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课程•端午节】二(4) 集结号中队“浓情端午 弘扬民俗”——端午节主题活动

盐粒儿

<p><b>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端”有“初始”之意,是仲夏的开端,盛夏的起始,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于是便有了“端午”之称。</b></p><p><b> 节分端午自谁言,</b></p><p><b> 万古传闻为屈原。</b></p><p><b> 堪笑楚江空渺渺,</b></p><p><b> 不能洗得直臣冤。</b></p><p><b>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源于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b></p> <p><b style="font-size: 18px;">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增强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在班主任曲老师的号召下,二年四班的孩子们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端午节的理解,充分感受了端午节特有的习俗和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b></p> <p><b style="font-size: 18px;"> 五月五 , 过端午</b></p><p><b style="font-size: 18px;"> 包粽子 , 挂菖蒲</b></p><p><b style="font-size: 18px;"> 赛龙舟 , 敲大鼓</b></p><p><b style="font-size: 18px;"> 家家户户庆端午。</b></p><p><b style="font-size: 18px;"> </b></p> <p>  <b style="font-size: 18px;">淡淡粽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成为端午节食物,端午节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端午节家家吃粽子来纪念屈原。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小四班的孩子们也亲自动手包粽子,体验粽子的制作过程。做端午美食、品端午美食,忆历史、怀古人。</b></p> <p>  <b>赛龙舟是端午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屈原,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江中屈原的尸体。划龙舟还代表一种龙舟精神,弘扬爱国、爱集体、团结的精神。小四班的孩子们也来巧手制作自己心中的龙舟。</b></p> <p>  <b>孩子们还以吟诵古诗,绘制手抄报等形式来抒发对端午的情怀。</b></p> <p>  <b>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是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这些传统节日中大都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对于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认知、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次活动,不仅使孩子们对端午节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更重要的是让孩们懂得:过端午是对古人流传下来的民族精神的呼唤。更进一步培养了每一个孩子的民族情结,使祖国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能代代相传。</b></p>

端午节

端午

屈原

粽子

龙舟

孩子

传统节日

弘扬

四班

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