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粽子飘香,古风流长,为进一步引导孩子们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龚店镇余营小学在端午来临之际,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特别活动,旨在提高孩子们的爱国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p> <p>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中国上下五千年,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p> <p>1、端午节习俗之赛龙舟</p><p>赛龙舟南方比较盛行,北方的水比较少。这个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有也人认为划龙舟是为了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p> <p>2、端午节习俗之吃粽子</p><p>吃粽子也能看出南方和北方的差异。南方大都吃肉粽,北方大都吃枣粽,谐音为“早中”。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现在也有家长做枣粽给考生吃。</p> <p>3、端午节习俗之佩香囊</p><p>香囊内一般装有朱砂、雄黄、香药,不仅有驱蚊虫的作用,传说也有避邪驱瘟之意,并且也很美观。一般挂在蚊帐的两侧,小孩的手腕、或脚踝、或佩戴在颈部。</p> <p>4、端午节习俗之悬艾</p><p>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人们在端午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虽说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很有医学依据,这些活动也反映了老祖宗的聪明才智。</p> <p>5、端午节习俗之悬钟馗像</p><p>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p> <p>6、端午节习俗之栓五色丝线</p><p>中国古代以五色为吉祥色,所以端午节除了做香囊外,还会编五彩绳,系指孩子的手腕、脚腕。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据说有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p> <p>7、端午节习俗之点雄黄酒</p><p>说道雄黄酒,很多会想到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是的,雄黄酒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可以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p><p>中国的传统节日的习俗,不仅会有一些传说故事,有一些美好的寓意,更多的是一些使用的保持身体健康的小技巧。</p> <p>端午节是我国又一传统文化节日,满街都飘满了粽子的香味,又到端午节,又闻粽飘香。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来描绘不一样的端午。看看学生们的手抄报做得多认真!</p> <p>2020年端午节已至,根据教体局要求,学校放假时间如下:</p> <p>为保证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的端午假期,学校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请各位家长配合学校,做好以下8点工作:</p><p>1、防溺水安全教育</p><p>每年5-9月是溺水高发时期,家长一定要加强孩子的溺水安全教育监督,做到七不一会四知道。杜绝所有溺水危险。</p><p>2防雷雨大风安全教育</p><p>端午前后正是“龙舟水”时期,当遇到雷雨大风天气时,要注意以下几点。</p><p>◎三远离:</p><p>远离高层建筑和广告牌,防止高空坠物。</p><p>远离开阔地方(郊外、运动场、露天停车场等)。</p><p>远离高压电线、外露的金属物体等。</p><p>◎四不要:</p><p>不要外出玩水,更不要在雨中嬉戏。</p><p>不要使用过多电器,或直接切断室内电源。</p><p>不要在山顶、楼顶等高处逗留。</p><p>不要接触燃气管、自来水管等导电物体。</p><p>◎三避免:</p><p>避免室外活动,遇到强对流天气最好待在家。</p><p>避免在室外使用手机及其他通讯工具。</p><p>避免在室外骑自行车,电动车等。</p> <p>3、防拐骗安全教育</p><p>放假期间,家长无法时刻确保孩子就在身旁,一定要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保密,不把家庭信息随意透露给陌生人。</p><p>学会抵制诱惑,不随意接受他人的夸奖或馈赠。学会遇事冷静,意识到危险要在人多的地方大声求救。学会加强安全意识,时刻警惕,保护好自己。</p> <p>4</p><p>居家安全教育</p><p>如今全国仍在抗疫,留在家中是最好的选择,但家庭也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一定要警惕。</p><p>◎使用电器:</p><p>正确接触电线及插座,不用湿手碰触,不要随便拉扯。</p><p>正确操作家庭电器,家长教会孩子如何操作,并在一旁监督使用。</p><p>不要同时使用大功率电器,包括电视、热水器、洗衣机等等。</p><p>发生短路或线路着火时首先切断电源,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p><p>◎消毒卫生:</p><p>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勤通风。</p><p>每次回家后都要全身消毒,扔掉口罩,脱下外出的衣服鞋子才能进屋,然后洗手洗脸。</p><p>保持家居整洁,每天打扫卫生,处理垃圾。</p><p>◎独自在家:</p><p>父母外出前要锁好门窗,叮嘱孩子不要爬窗,不要私自出门。</p><p>孩子独自在家时不要使用功率较大的电器,也不要做危险的事情,不能给陌生人开门。</p> <p>5、出行安全教育</p><p>◎注意聚集安全:</p><p>戴好口罩,准备好消毒物品,减少被感染的风险。</p><p>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量不要前往人流密集的地方。</p><p>减少交流,最好不要外出聚餐,和朋友聚会时也要保持距离。</p> <p>6</p><p>饮食安全教育</p><p>端午节必吃粽子,然而孩子若多吃粽子,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安全。</p><p>◎两少吃:</p><p>少吃粽子,粽子由糯米所制,较难消化,且含有大量的油脂,不宜多吃。</p><p>少吃重油、重盐、重糖的食物,避免孩子一放假就暴饮暴食。</p><p>◎三不吃:</p><p>不吃“三无”食品(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p><p>不吃不健康的食品(包括薯条、炸鸡、可乐、辣条等等。)</p><p>不吃街边摊位的食品。</p><p>◎四多吃:</p><p>多吃水果,苹果、香蕉、橘子、草莓等。</p><p>多吃蔬菜,苋菜、苦瓜、黄瓜、西红柿、冬瓜等。</p><p>多吃五谷杂粮,小米、玉米、红豆、绿豆等。</p><p>多吃蛋鱼肉类,鸡蛋、鱼肉、鸡肉、猪肉等。</p> <p>7</p><p>网络文明安全教育</p><p>网络是把“双刃剑”,父母要引导孩子正确、合理用网。</p><p>◎三正确:</p><p>正确使用各种电子产品,每次使用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p><p>正确使用网络,不沉迷,不依赖,学会利用网络。</p><p>正确看待网络内容,学会在虚拟世界中保护自己。</p><p>◎三设置:</p><p>设置APP使用对象,不要让孩子沉迷娱乐APP。</p><p>设置APP使用时间,不要让孩子沉迷手机。</p><p>设置网页浏览限制,不要让孩子接触不良内容。</p><p>◎三不能:</p><p>不能在网上泄露个人信息。</p><p>不能在网上随意传播或散播谣言及不可信的信息。</p><p>不能在APP上绑定过多证件,避免让孩子向陌生人转账或泄露隐私。</p><p>8</p><p>精神文明安全教育</p><p>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提高对端午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是我们应该做到的。</p><p>◎三了解:</p><p>了解端午节的起源、意义及相关故事。</p><p>了解端午节的祭祀传统,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怀。</p><p>了解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让孩子动手学一学,做一做。</p><p>◎三参加:</p><p>参加端午节的相关风俗活动,亲自感受浓郁特色。</p><p>参加端午节的粽子制作活动,感受劳动的喜悦。</p><p>参加端午节趣味知识竞赛,全面了解端午节。</p><p>◎三坚持:</p><p>坚持每天学习、写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p><p>坚持每天阅读,用阅读滋养心灵。</p><p>坚持按时作息,每日锻炼,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