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行走甘南川北,那是第一次进入大西北,第一次看到光秃秃的山,如同黄土堆积而成,没有任何树木,只有水流冲刷的沟壑划出山脉,相比以前看过的青山,这就是脱去绿衣裳的裸体啊! 《兰州》此行首站,停留一日,去看黄河、中山铁桥、游览水车园、至晚找到城市标志“黄河母亲”。 兰州出发一路向南,感受着大西北的苍凉与粗犷。 《临夏》人称“东方小麦加”。街头巷尾充满回族氛围,男人头戴小白帽,女人则裹着黑色纱巾,到处售卖的也都是清真食品。 最为可观的是:小小县城里竟有N个清真寺!外表、规模虽各不相同,但里面都是金碧辉煌,且一座胜似一座。这里一日所见比数年还多。 <h3>《大拱北》 门前竖着牌子“谢绝参观”不知是何地,正准备离开,来了老外参观团,跟随陪同人员进入,方知这是“伊斯兰教古墓建筑群”:多重院落、殿堂花园,其中砖雕的丰富精美出乎意料。(临夏古称河州《河州砖雕》~ 既有园林诗意画境,又有西北的粗犷质朴,乃回族民间艺术珍品)</h3> 《拉卜楞寺》 大夏河将龙山、凤山之间冲积成一块盆地,拉卜楞寺就坐落在这个聚宝盆上。六大学院、十六处佛殿、印经院、佛塔、僧舍....一片宏伟的建筑群。 忠实的信徒磕长头连续不断、来往的人们推动经筒旋转不停、六字真言的诵读声不绝于耳.....随时散发着宗教的魅力。 寺院建筑的雕梁画栋、大殿里精美的壁画、悬挂着的唐卡、堆绣....到处呈现着信仰的虔诚。(我们在此购买的一块“玛尼石”至今还摆放在展示柜里) 大夏河的浇灌,让两岸不再荒凉,阳光照耀下,有了几分金秋的色彩。 《合作》县城里矗立着著名的“米拉日巴佛阁”高达九层的建筑气势不凡,叩头伏地的信众络绎不绝,更增添了神圣的意味。(米拉日巴是藏传佛教白教创始者,曾以歌唱传授门徒,对后世藏族诗歌发展有深远影响) 去往郎木寺的途中,随山势升高,小雨渐变雪花,抵达时迎面的“积石山”已经披挂上白色的盔甲,看不见描述中的红色标志。 不足两米宽的小河从镇中流过,就划出了四川与甘肃的交界。北面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赛赤寺,南面是四川若尔盖县的达仓郎木寺,这里还有清真寺,大家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信仰的执著。 2008年秋行西北,在内蒙看过胡杨林,从额济纳旗向南,一路戈壁沙漠,进入甘肃境内,可以看见卫星城还有耸立的发射架。 《嘉峪关》 天下第一雄关,万里长城西端的起点,河西第一隘口。 城墙踞中设正门,即古代进关第一门,嵌有“嘉峪关”三个大字,是乾隆皇帝所提。关口有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成重叠并守之势。城墙上建箭楼、角楼、阁楼等十四座,历代不断修缮,形成完整的军事堡垒。 嘉峪关城雄踞于岩岗之上,背靠黑山,与祁连雪峰隔河相望。<div>黄土夯筑的城墙在荒原上延伸,仿佛诉说着千年金戈铁马的故事。</div> <h3> “敦” 大也,“煌” 盛也,飞天舞动盛唐文明,见证历史沧桑。<br>《敦煌博物馆》门前是象征丝绸古道上牵驼跋涉的大型雕塑,四大展厅有藏经洞出土的文物、东汉及魏晋墓葬、汉长城等展览,内容丰富。<br>《沙洲市场》被誉为明星市场,不仅有工艺品、农副产品,还有各种风味小吃。</h3> <h3>市内人行道上的地砖绝对惊艳,选取几张如下,多么精美又通俗的文物展示!</h3> 《莫高窟》保存了十个朝代历经千年的洞窟壁画与彩塑,九层佛阁传递着神秘莫测的宗教信息,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参观佛教艺术宝库,汲取悠久历史文化。 《鸣沙山》 还在公路上就看见它的身姿,山体由细米粒状的黄沙集聚而成,当人从山上滑下时,沙子会呜呜作响,故有此名。 鸣沙山脊如锋刃,长天雄浑而辽阔,沙坡柔美且绵延。看夕阳下的驼队,听见传来悠悠驼铃,汉唐遗风丝路花雨恍惚就在眼前。 《月牙泉》 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枯竭,自然奇观。<br>有诗赞:晴空万里蔚蓝天,美绝人寰月牙泉,银山四面沙环抱,一池清水绿漪涟。 <h3>距月牙泉不远处,有一座不知何年建的寺院,其中高高的佛塔上书“月泉阁”。</h3> <div><br></div> 《张掖》古河西四郡之一,取“张国臂腋、以通西域”之意。 <h3>《大佛寺 》全国最大的西夏佛教殿堂,殿内塑释迦牟尼涅槃像,最大的室内木胎泥塑卧佛,长达34.5米,记载:“视之若醒、呼之则寐”。</h3> <h3> “弥陀千佛塔”~ 塔基层层向上收共13节,四周挂风铃,造型别致与北京妙应寺白塔相似。</h3><h3> “木塔” ~ 没有一钉一铆,完整的木结构,内有楼梯可登顶,顶层有古钟“塔势凌霄汉、钟声叩白云”曾是甘州八景之一。</h3><h3></h3> <h3>走在街上,遇到开工典礼;寻店吃饭,看见招牌上新鲜的词句;粗犷的西北风格,留下难忘的印象。</h3> 《张掖丹霞》 是国内唯一的彩色丘陵与丹霞景观的复合区,面积很大正在开发中,有班车送到不同区域。 蓝天白云映衬下,黄土与暗褐、丹红,和谐对比层次分明,远观好似红霞浸染,近看则是色彩斑斓,令人难以置信:这是山体的本色?! 没有修筑的道路,就是沿着山脊不断的攀爬,随着地势升高,视野逐渐开阔,景致不断变换。 没有刻意的雕琢,大自然的手笔描绘出变幻各异的地貌,有的层理交错,有的脉络清晰,这里连绵起伏,那边单列斜脊,山脚下的小院是电影“三枪”搭建的“麻子面馆”。 天色渐晚,夕阳竭力挥洒着金色的光辉,我们看到了如此的辉煌! 离开张掖,沿河西走廊前往武威,绵延的祁连山脉与我们相伴,冷龙岭上的积雪更增添了大西北的苍茫壮阔。 《武威》其名源自西汉远征匈奴时,取振声杨威之意。<div>1969年挖战备地道,在凉州区雷台下,发现东汉晚期的砖室墓葬,并因出土文物珍宝“马踏飞燕”而著名。</div><div>雷台~古代祭祀雷神的地方,从步云门楼进去双重院落,有雷公殿等建筑。</div> 将汉墓出土文物按照1:6的比例放大复制,在广场上出现了铜车马仪仗队,有骑马武士、持戟兵勇、铜斧车、铜撵车....栩栩如生。<br> <br> 《鸠摩罗什寺》颇费周折方才找到此地,这是我国唯一以人名命名的寺院,且1600多年从未改过名称。寺庙的扩建正在继续,僧人在规划图前介绍,对未来充满期待。 <h3>“鸠摩罗什 ” ~ 佛教八宗之祖,四大译经家之首,他的译经与佛学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进内地传教曾驻此十七年,圆寂时“薪死形碎、唯舌不灰”建塔供奉,故称“舌舍利塔”。</h3> <h3> 站在公路俯瞰:黄河曲流,荡气回肠,石林峰丛,伟岸挺拔,山水相依,一派古韵。</h3><div> 《龙湾村》 座落在黄河转弯处的村庄,可以从岸上或水上到达山脚下,那里是石林的入口。</div><h3></h3> 村子种着大面积的苹果树,正是成熟季节,坐当地班车进村,被问:是来帮着收苹果的?我们笑答:来吃苹果的。 住在老乡家里,虽然条件简陋,却别有情趣,出门就坐在了黄河边上。 《羊皮筏子》 几百年来,黄河沿岸民间保留的摆渡工具。以前在书本画面上了解,今天不仅亲眼得见,更是坐在上面,在黄河里漂流,真是太难得啦!(此项已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河石林》 400万年前新生代地壳运动造就的奇观。 深切的沟谷两侧,形成大量的石峰石柱,以黄色砂砾岩为主,高度在80~200米之间,常年的风化、水蚀、坍塌....演变出千姿百态。 《泥幔》 随风而来的沙尘粘土,贴敷在山体的表面,形成泥幔,风吹雨淋,重力剥落,残余部分便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画面。 观赏石林的方式很多:便捷的徒步,还可以骑马、坐驴车,开摩托.... 雄浑的山势中,个人渺小如同蚂蚁,在石林里穿行,很有移步换景的感慨。 这里“千帆竞发” 那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011年到达年宝玉则后,需绕道甘南返回青海,在久治县城包车与司机沟通,他送我们到黄河这边桥头,对面司机再接去玛曲县城,于是走过这座未完工的桥梁,我们便在两省交界处跨过黄河,第二次来到甘南。 黄河从青海发源,自西向东进入甘南,受到阿尼玛卿山余脉阻挡,绕了180度折返青海,这一湾近万平方公里,形成著名的“黄河首曲”。(无法在地面上直观,所以天下黄河由西向东流,唯独在玛曲从东向西流) 这是黄河上游最早建成的公路桥,直通玛曲县城。 黄河在玛曲境内因地势平坦流速缓慢,河水不畅便多汊河与沼泽,成就了这广袤的草原湿地。那时还没有观景台,但远山如黛,满目青翠,牛羊肥壮,绿草无边,依然领略到“亚洲第一天然牧场”的壮美。 黄河流入玛曲时的年经流量占总流量20%,而流出玛曲时已达65%,所以甘南草原湿地素有“黄河蓄水池”之称。 虽然三次进入甘肃,但依然未能游览全境,麦积山的石窟、官鹅沟的风光、卓尼山寨、庄浪梯田.....留下很多遗憾,也是留在心中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