间,因为疫情的缘故,小时候的一位玩伴,被困在清丰县城 ,无法返回河北,给我打电话聊天,从麦地里的狂奔,到果园里的疯玩,每位幼时玩伴的趣事,每位小学老师的威严,孩提时的每一件往事,都历历在目,如数家珍。她每次回来,必定回去看看转转。这种心情,我也懂。这种记忆,我也有。如同发酵的酒,愈来愈烈。少年听雨歌楼上,有狂,有颠,有回忆。<br>这种记忆,是乡愁。不仅仅是坑坑水水树树草草地理上的概念,更多的是亲情友情,和睦邻里的刻骨记忆。因为成长,所以记忆。因为离开,所以回忆。因为常回不得,所以有愁情离绪。一个那边,一个这边,常常相望,常常回忆,这就是乡愁。<br>“乡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离开了这个地方会想念这个地方。”<br>“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其实,那就是人思乡的情绪。(庚子端午夜)<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