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开元:心向文化的坚持

茶语

<h5 style="text-align: right;">——2020.06.25 北京</h5> 在我眼里,同事杨卫民是个文化人。他的生活,他的爱好,他的交往,都跟这个有关。<div><br> 昨天他给我传来一张手拿刚故去摄影家李振盛的摄影专著“红色新闻兵”的照片~见图1;如果没记错,这本国内的禁书是他2003年在巴黎买的第一版,有的人绝对不多。可惜在我看来,这本书有点缺陷,美国挺有实力一出版社,这么重大题材,外观设计费了一番心思,用的也是作者原件,但视觉效果却不如人意,原照片的质量没显出来。据我所知,李振盛当年相当一部分照片是用如来120相机拍的,135的也是徕卡,加上黑白胶片的时代感,应该是很棒的。<br></div> 疫情期间,百业休市,杨卫民前天跟我说还要到潘家园去溜溜,非常时期,此乃壮举;我担心之余,又有一丝欣慰,潘家园不愧玉树临风逆水行舟,竟然还没关门。后来他发来几张照片,见摊位稀疏,场面凋零~图3;尽管有些悲壮,但我仍坚持认为,潘家园的地位在北京人心中屹立不倒。<div><br> 说起北京的特色,潘家园绝对算是一景。它从鬼市地摊起家,风雨沧桑20多年,以一方黄土之地,降服多少八方神圣,牛鬼蛇神。想当年杨卫民还是小杨,我是小章。现在一晃都是老人了。小杨猎货的范围广,频率高,原先是什么都喜欢,后来主要是买书。当年我也爱在潘家园的旧书摊逛~见图2;但通常都临近中午,故收获不大。小杨是十足的地摊文化簇拥,这种人在北京有一些,比如原先小杨新华社的同事诗人西川~见图9,也是潘家园的文客。<br></div> 除了书跟古董,他对音像制品也很着迷,这跟以前在部队当过电影放映员或许有关系。但起主要作用的还是生以俱来的文化细胞。这次赶上疫情发生,多少人幽困在家无所事事,他却忙得不可开交。20年前拍的300多卷录像带够他看的。问题的关键还不在这录像带,而在能将它们放出来的录像机。这种录像机如今在民间私人手里的,估计只能以“个”数计~见图6/7/8。说实话,单帧照片跟活动影像比起来,乃步枪与机关枪之比,绝对不在一个层面。<div><br> 对个人来讲,文化实物的积累和价值在于坚持。而没有一种文化精神的支撑,这往往是做不到的。但我以为,不管是哪一类文化人,喜欢文化总不是件坏事,附庸风雅也不要紧,文化贩子总比毒贩子强。世界上许多著名文化投资项目起初都是没什么文化的人干的。比如建立美国纽约的公共图书馆。只要心向文化,跟着起哄都可爱。进歌剧院的人未必都听得懂歌剧;看展览的未必都是行家;爱买书的人也未必本本都看。但哪怕一个人只是在文化面前装装样子,也是对文明社会的一种赞助。在中国,这类人永远不嫌多。<br></div> 所以我欣赏和敬佩所有买书、卖书、淘旧货、玩古董、看展览、听音乐会的人,在所有的国家和城市,这都是一道高贵的风景。虽然我并不常去这类场所,也不像小杨那么心仪文化,但绝不忍心看到这些地方门前冷落,人迹凋零。面对当前的困境,现在唯有坚持。但我相信,原先熟悉的那些文化地标定会再度荣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