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停课不停学,疫情期间“第三期昌平区教育系统科研骨干高级研修班”不能进行集中培训,但学员们的学习没有停止。项目组改变培训方式:学员的课题研究方案经过北师大助研团队三次指导修改,一次线上理论导师胡定荣教授的集中指导后,为了让学员们的课题研究能够更加贴近实际教育教学,落地课堂教学,2020年6月17日至25日,“第三期昌平区科研骨干高级研修班线上导师见面会”活动,按计划如期召开。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尼腾、教科室主任孙福华,实践导师北京市朝阳区清友实验幼儿园园长李凤莲、北京市西城区三教寺幼儿园园长王岚、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语文教师陈延军、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研中心外语教研室教研员张鲁静、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贾福录,项目负责人魏秀江,班主任张久霞,教科室各组负责人以及全体学员、北师大助研团队共63人先后参加了本次活动。</p><p> </p> <p> 本次活动是继线上集中理论指导后,经由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项目组聘请五位实践导师对各组进行落地指导,目的在于切实提高课题方案研究的实效性,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为确保活动质量,班主任在活动前进行活动总体方案设计,然后各小组根据总体方案进行各组活动方案的细化,班主任对各组进行活动组织指导、沟通与协调。</p> <p> 五个小组导师见面会的主要内容是各组学员分别结合 “课题研究背景(选题缘由、课题研究的意义)、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研究目标、内容、假设、拟创新点)、技术路线、研究步骤等”方面对自己制定的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了阐述,重点向实践导师提出自己在撰写研究设计中的疑问困惑。实践导师以一个学员代表的课题研究方案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指出优点与问题并给出修改建议。然后再分别针对每位学员课题研究方案中的具体问题给予点评和指导。</p><p> </p> <p> 学前1组的导师见面会在6月17日下午15:00——17:00进行。8位学员分别做了课题研究交流:工业幼儿园冠花园曹继荣《幼儿园过渡环节中教师的指导策略研究》、工业幼儿园何维《在室内区域活动中促进中班幼儿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支持策略的研究》、机关幼儿园李晶《在美工区投放适宜材料,提高幼儿创造力的研究》、棉幼回龙观园刘玥彤《基于罗恩菲德美术教育思想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策略研究》、阳坊镇中心幼儿园齐景新《依托农事体验课程培养幼儿生态文明素养的研究》、流村镇中心幼儿园 王会玲《利用山区自然资源开展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的实践研究》、崔村镇中心幼儿园张娟《运用家园互助小组方式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盥洗习惯的研究》、沙河镇中心幼儿园郭洁《运用绘本情境教学提高大班幼儿创意美术能力的策略研究》。然后李凤莲园长以郭洁老师所做的课题研究方案为例对课题的概念界定、整体研究思路、研究策略等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问题答疑阶段中,李园长以绘本《三只小猪》为例,结合幼儿园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意美术教学的实践,帮助郭老师明确课题中“绘本创设环境”和“多种材料”两者是载体和途径的关系,其最终的落脚点是让创意美术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这些建议给其他课题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参考,让所有的学员受益匪浅。李园长认真钻研课题的科学严谨态度让参会的每位学员深受感染。</p> <p> 数学组、语文组和英语组集中在6月22日的10:00—12:00、15:00—17:00、19:30—21:00三个时间段进行。数学组7位老师进行了课题方案汇报。城南中心小学赵红原《互动反馈技术促进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绩效的研究》、流村中心小学贾宏飞《运用互动反馈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实效性的实践研究》、上苑中心小学纪小明《“画图策略”提升高年段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研究》、城北中心小学徐桂春《借助预学单设计学习活动培养小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研究》、第五学校小学部冉国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活动实效性的教学模式研究》、天通苑小学李东英《借助学具培养低年级学生数感的课例研究——千的认识》、南口镇小学陈淑敏《大数据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参与度的小组合作模式的研究》。贾福录老师以崔燕岭老师的研究课题为例给出具体指导意见。首先肯定了崔老师在理解教材、理解学生、理解数学方面的深入思考,也认同把握单元整体备课的大方向。但是在不同内容间寻找联系、发现问题解决的能力方面,贾老师也提出了建议,在积累经验、掌握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层面,需要进一步提升。并对冉国明老师“《周长的认识》一课如何提高活动时效性”、李东英老师“《千的认识》一课如何培养学生数感”、陈老淑敏师“如何开展小组合作模式”、徐桂春老师“《小数的意义》一课如何设计预学单”、贾宏飞老师“运用互动反馈技术如何参与到教学中”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精深的专业指导,让老师们对自己的研究更加明朗了。</p> <p> 语文组9名学员进行了课题研究汇报:小汤山中心小学蔡恩颖《通过单元整合提高小学中年级学生自主预习效果的研究》、巩华学校 陈静《基于绘本阅读的小学低段语文看图写话能力培养研究》、十三陵中心小学杨 莲 静《绘本与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融合的教学实践研究》、北七家中心李卫国《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城关小学郝红梅《基于pad互动教学手段的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活动的研究》、第二实验小学赵红艳《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研究》、回龙观第二小学徐玥《小学古诗词整合教学的策略研究——以统编版教材为例 》、前锋学校赵会《基于批注教学的小学中年段阅读能力培养研究》、崔村中心小学王兴荣《基于小学中高年级开展经典古诗词诵读教学的研究。陈延军老师用“方向正”、“观念新”、“研究实”9个字对语文组老师们的课题方案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以陈静老师的课题研究方案为例,为大家做了深入的剖析,建议大家从概念界定、研究目标确定以及研究策略方法上再进一步深入思考。会后还为大家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令老师们跟感动。</p> <p> 英语组7名学员进行了课题研究汇报:黑山寨学校张华园《深山区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探究》、天通苑学校刘春华 《运用网络平台提高初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研究》昌平四中孟小平《开展学科实践活动提高小学学困生学习力的行动研究》、王颖《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 —以农村小学高年级语篇教学为例》、南口铁道北中学闫晶晶《初三英语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研究》、张红莉《基于“产出导向法”促进小学生英语表达技能的研究》、霍营中心小学路娜《基于单元主题教学的小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要如何关注教学实践,怎样才能够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张鲁静老师结合路娜老师课题方案给英语组老师提出了七条建议:1.研究的内容(范围)还可以再聚焦:平台操练、人机对话很重要,但不要局限于平台的操练,需要加入课堂教师教学指导内容;2.题目与研究内容需要再界定;3.两位老师研究内容是学困生的转化问题,一定要依托具体的方式方法达到一定的效果。4.结合教材,抓住教材的关键特点;5.导学课、单元主题教学、主题教学概念及内涵需要进一步明确;6.课程标准高于单元教材与话题资源,不应该罗列在一起;7.研究内容稍多,一节课不易体现,建议缩小其中的研究内容。</p> <p> 学前2组9位学员进行了课题研究方案汇报:南口镇中心幼儿园王冉《幼儿园品格教育课程园本化实施途径的初步探究》、北郡嘉源幼儿园赵玉娟《以“有趣、有用、有效”的“三有”区域评价标准促进幼儿区域游戏水平的实践研究》、马池口镇中心幼儿园 葛玉安《二十四节气文化在幼儿园主题课程中的实践研究》、沙河镇第二幼儿园李娜《科学有效开展幼儿徒手类民间体育游戏,提高幼儿体智共发展的实践研究》、十三陵镇中心幼儿园徐颖《高跷游戏园本活动的实践研究》、民族团结幼儿园张莹《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初步探索与实践》、长陵镇中心幼儿园陈童《培养农村幼儿园3-4幼儿礼貌交往能力的研究》、教工幼儿园谢蕙璘《区域活动中通过观察互动提高大班幼儿游戏水平的实践研究》、昌平实验幼儿园邢源《通过教师有效提问支持中班幼儿科学猜想的实践研究——以“变大变小”一课为例》。王岚老师重点剖析邢源老师的课题方案,对学前2组所有学员提出三点建议:1.教师提问如何促进幼儿科学猜想,应该是一系列的课例解决的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一节课。2.文献综述部分还需要更加深入的“述”,来表达自己通过文献查阅,所得到生长点。3.课题研究阶段要清晰,任务要明确。</p> <p> 在每个小组活动结束时,教科室孙主任都对活动进行了总结。孙主任对每一位实践导师的细心指导都表示诚挚的感谢;对每一位学员克服工学矛盾,认真准备,积极参加给予充分的肯定。希望学员们加强与导师们的沟通,学习导师们理论、实践经验与智慧,在最快时间内提升自己,进而带动学校科研氛围和研究水平。</p><p><br></p> <p> 尼腾副校长也对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实践专家表示诚挚的感谢,也感动于学员们的认真准备,并表示对高研班的培训成效很有信心。希望高研班学员再加深文献研究,深入挖掘,找到自己更大更新的生长点;吸取专家们的经验,规避教学失误,最终通过科研活动成为一支专业性非常强的教师队伍。</p> <p> 在活动后的调研中,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与专家面对面的交流研讨中,更加明确了课题研修的重要性以及今后在课例研修的方向;明确对课题的选题方向和内容;开阔了视野,学习了更多研究方法;知道了课题中核心概念界定要从哪方面查找资料,了解了确定研究意义,查找文献进行综述时注意的问题;加深对课例研修的理解;懂得了梳理课题研究思路,如何聚焦核心问题;明白要结合自己的课题找到聚焦点。</p><p><br></p> <p> 把课题“做严”“做细”“做实”,以科研促发展,以科研促质量。培训的终极目标是让学员成为勤于思考、善于钻研、专业过硬的行家里手。以研促教,静待花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