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如果说春天的主角是漫山遍野的青绿,那么从端午开始,江河便已接管了仲夏的山川。我们应该庆幸,在跌宕的历史长河中,先辈为我们留下端午节这样特殊的日子,它赋予了江河更多的意义:屈原的清高、伍子胥的忠智、曹娥的至孝以及寓意深厚的民俗风物。</p><p>细数那些流传至今的故事,纵然令人拥有许多深思与感慨。至少,端午给了我们一个契机,感怀、展望,一边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一边享受家人团聚的幸福。</p><p><br></p><p>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南方龙舟竞赛,北方踏柳吟诗。印象中的端午节,家人早早起床在太阳出来之前为我带上五彩线,还有漂亮的香包,每年奶奶都会为我和妹妹手工做二个,好怀念。接着去踏青,来到河边洗漱,最后将采来的艾草挂在门前。早餐吃最最简单的白水粽,蒸熟之后直接蘸白糖。这样的美味即便一穷二白,却因为与家人共聚分食,也成为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难得之至。在科举时代,家有书生的父母,更是不忘在粽子里放上枣子,寓意“早中”。而后,豆沙粽、鲜肉粽、蛋黄粽……这一味节气的食物,在岁月的演化中,也生出各色不同的风味。</p><p>民谚有云:“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每到端午,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庭院,将菖蒲、艾叶插于门楣,悬于堂中。家中长辈,会把中药艾草、白芷、菖蒲、冰片、苍术、雄黄、樟脑等研磨成粉,装入锦囊中,赠与后辈驱除病菌、蚊虫,也是代代相传的美德——“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p><p>细细碎碎的民风民俗,承载着长辈之于后辈的期许,点点滴滴融入血脉,全是真心与关爱。节日的本源,终归是让每个普通人,在约定俗成的种种仪式感中,去寻找共同向往的美好与希冀。 </p><p>谨祝各位:端午安康</p> <p>妈妈的手艺,妈妈的味道</p> <p>说了好久的晨跑终于实在了</p> <p>值得肯定的不仅是我的表现,还有我的出现😁</p> <p>胖到如此还不自知😂</p> <p>买来艾草煮水给小孩子洗澡</p> <p>想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