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松江是与苏州、嘉兴並列建立的府衙,由此带来先有松江府后有上海城之说。松江老城有十里长街、十万人口之称,在上海郊区首屈一指。20多年前曾领略过老街风貌,之后曾无数次途径路过,却从未上街走走。如今锅居家中,有的是时间,看到松江报道仓城老街新开的几个景点在6月9日开张,我们也于开张日去凑个热闹。</b></p> <p><b>所谓十里长街,其实是由华亭老街中山中路与苍城老街中山西路两部分组成。华亭老街现属岳阳街道,前几年已经改建完成。苍城老街东至西林路,西到玉树路的中山西路,全长600多米,现属永丰街道。</b></p> <p><b>今天的仓城还留有明代后期至清代初期的古建筑有16处,清代中、后期建筑共767处,民国时期建筑有74处,其中区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文物登记单位14处,不可移动文物登记保护单位81处。</b></p> <p><b>中山西路的南面是老街的市河,河对岸有一条秀沿街,这里从明朝开始就是税粮的仓储地和始发地,如今沿河沿路居民大多动迁,只留下待整修的老宅。</b></p> <p><b>我们走入紧靠玉树西路的第一家张氏米行。</b></p> <p><b>建于民国时期的张氏米行,建筑风格为江南传统民居.。旧时开米行,南为临河楼,北有碾米车间仓房式。</b></p> <p><b>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松江府在古市河的大仓桥南筑起了第一座漕仓,是松江府最大漕粮(税粮)仓储地和漕运始发地。</b></p> <p><b>米行现作为松江大米生产与销售的陈列室。</b></p> <p><b>各种生产工具。</b></p> <p><b>各种计量工具。我们小时候家家都有一把十六两制带有钩子的杆秤,这样的斗、升都不用了。到现在是可以作文物了。</b></p> <p><b>蒸饭桶,这东西现在不少地方还是用的。</b></p> <p><b>还记得小时候吃到松江大米老来青时的感受,煮成粥,颜色发青,上面有厚厚的一层粥油;煮成饭,油光锃亮,掏一勺猪油,添一点酱油,又香又糯,味道好极了。如今眼花撩乱的各种大米,都赶不上当年的老来青。</b></p> <p><b>“老来青”大米由松江的老一辈农业专家陈永康培育,不但产量高,而且质量非常好,曾被称为“毛泽东大米”。前两年,松江又种出了新世纪的老来青,比一般稻谷的成熟期还早些,可吃口没有以前的味道。</b></p> <p><b>沿着市河往西走,看到河对岸的老宅.。</b></p> <p><b>已经动迁的己用围墙栏起来,里面要建复古建筑。</b></p> <p><b>上海闲话读起来一一有名堂。据说上大的一个老师来经营的,上午在接待贵宾,没有对外开放。</b></p> <p><b>斑驳的墙壁,只留下时间的痕迹。</b></p> <p><b>元代,松江一带是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业中心,有“衣被天下”之称。</b></p> <p><b>松江布展示馆在一座清代的三进二层古建筑里,很好的保留原来建筑的特征与结构。馆内展示了部分近、现代松江棉布及织造工具的图文实物资料。</b></p> <p><b>穿越时空看看各式各样的松江棉布,药斑布、织布机、嫁妆箱等,追忆一下松江劳动人民男耕女织、安居乐业的生活情景。</b></p> <p><b>黄道婆在松江也十分出名,元末明初黄道婆出生在华漕,自小当童养媳,乘船逃到海南,学习了黎族人的纺织技术,当时朝廷在各地建立织造工坊,统一由官府管理和运营。黄道婆在此背景下来到松江,以官府征用的工匠师的身份服役的。</b></p> <p><b>朝鲜战争时的毛巾包装纸。</b></p> <p><b>老布新作。</b></p> <p><b>继续引领时代潮流。</b></p> <p><b>己有156年历史的徐氏当铺是中山西路秀野桥以西唯一一家当铺,1745平方米的总面积与雄厚的资本和独特的经营方针,使其在当时的松江名声大噪。</b></p> <p><b>这里原来居住着27户居民,为配合松江区老城改造工作,从2014年8月,永丰街道老城改造办公室对该处启动了房屋置换,2016年开始修缮,恢复其原貌。</b></p> <p><b>徐氏当铺建于清代中后期,临街为门厅,后二进为当铺楼、库楼和宅楼。楼为硬山顶形式,有奇小的三山屏风墙。</b></p> <p><b>清同治元年(1862年)至解放前夕,松江城内先后开设典当行29家。</b></p> <p><b>室内现在是紫砂壶收藏展。</b></p> <p>坐落在中山西路264-266号杜氏雕花楼,是当地名绅杜岭梅的住宅,建造于清嘉庆年间。这是一栋三进二层庭院式的徽派明清建筑群,厅堂、卧房、账房、药房、厨房、学堂等一应俱全,整个大楼雕梁画栋、马头山墙,雕刻出来的人物山水、草木屋舍,栩栩如生,形象逼真,非常值得一看。</p> <p><b>1998年该楼被列为松江区梁柱式结构系统,为一组较完整的清式中型民宅院落。</b></p> <p><b>四棣三进庭院式建筑,其建筑造型和雕刻艺术均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研究价值,是松江地区绝无仅有的古代建筑雕刻之精品。</b></p> <p><b>第三棣是整个院落的主建筑--“雕花楼”,这是杜氏为其女儿结婚所造的新楼。</b></p> <p><b>营造雕花楼的工匠们,用简练的刀法雕刻出来的人物山水、草木屋舍,栩栩如生,形象逼真。</b></p> <p><b>第三棣与第四棣之间除有天井、厢房外还有一处过道口,天棚为下班顶,第四棣有后门直通屋后的田园,很有雅意。</b></p> <p><b>再往西行就见到了老街的核心景观一一大仓桥,桥边列有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的铭牌。</b></p> <p><b>这座五拱大型石拱桥,长54米,宽5米,高8米。是目前松江现存体量最大的石桥,也是上海地区明代比较大型的石拱桥之一。</b></p> <p><b>旧志记:西 仓桥在钱径西,明天启年间,知县章台儒建。</b></p> <p><b>明代书画家董其昌为这座桥的修建撰写了纪文《西仓桥记》,他称赞大仓桥:“蓄风气,壮瞻视,莫此为伟”。</b></p> <p><b>在大仓桥西侧,市河南岸有灌顶禅院"水次仓关帝庙”。该庙始建于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禅院内既供奉关公神像,也供奉普通百姓信仰的观音等神像。</b></p> <p><b>今日关门闭户,见不到真容。</b></p> <p><b>旁边有孟姜女亭,据说在孟姜女北行的过程中,行至大仓桥,天色已晚,便歇于河畔一青石之上,自此,该石成当地百姓纳凉之胜地,取名“孟姜女坐石”。后来就形成了这座“孟姜亭”。</b></p><p><b>孟姜女都传为是齐国人,怎么回跑到越地来?想想这些事,不要去搞明白,否则越搞越糊涂。</b></p> <p><b>大仓桥东侧恢复的老房子,松江集邮协会正在举办邮品展览。</b></p> <p><b>各种题材的邮品琳琅满目,趣味无穷。</b></p> <p><b>还有光绪年间的借据。</b></p> <p><b>更有道光年间1833年的。</b></p> <p><b>仓城老街的复兴,还刚刚起步,今天虽说是第一天开张,可游客廖廖,不起蓬头。古镇老街的改建,如何使老年人留住记忆,又能使年轻人在吃喝玩乐中对传统有认知的感受,太高雅,曲高和寡;卖粽子卖扎肉,又陷入俗套。如今,仓城老街恐怕也面临两难的选择。</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