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粽子</p><p> 文/孙迎春</p><p> 今天早起,看同学发了个朋友圈说:”羡慕别人会包粽子,羡慕了二十多年啦,昨天自己也竟然包得像粽子啦,且每片柴叶间还利索无米粒,能像就很满意啦,哈哈这下终于不用羡慕别人会包粽子啦,生活会逼你学会包粽子”。我没有忍住噗嗤笑了。</p><p><br></p><p> 粽子,我读小学的时候就会包,因为粽子在我的字典里不是端午节特有的食品,而是有它的寓意,粽通中,有高中,命中的意思,粽子里面加点红豆(家乡话通对)绿豆,希望考试答题都对,得高分。记得有一次春季抽考,我邻家的同学也被抽中去乡里考试,我们跟着老师一路走一路乱聊天,她突然问我早上吃了什么,我说我吃了鸡蛋啊,她的表情很惊诧,半带炫耀地跟我说“二奶怎么没有给你包粽子?那样考试成绩会好哦”当时我不明就里,稀里糊涂,也不以为然。她那次有没有考出好成绩我不知道,我只记得她说吃粽子可以考得好,回去就把这事给妈妈学了一遍,妈妈笑了笑说:“我不会包粽子”</p><p><br></p><p> 当年就以为妈妈真的不会包粽子,并没有好好想想端午节我家吃的粽子是不是妈妈自己包的。从那以后,我每次打猪草时,只要是看见沟边的芦柴细长细长的叶子就会折几片,想着粽子的形状折折裹裹练手玩。有时也会带回家给妈妈看,问她像不像粽子,妈妈也只是笑笑。</p><p> 又逢春季乡里抽考,我早早地就告诉爸爸妈妈,也想让他们高兴一下,还怀揣着小秘密:希望妈妈也会为我准备粽子,可考试日子一天一天临近,妈妈也没有任何表示。考试前一天下午我打猪草顺便带回几摞嫩嫩芦苇叶,跟妈妈说:“包粽子?”妈妈还是那句话:“妈不会包粽子。”我赶紧说:“我会”。其实我也没有信心真的能会包。妈妈不做声,爸爸看着我噘着的嘴巴低声说:“我去说”,我还噘着嘴巴,就听爸爸声音提高了许多说:“孩子要考试,你就让孩子学着包包看”。我斜着眼睛偷偷地瞄着妈妈,一会儿妈妈给我端出半盆米还有扎粽子的麻绳,还听见她对着爸爸嘟囔:“够吃两顿米饭呢”。</p><p> 已经记不清那次我用了一小时还是两小时裹了那半盆米,只记得反正是大大小小,形状不一地包完那些米,我就去睡觉了,不管早上能不能吃到粽子,也记不得那次考试有没有超常发挥,只记得那天早上我也有点炫耀地跟同学说:“早上吃了粽子,妈妈给我煮的”。 </p><p> 长大后就学会包各种各样的粽子,狗头粽,虎头粽,枕头粽 ; 馅的种类也越发丰富,从当年白米粽变成如今蛋黄肉粽,可想来想去我也就偶尔吃一个蛋黄肉粽,并不是我嘴巴刁,而是我根本没有那么喜欢吃粽子,第一次因为考试包的一锅粽子也”便宜”弟弟妹妹们打了牙祭</p><p><br></p><p> 儿子中考那年,错过了芦苇叶的可食季节,超市里买了几个意思一下。他高考那年,芦苇叶还没有老,我就认认真真地自己动手包粽子,还在肉馅里掺了点豆进去,延续,包裹些美好的寓意。</p><p> 今天到处都说粽子,可我没有吃,我对粽子的眷恋远不是那份软糯,也不是那份香甜,而是千丝万缕的情结,现在妈妈再也不会告诉我,她是不是真的不会包粽子,我们小时候端午节早上吃的粽子是不是她晚上偷偷包的,夜里偷偷煮的,也或许是她的精打细算和浓得化不开的爱,我只好慢慢回忆,细细体会。</p><p><br></p><p> 想着儿时的粽子香,想着那笑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