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2020年6月23日,在这个最明亮、最热情同时又即将孕育出果实的季节,偃师高中南院行政楼三楼寇宏伟名师工作室里,一群可爱的语文人又坐在一起。</p><p> 上午8:30,研修活动正式开始。寇宏伟老师首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喜讯,工作室荣获了偃师市总工会授予的“工人先锋号”称号。</p> <p>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常红晓和张真真两位老师对经典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常红晓老师用专著照观专著,让经典映射经典,从金圣叹的评论导入,抓住林冲性格中的“忍”和“狠”两个方面,引领学生层层深挖,感受小说人物的经典魅力;张真真老师则聚焦文本中的“风雪”和“火”两个要素,探究小说中环境的深刻内涵,并进一步在经典课文和高考真题方面做了拓展延伸。</p> <p>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偃师一高的陈志伟副校长和偃师高中的钟磐老师对两位老师的展示课进行了点评。他们一致认为两位老师的课准备充分,特点鲜明,重点突出,源于课本,又不拘泥于课本,紧扣考点,又不局限于考点,体现了“大语文”的理念。</p> <p> “读书切戒在慌张,涵泳工夫兴味长。”黄科峰老师带来了有关《宋史》的专题研修,他先讲明《宋史》和《宋书》的区别,进而从数十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的传记入手,既整理文言知识点,又大胆命制新题,展现了可贵的探索精神。</p> <p> 在“新冠”疫情期间,寇宏伟老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前瞻性,提出了共同读书计划,工作室的老师们一道共读了费孝通先生的著作《乡土中国》,并认真做了阅读笔记,写了读后感。在本次研修活动中钟磐、张利辉、付卫平、刘晓珊等四位老师作为代表,从治学理念、人际关系、阅读方法、联合解析等角度分别作了精彩发言,展示了阅读成果。</p><p> </p> <p> “风雨阴晴君莫问,有书便是艳阳天。”疫情没有妨碍每一位老师的阅读脚步,反而催生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每一篇读后感都是老师们反复推敲、自我磨砺的心血之作。</p> <p> 最后寇老师做了总结发言,他梳理了工作室一年以来的各项工作,展示了工作室取得的荣誉和成果,并安排了一系列的工作:</p><p>一、会后提交个人研读笔记,《乡土中国》读书笔记和读后感</p><p>二、提交本学期的15篇听课记录</p><p>三、提交个人系列荣誉证书</p><p>四、安排下次研修活动的同课异构课和专题研修项目</p><p>五、安排7月份的专题讲座</p> <p> 不行春风,哪得秋雨?不经磨砺,怎见珠玉?一群人,一群热爱语文的人,心怀热忱,不负时光,砥砺前行,追逐梦想,一直在路上!</p> <p>优秀作品展示:</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从《乡土中国》看费老治学研究方法</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偃师高中 钟磐 </p><p>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大师费孝通的代表之作,也是中国社会学的开山之作,一遍读下来,一些地方囫囵吞枣不太懂,但有些段落真的醍醐灌顶,一些社会现象及自己的疑惑,在阅读中豁然开朗,读完这本书,真的可以从社会层面更好地认识真正传统的中国社会,大致明白中国从哪里来,今日的中国为啥是这样,理解了中西方社会制度不同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p><p> 以上是一遍读完合上书本后总的感受,具体入微的记忆倒是大多忘了,残存不多。为了完成规定的读后感任务,在选题时,对费老治学研究的方法产生了探索的兴趣。 </p><p> 如果说《江村经济》是费老微观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实践应用,那么《乡土中国》则是依据实践的经验,从微观的视角中跳出来,从宏观的角度审视整个社会。费老通过多年的考察及学术思索,东西方比较,结合了儒家经典,将隐含于乡村社会中的独具特色的概念体系抽象出来,分析社会的整体架构,提出了自己的乡土中国理论。</p><p> 一、重视实地考察,到实践中去,从实践中来。 </p><p> 作为社会学家,费老重视实地的考察研究,:“24年的夏天,我和前妻王同惠女士一同到广西瑶山去研究当地瑶民的生活,那年冬天在山里遭遇不幸,前妻未获生还,我亦负伤。”“25年夏天,我到自己家乡调查了一个村子,秋天到英国整理材料。”“29年,在云南开始实地研究工作,并帮助年轻朋友们一起下乡调查。” </p><p> 从作者不经意提到的但贯穿作者整个学术生涯中的社会实践考察,我真切感受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社会实践是创作发明的源头活水。</p><p>二、东西方比较中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p><p> 作者在东西方文化比较中,突出了乡村中国的特色和特点。但这一过程中,作者并没有厚此薄彼,更没有崇洋媚外,自轻自贱。他对自己民族文化有准确的定位,对民族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关系有清醒认识。优是优,劣是劣,尊重事实,尊重自己的判断。 </p><p> “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乡土本质》)“这和西洋把权利和义务分得清清楚楚的社会,大异其趣。”(《差序格局》)“西洋’团体格局’社会中,国家可以要求人民的服务,但是国家也得保证不侵害人民的权利,在公道和爱护的范围内行事权力。” </p><p> 回顾如何看待中国文化的历程,不难发现有这样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是主张接受西方文化,甚至全盘西化。另一种则是坚守传统文化的精髓血脉,反对西方文化侵袭。费老的文化自觉的观点,可以说是第三条道路的有益尝试。即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整合,避免文化冲突。学贯中西的费老,娴熟科学地运用了东西方文化比较的研究治学方法。</p><p>三、立足中国语境,活学活用儒家经典。</p><p> 费老在论述乡土中国的社会学特点时,从中国人熟悉的《论语》入手,多举孔子、老子等事例名言,且极具创造性,打破了一般人熟悉的常规解读。费老解读《论语》,从社会学、人类学角度,很注重它的“乡土”“农村”这一立足点。解读《论语》语句论证自己观点。在中国这一传统文化背景下,使文中的观点更为人信服。例如:《论语》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最后甚至归结到“心安”两字。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触中去摸索父母的性格,然后去承他们的欢,坐到自己的心安,这说明了乡土社会中人和人相处的基本办法。” </p><p> 一本不厚的小书,成为费老的经典代表之作,”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贯穿其中的是艰苦的学术调查,学贯中西的学术素养,学富五车扎实的学术积累及活学活用坚实的学术训练。成功非易得,学问有必然。学习借鉴费老的研究治学方法,是我读本书最大的收获。</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漾入心底的乡土情结</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偃师一高 张利辉</p><p> 初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中,感觉有点难进入状态,觉得理论性和学术性很强,有些观点很难理解透彻,随着阅读的深入,越觉得费老的很多见解,引人深思。</p><p> 一、人治与法治</p><p> 信息大爆炸时代,对某一个热点事件有看法,即可发表言论,阐述观点,引发舆论热潮。在你一言我一语的畅所欲言中,似乎达成了一个共识:既然法律制裁不了他,那就让道德谴责来惩罚她!毕竟法律条文是有限的,人类的创造力、行为能力却是无法预料的。在法律的范围之外,人们往往会寄希望于原始的、来自乡土社会的“礼治”“人治”来主持正义,中国文化传统美德在此刻显得尤为威严、圣洁、神圣不可侵犯。但要真正回归到无讼、克己复礼的乡土社会是不可能的了,人们的“需要”已经无法局限于简单的行为“欲望”,必然需要一套严谨的、规范的普遍原则去约束个人的行为,也就是“法治”,违法的人自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不讲道德的人也要承受来自社会文化传统下的无形压力。</p><p> 二、血缘与地缘 </p><p> 乡土社会是一个差序的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很大程度上靠亲疏远近来分别,所以这种社会关系始终都是以私人关系为主导的,并未形成一种凌驾于团体至上的关系与观念,也就无法催生高于人际关系的社会契约关系。所以,作者诙谐道,也许中国人最能体会到世态炎凉这四个字的感觉了。同时,这关系也决定了乡土社会实际上是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因为以土地为经济基础的非流动性,促进了家族势力的产生与发展。在家族中,血缘的亲疏催生了差序格局,也形成了整个乡土社会的家族伦理体系。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关系的投影。</p><p> 三、欲望与需要</p><p> 费老认为,在乡土社会人可以靠欲望去行事,而在现代社会中欲望并不能做人们行为的指导了,发生“需要”,因之有“计划”,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假如人能够遏制住自己的种种欲望,过着无求的生活;那么,他才算主宰了自己的生活,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尤素福如是说。欲望如果要能通过意志对行为有所控制,它必须是行为者所自觉的。自觉是说行为者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人如果能明白自己所需要的,那么就有了明确的目标与方向,有了前进的动力,这种动力会化为外在的一种行为。不断地激励自己朝着目标去努力实现。乡土社会中欲望经了文化的陶冶可以作为行为的指导,印合于生存的条件。社会变动得快,原来的文化并不能有效的带来生活上的满足,欲望并不是最后的动机,而是为了达到生存条件所造下的动机。于是发生了一个新的概念“功能”,可谓见解独到。</p><p> 通过对《乡土中国》的阅读,让我了解到中国乡土社会的方方面面,对此有了全新的认知,更好的定位自己。</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乡土是我们的底色</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实验高中 付卫平</p><p> 《乡土中国》是一本全面讲述中国乡土社会方方面面的书。费孝通先生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社会发展到今天,虽然现代化已经走进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但深入其中,我们会发现:中国社会乡土性的烙印还是很深的。我们从乡土中走来。</p><p> 中国人和土地的渊源是很深的。没有谁比我们中国人更热爱黄土地,因为我们的肤色就和土地是一样的。很多当地人在介绍自己时,喜欢用“土生土长”这个词,土里只能长庄稼怎么能长人呢?可我们就是喜欢这样的表达。</p><p>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普及,我们早已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但大部分中国人,骨子里认为自己是农民的儿女、大地的儿女。</p><p> 作为一名70后,我对土地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小时候,爸妈在地里劳作时,常常把我带在身边,他们干活,我就在田间地头和小伙伴们捉蚱蜢,玩土坷垃。那时候,最好的玩具是把土和水进行搅合,然后,用手捏成小兔、蛇等各样的形状,在一起评比看谁做得逼真。没有刀,也没有模具,手艺全凭两只手和想象力,大家的水平不差上下,都比较低。大家最喜欢做的是碗,简简单单,一拍,一笼,就能搞定。关键是,完事之后,还能催生出另一种乐趣——摔碗,将碗高高举起,口朝下猛得一扣,“啪”的一声,碗底爆出个口子,大家的脑袋瓜集合似的一起凑上去,仔细丈量口子的大小,以此确定冠亚军。真是其乐无穷。</p><p> 一直非常喜欢臧克家的《三代》: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短短几句,写尽了中国人祖祖辈辈和土地难以割舍的亲密关系。</p><p> 我们从乡土中走向未来。小时候看《西游记》,很喜欢唐玄奘出发取经时唐太宗李世民对他说的话:“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当时不大懂意思,只是觉得好听,顺耳。也非常好奇:为什么皇帝要给他的酒中加一撮尘土?长大后终于明白,那是乡恋,是情结。正是源于对故土的热爱,玄奘法师在西游途中,能够面对磨难不退缩,面对诱惑不动心,经受住了各种考验,最后取到了真经。</p><p> 在物质还不富裕的时候,父辈们外出打工,总会随身携带一包“乡土”,喝水时兑一点,专治肚子疼等各种“水土不服”。土地把我们和故乡牢牢联在一起,无论我们走到天涯海角都记得家乡的模样、亲人的牵挂。</p><p>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在朝为官五十余年,耄耋之年他还是回到自己的故乡。有句话说“金窝银窝比不上自己的狗窝”,从古到今,外出打拼的中国人,发达之后,逢年过节最喜欢去的地方,是自己的老家。</p><p> 中国有个成语叫“叶落归根”——乡土是我们人生的起点,更是我们的归宿。</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乡土体系中的维护与抗争 </span>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偃师高中 刘晓珊</p><p> 《乡土中国》的阅读过程并不会顺利愉快:一方面是文中有大量的社会学术语,让人有陌生感、隔阂感 ;另一方面即便读懂了一大部分,也会让许多中国人不得不直面自己或者自己的群体身上的一些矛盾甚至是弊端,让人有纠结感、沉痛感。我在阅读的时候想得最多的是与陕西作家作品的联系解读,特别是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在现实和理论上都与《乡土中国》有大量的契合之处。</p><p> 费孝通先生在《系维着私人的道德》章节中写到:我说了不少关于“团体格局”中道德体系的话,目的是在陪衬出“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特点来。从它们的差别上看去,很多地方是刚刚相反的。在以自己作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最主要的自然是“克己复礼”,“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是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从己向外推以构成的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每根绳子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社会范围是从“己”推出去的,而推的过程里有着各种路线,最基本的是亲属:亲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弟。向另一路线推是朋友,相配的是忠信。</p><p> 《白鹿原》的主人公白嘉轩就是农耕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家族制度的代表人物。他思想的核心是“孝”和“义”。他给儿子起名全以“孝”字行辈,强调的是“孝”,也显示出他是用“孝”去要求儿女。“他坐在他老子生前的坐椅上用他老子留下的烟具吸烟,完全是为了孝道”。他每天晚上都向母亲问安,陪她坐一会聊一些家常事,这也是在尽孝道。白嘉轩和鹿三之间是主仆也是朋友,白嘉轩敬称鹿三为三哥,和他一起干活,一起吃饭,一起商量事,还让最疼的女儿白灵拜鹿三为干大。白嘉轩支持鹿三的儿子黑娃念书,还打算帮黑娃娶亲,如果黑娃放弃田小娥的话。白家对鹿三太好了,鹿三对白家也一直怀着感恩的心。他把白嘉轩当成恩人,追随白嘉轩的忠孝仁义。白嘉轩思想中的“义”不仅仅是我们所理解的“义气”,“以德报怨”原则是他的“义”的最好体现。黑娃曾经打断了他的腰,但当黑娃被捕时,他依然想法搭救他。在这里面对黑娃,他是用“义”的原则去指导自己的行为。即使别人对自己不仁,也得以“义”对之。尤其是黑娃家与他家有数代交情,他更是宁愿自己吃亏,也不肯施认报复。因而,直到解放初期,县长白孝文陷害副县长黑娃为反革命即将枪毙时,白嘉轩还多方奔走,想救黑娃一命。</p><p> 费孝通先生在《礼治秩序》章节中写到: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不论在社会、政治、经济各个范围中,都有认为“无政府”是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所谓“无政府”决不是等于“混乱”,而是一种“秩序”,一种不需规律的秩序,一种自动的秩序,是“无治而治”的社会。</p><p> 可是乡土社会并不是这种社会,我们可以说这是个“无法”的社会,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譬如在印度有些地方,丈夫死了,妻子得在葬礼里被别人用火烧死,这是礼。又好象在缅甸有些地方,一个人成年时,一定要去杀几个人头回来,才能完成为成年礼而举行的仪式。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p><p> 白嘉轩用传统的道德规范要求自己,也用传统的道德规范去要求别人,这便是推己及人。在自觉不自觉之中,他承担起维护家族,宗族名声的保护神之职责。而家长与族长的权威,则是他维护传统道德规范的有力武器。反过来,家长尤其是族长的权威感又强化了他的传统道德的规范意识。当有人违背他所信守的道德规范时,他就会利用家长和族长的权威对他们进行打击,以维护他所恪守的道德规范。他不让有着真挚爱情的黑娃和小娥进祠堂。他严厉惩治企图勾引小娥,没吃上羊肉反惹一身骚的狗蛋。他杖责令他伤心,失望的白孝文。因为女儿的逃婚,他同自己最疼爱的女儿断绝父女关系,他之所以会有这些不近人情的做法,是因为这些人都违背了他所信守的道德规范。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特别是儒家传统道德规范是压抑人性的道德规范。因此,从另外的角度来看,白嘉轩的所为又有些不近人情,不通情理。所以说白嘉轩在维护传统道德,“挺正,挺硬自己腰板”时,是以牺牲人情,人性为代价的。 </p><p> 另外,书中的朱先生是作为一个完美的圣人形象出现,却是带着遗憾离开。属于他的物质基础没有了,他自然也无法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上的,一旦工业文明取代了农耕文明,传统文化就只能成为戏台上的道具,不但似是而非,而且没有实际的用处。书中的几个年轻人都是朱先生的学生。鹿兆鹏、鹿兆海兄弟是,白孝文、白孝武弟兄是,白鹿精灵白灵是,黑娃也是。这些人师出同门,却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结局,但他们都以自己的阅历和勇气向传统的道德文化和价值体系发起了抗争与挑战。 </p><p> 《乡土中国》的写作背景和《白鹿原》的故事背景有大体重合之处,所以分析起来才可以互相借鉴。当旧制度作为现存的世界制度同新的世界制度进行斗争的时候,旧制度不是个人的谬误,而是世界性的历史谬误。乡土中国曾经培育和引领一个庞大的民族繁衍生息数千年,但当面对现代西方文明的冲击时,又显得力不从心,这时需要我们找出根源,积极应对。而当现代文明经历了百年往上的高速发展显现出一定的弊端时,我们又需要问问我们的土地,问问我们的祖先,有哪些经验可供查验。这就是我们阅读《乡土中国》的出发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