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端午 致敬教研院人

教研院

<p>  岁岁端午,今又端午,艾草粽叶分外香。有多少人的端午在岗位中度过,苦与累并存,光荣与责任同在。</p><p><br></p> <p>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最美好的事,不是留住时光,而是留住时光中的记忆。我们不会忘记,一起走过的这段特殊时光 。自疫情爆发以来,教研院以实际行动和扎实举措贯彻教育局党组各项部署决策,社区值守与抗疫保学两不误,助力打赢教育系统防疫之战。 </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千难万险,尽心尽责就不惧风险;大计小计,人人有责是最佳之计。</b></p> <p>  从2月初到4月初,从5月末到现在,两度下沉社区,从寒冬到酷暑,从大雪纷飞到狂风暴雨,无论是头发花白、年近退休的老教师,还是身患重病的教师,哪怕是顶风冒雪跨区步行,没有地方上厕所,那就五个小时不敢喝一口水;半夜父亲病重120抢救,第二天仍出现在值守岗位;母亲第二天要心脏支架手术,头天仍在岗位坚守到半夜12点,他们毫无怨言默默奉献,热情温暖地面对群众,积极讲解,耐心劝阻,扎扎实实为防疫工作贡献力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入党誓言,用自己的无悔付出彰显了责任与担当。</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如果说责任是战胜疫情的向导,那么岗位就是战胜疫情的战场,职业精神就是战胜疫情的精神保障。</b></p> <p>  临危受命,从全市教师团队中选拔具有不同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的优秀学科教师录制线上教学课,以适应不同层次学校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切实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授课有序高效实施。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要录制3974节视频课,并将有关课程资源分享给湖北荆门教研室,解决其急需线上教学资源之难。数字的背后是汗水的凝结。</p><p><br></p> <p>  在院内精选组建思政教师团队进行思政课线上教学录制工作。特殊时期,别样思政课成为育人新阵地。不仅受到同学们欢迎,也让不少家长产生兴趣。家长们反馈道:“思政课让孩子们感受到时代跳动的脉搏和人类共通的情感,无形中塑造着他们的价值观”。</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教育人毕生的追求。教研院人一直以无声的行动践行初心使命。</b></p> <p>  自3月2日 “空中课堂”开播以来,每天密切关注直播情况,结合“空中课堂”情况,深入体会思考,改变教研思路,及时组织学科教师线上互动,促进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与共享,为教学实践提供帮助。</p> <p>  在对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指导的基础上,细致筹划组织牡丹江市“名园带动”促区域教研共同体构建—省、市、县(市)区、园四级联动网络教研活动。面向全市幼儿园征集优质家庭育儿指导研究成果,</p> <p>  开展线上微教研活动,提升我市普通高中英语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信息化素养。</p><p><br></p> <p>  启动2020年初中教师命题技术线上培训,初中学段九个考试学科,采用直播与视频会议的形式,几千名教师同时参训,促进一线教师对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创新构建,破解课标教材与考试评价的关系、增强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等问题。</p> <p>  组织两次牡丹江市初二、初三年级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承载着众多家庭的希望,又一次踏上中考出题的征程。今年的中考命题,责任重大的同时是难度巨大,但知重负重,攻坚克难方能显现教研院人的担当。</p> <p>  为缓解疫情带来的压力,组织居家化学小实验展播活动。在学科微信平台共展播400多个化学小实验视频,有30多位教师针对小实验制作、指导及感悟撰写了论文。居家化学小实验活动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化学的学科魅力,增强了居家学习效果,还让化学教师在实践中真正感受到教学相长;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心中植下了面对困难积极应对的生活态度和攻难克坚的勇气和决心。</p> <p>  积极谋划立足当前实际的网上应急培训、应需培训。整合现有网络资源,为广大校长教师提供线上教学、疫情防控、心理调适、安全管理、应急措施等方面内容的在线课程资源,方便教师居家提升自身素质。广泛听取专家、教研员、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群体的意见,对问题进行分析与梳理,根据共性问题和教师的迫切需要,快速策划培训内容,迅速组建培训队伍,设计并录制微课,从线上教学实际操作层面解答教师的困惑或难题,力争通过“用以致学”的方式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帮助教师在特殊时期共渡难关。</p> <p>  对全市直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调研。共调研市教育局直属5所小学、10所初中、4所高中及3所完全中学,17800余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基于学校、学生实际的调研,保障了调研数据和调研报告真实性、可靠性和时效性,基本反映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p> <p>  举办“牡丹江市中小学美术学科师生抗击疫情作品展”。以画抒情,致敬英雄,弘扬正能量,用大美和大爱浸润孩子们的心灵。而今优秀作品悬挂在教育局走廊,以艺术的力量鼓舞人心。</p> <p>  进行“牡丹江市朝鲜族中小学线上教学优秀课例评比活动”。对全市朝鲜族学校上交的视频资源进行公开、科学、严谨的评审,推动信息化手段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提高优质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我市民族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p> <p>  组织市级中职学校线上教学优秀课例展播及评选活动。共展播20节线上优秀课例,有700多人次参与线上观摩和线上投票。在调研基础上,形成《关于牡丹江市中职线上教学问题分析和教研对策》的报告,为教育行政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p> <p>  起草牡丹江市中小学教师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校本研修考核方案》《学校环境及核心能力点测试方案》,赢得省里的高度认可。</p> <p>  开展全市基础教育教研专项课题立项工作,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助推学校科研成果转化。</p> <p>  创作公益歌曲《真正的勇士》。谨以此曲献给深入社区、筑起抗疫防线的党员干部,激发党员干部的斗志!</p> <p>  录制健身操视频,供师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强身健体,缓解压力。</p> <p>  积极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心理疏导服务。缓解民众心理压力,提高免疫力,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协助教育局制定《牡丹江市教育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心理咨询方案》,公布24小时咨询电话,组建由各校校长、德育工作者、班主任、科任和心理教师组成的教育系统心理咨询专家团队,以心理咨询热线、线上网络咨询为主要载体,迅速有序开展疫情心理干预、心理疏导和心理关爱工作。以疫情防控期间开学前后的心理调适为重点,举办线上三级培训,2000名参与心理维护和疏导工作的人员参与网络培训,以提高心理的专业能力,做好心理咨询与服务工作。各县市区三级培训结束后受益人数达到近10万人,为缓解疫情期间心理不适,录制家长篇、学生篇和教师篇等音频和视频近100个。录制出27节心理健康课以满足各学段课程开播的需要。</p> <p>  星汉灿烂,是无数星球闪烁流转;江河奔涌,是众多水滴凝结汇聚;沧海一粟,也有自己的贡献,历史前行,每个人都留下或轻或重的一笔。我们的工作,不是惊天伟业,但也或多或少影响着千家万户。我们的心中时刻牢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p>

教师

教研

线上

疫情

教学

牡丹江市

录制

心理

培训

展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