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专项提高课程 梦柯0507 第二十一课 元代小品

喜上梅梢

<p>元代绘画中,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因元代未设画院,除少数专业画家直接服务于宫廷外,大都是身居高位的士大夫画家和在野的文人画家。他们的创作比较自由,多表现自身的生活环境、情趣和理想。山水、枯木、竹石、梅兰等题材大量出现,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物画减少。作品强调文学性和笔墨韵味,重视以书法用笔入画和诗、书、画的三结合。</p><p><br></p><p>山水画发展到了元代,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转折性的巨大变化。元时文人画家的大量介入,使山水画家的审美追求已与前代的大为不同。元灭宋后,在南宋院体画逐步衰落不振的情况下,元代的士夫文人写意画逐步发展。他们在继承南宋以来士夫画重写意抒情及诗书画印结合的传统基础上,将皴笔的组织与笔墨的运用,演变成一种静观顿悟下的新的文化图式,成为淡泊明志与生命意韵的价值体现,从而使水墨写意山水发展成元代绘画的主流。</p> <p>【名画欣赏】</p> <p>《坐看云起图页》元.盛懋。27cmx28cm。</p><p>画面布局分远景近景,远处高峰云雾缭绕,仙气飘飘,近处古木秀妍,芳草奇美,飞鸟伴飞,有一高士席地而坐,目光远视。</p><p><br></p><p>【盛懋】元代画家,字子昭。嘉兴(今属浙江)武塘人。生卒年不详,但知与吴镇同时代,且为乡邻,“比门而居”,约在至正年间。懋承家学,善画人物、山水、花鸟。早年并得画家陈琳指点,画山石多用披麻皴或解索皴,笔法精整,设色明丽。</p><p><br></p> <p>1. 整体的大空间要把握好,画面重心在右下角,人物也作为画面的画眼部分需要极其细致的刻画,线条要细。</p><p>2. 树木相对复杂,树干在画的时候要注意用笔的提按顿挫,主枝干画的线条相对有力度,支撑起繁杂的小枝,小枝用笔灵活一些,注意长短变化,多一些虚的小枝,用笔尖点一些即可。</p><p>3. 地上的杂草用勾线笔去画,线条稍微弯曲一些,注意聚散关系,画得有厚度。</p><p>4. 右边有两颗点叶树,叶子不要画的太单薄,注意叠压感,以及树与树之间的掩映关系。</p><p>5. 远处的云层线条要纤细,柔美,注意流畅度,长线表示流动感,用淡墨染一下云头部分,增加云层的厚度。</p><p>6. 远山部分用淡墨罩染一下即可,点苔时苔点较多,所以注意苔点的排列,不可画乱,聚散得当。</p><p>7. 人物部分可用铅笔起稿,把握好造型再用勾线笔去勾勒,线条要有粗细变化,不能太硬,以表现人物衣褶线条的柔美性为主。</p> <p>【案例细分】</p> <p>视频8:25~</p><p>每一笔都要有提按变化。</p><p>相近的墨色多了那一部分的画面就会被虚化。</p><p>清楚的地方是章法,不清楚的地方是藏神。(实处就法,虚处藏神)</p> <p>视频21:50~</p> <p>视频33:10~</p><p>重墨写藤</p> <p>视频38:25~</p> <p>视频45:10~</p><p>先淡墨写水草,再重墨。</p> <p>视频48:40~</p><p>中等墨色点苔,极淡写水纹</p> <p>视频51:50</p> <p>视频60~</p> <p>视频71:40~</p><p>淡墨点叶</p> <p>视频88~</p> <p>视频88:30~</p><p>淡墨侧锋小笔触处理远山轮廓、勾云。</p> <p>视频93:45~</p><p>清水染远山轮廓再用淡墨染。</p> <p>中号兼毫罩染远山。</p> <p>视频96:50~</p><p>淡墨写小鸟</p><p>重墨调整画面,凸显重点。</p> <p>视频103:40~</p><p>淡赭墨中号兼毫点叶、树杆。</p><p>淡墨染前石。</p><p>云勾双线,淡墨染。</p> <p>视频111~</p><p>先清水再淡花青染远山,淡花青染小人裙。</p><p>重墨点苔,淡赭墨染树杆。</p><p>进一步调整画面,丰富层次。</p> <p>【以下请忽略】June23 </p><p><br></p><p>今日课程是临摹元朝盛懋的《坐看云起图》,捋一捋对元画的认知。</p><p><br></p><p>1.布局风格:</p><p>元代时,文人画开始居主导地位,诗、书、画结合是趋势,画面完全抛弃了宋朝那种“变态”到极致的工笔风格,更强调笔墨技巧,追求以神求貌,以情入景,而非栩栩如生。最终,元代画家创造了“隔河置景”式布局,与宋代全景式山水布局完全不同。</p><p><br></p><p>2.纸张:</p><p>宋代多用绢,织法是单经纬,南宋时出现“细经宽纬”。元朝保持用经纬同款但织得较稀疏的单经单纬,纸张开始得到广泛运用。所以,如果一幅画是纸本质地,那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性是元代之后的。</p><p><br></p><p>3.印章:</p><p>宋徽宗赵佶是最早在书画上使用印章的人,元代画家用印章的不多,如赵孟頫。宋以前,印章多为铜质,刻字困难,多为一字一印。如果一幅画被印章印成了“花儿”,那肯定是宋之后的。</p><p><br></p><p>元代文人还特别重视姓氏,比如“赵氏子昂”,“赵氏”二字一定会放在右边,所以,如果一幅画上的印章没有姓氏,那肯定不是元代作品。元代开始,画家们习惯在画上题些文字,可能关于创作过程,也可能是些自己的诗词。题跋、印章、画面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这就是“文人画”。它由王维开创,至赵孟頫彻底定了性。在画上作题跋虽然不敢说是赵孟頫发明,但把题跋发扬光大,使它成为画的一个组成要素,赵孟頫功不可没。</p><p><br></p><p>从此,真正的画家要诗、书、画、印四绝。</p><p>赵孟頫追求“作画贵有古意”,“古”不是指宋,而是指唐。在中国,每逢改朝换代,文人必然复古,这是一个规律。特别是被外族改了朝换了代,文人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怀念从前的大好河山。</p><p><br></p><p>宋人格物,作画优美极致;唐代绘画则庄严高贵,更显潇洒。技法上,宋人成就肯定高于唐人,但赵孟頫却一改宋人旧习,反袭起晋唐风范,一心追求那拙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