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蚂蚁——蚂蚁探索记

长山镇中心幼儿园小二班

去闻春花的芬芳,去听夏蝉的鸣唱,去望秋月的皎洁,去感受冬雪的圣洁。到广阔的天地中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这是世间最宝贵的课程。 陈鹤琴的《活教育》中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要让幼儿在与大自然、大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我们要鼓励幼儿自己去发现世界的奥秘。<div>  </div> 开启探索之旅 2020年6月19日上午11:30<div>  午饭后散步时,幼儿被地上爬来爬去的蚂蚁吸引住了,在幼儿蹲下来观察时,一场精彩的蚂蚁探索记就这样展开了。<div>  李冠鲁大声的叫着梁宇森:梁宇森!你快过来看,我发现了什么?(李冠鲁在马路牙上看到了蚂蚁)</div><div> 梁宇森:来了,哇!这么多蚂蚁啊!(梁宇森露出了吃惊的表情,并用手去摸蚂蚁,但是蚂蚁爬的很快,梁宇森尝试了两次没有摸到)</div><div> 李冠鲁:这里也有一只。</div><div> 梁宇森:我也发现了许多蚂蚁,在这里,你快看啊!(在马路牙的小缝里有一个蚂蚁洞,周围有许多只忙碌的蚂蚁)</div><div> 在李冠鲁和梁宇森寻找蚂蚁的过程中,其他幼儿也加入到了他们的行列中,寻找起了蚂蚁。</div><div> 一只小小的蚂蚁顿时引起了幼儿浓厚的兴趣。</div></div> 行为解读 通过上述记录可以看出,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好奇、好问、好探索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务与现象是幼儿探究和生动内容,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的过程就是幼儿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幼儿科学学习的途径。 寻找蚂蚁 2020年6月19日上午11:45 <div>  看到小伙伴们在找寻蚂蚁,张俊洋也认认真真的观察着周围的环境,找寻她的第一只蚂蚁。找的过程中,她没有跟随李冠鲁找到蚂蚁的地方寻找,而是在植物上看来看去。(张俊洋弯着腰,眼睛瞪得大大的,生怕漏掉一只蚂蚁。)<div>  张俊洋:于靖凯,我在冬青上找到蚂蚁了。(从张俊洋的声音中,就能感觉到她找到第一只蚂蚁时的心情,开心和快乐)<div>  于靖凯:我看看来。</div><div> 张俊洋:在这里。(用手指着冬青上爬着的蚂蚁)</div><div> 张俊洋:它要逃走了,你看到了吗?就是这里啊!(由于蚂蚁是活动着的,所以于靖凯在看的时候没有第一时间看到,张俊洋这时的语气是着急的,她担心于靖凯没有看到蚂蚁就逃走了,所以一直在强调在这里!在这里!)</div><div> 于靖凯:看到了,是这个吗?</div></div><div> 张俊洋:对!就是这个,冬青上也有蚂蚁来。</div><div> 于靖凯:蚂蚁都爬到冬青上了,不知道哪里还有蚂蚁?</div><div> 张俊洋: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div><div> 张俊洋和于靖凯一起去其他的地方找蚂蚁,但是在寻找的过程中,于靖凯被其他的声音给吸引走了,张俊洋又找到了另一个小伙伴毛健浩,他们一起去寻找蚂蚁。</div><div> 虽然张俊洋和其他的小伙伴都在兴致勃勃的寻找着蚂蚁,但是到了我们该睡午觉的时间了,于是我和孩子们说好,下午的时候我们再出来寻找蚂蚁。</div><div> </div></div> 行为解读 从他们之间的表现可以看出,“别人对自己说话是能注意听并作出回应”(语言目标: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愿意与他人交谈”(语言目标:愿意讲话并能清楚表达),“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社会目标:愿意与人交往),“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社会目标: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蚂蚁上树 2020年6月19日下午3:20<div>  虽然隔了一个中午的休息时间,但是张俊洋心里惦记着的找蚂蚁的想法一直都在,这不我们下午户外活动刚出来,她就跑来跑去寻找起了蚂蚁。</div><div> 张俊洋:树上有很多只蚂蚁,我发现了!(在找寻蚂蚁中,她在树上看到了蚂蚁)<br> 毛健浩:就是这里,我也发现了,在树上。<div> 张俊洋:蚂蚁怎样爬到树上了,它不会掉下来吗?(看到在树上的蚂蚁,张俊洋产生了困惑)</div><div> 在他们傍边的王俊豪听见了他们的疑惑,仔细看了看树上的蚂蚁说到:我奶奶说,蚂蚁上树就是搬家,蚂蚁要把家搬到树上去。</div><div> 张俊洋:哦!原来是蚂蚁搬家啊?但是蚂蚁为什么要把家搬到树上去,在自己的家里多好啊!我就喜欢我自己的家,不要搬去其他的地方。</div><div> 这是张俊洋和毛健浩看到我在给他们拍照,于是走到我的身边,问我:老师,为什么蚂蚁要把家搬到树上去啊?</div><div> 于是我回答到:在阴雨到来之前,地面湿度增大,蚁洞也湿闷难受, 于是,蚂蚁从地面往树上搬,找寻新的住所。你们现在看到蚂蚁爬到树上来了,说明要?</div><div> 张俊洋高兴的回答:说明要下雨了!</div><div> 教师:答对了!所以还有一句谚语“蚂蚁上树,满天风雨”,当你以后看到蚂蚁大量的爬到树上的时候,说明要下雨了,这时我们就要抓紧时间回家了,以免被雨水淋到。 </div><div> 王俊豪:老师,我还知道燕子低飞也要下雨呢?</div><div> 听到王俊豪的这一句话,张俊洋也说:如果看到蛇在马路上爬来爬去,也说明要下雨了。<br> </div></div> 行为解读 幼儿对蚂蚁在哪里产生的“好奇”,表明幼儿喜欢接触大自然和新鲜事物,喜欢到户外游戏,到大自然中去,并常常被周围的事物感兴趣,驻足观看。张俊洋不断提出的问题,表明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好问”,常常对自己接触和观察到的事物和现象提出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适宜的探索问题”的来源。 家长助力 2020年6月19日晚上<div>  放学后,幼儿的兴趣的依然很高,在家里寻找起了蚂蚁!家长也投入到了其中,给幼儿查找关于蚂蚁的知识,还把幼儿探索蚂蚁的精彩瞬间分享给其他小伙伴。</div> 从家长和幼儿的互动表现来看,我们班的家长尊重幼儿的兴趣,没有干涉幼儿的探索过程,而是配合幼儿一起来探究蚂蚁的秘密,在遇到问题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先让幼儿自己去数一数,蚂蚁有几条腿,在幼儿遇到困难时,再一起想办法解决,真正起到了家长助力的作用。 认识蚂蚁 2020年6月20日上午9:30<div>  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一节《认识蚂蚁》主题活动生成了,活动中带领幼儿一起走进蚂蚁的世界,让幼儿认识蚂蚁,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以及蚂蚁的外形特征等方面的知识。也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与蚂蚁有更直接、更亲密的接触,帮助幼儿更直观、更生动地认知蚂蚁。</div> 活动反思:整个活动依据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根据幼儿的兴趣,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开展活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幼儿观察蚂蚁的能力。通过让幼儿看、说、想,培养了幼儿的动眼、动口、动手的能力。运用直观、形象的课件演示,帮助幼儿了解了蚂蚁的习性及蚂蚁的种类。在描述蚂蚁特征时,幼儿不会用连贯的语句说下来,或者说不清楚,在这一方面要多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探秘蚁洞 2020年6月20日上午11:40<div>  午饭后散步,幼儿三五成群的又在教学楼周围观察起了蚂蚁。这次幼儿又会有什么新发现。<div>  耿子涵:我发现蚂蚁洞了。<div>  李雨涵:我发现第二个蚂蚁洞了。老师,这个蚂蚁洞好小哦!</div><div> 耿子涵:这是我发现的蚂蚁洞。</div><div> 李雨涵:老师,这个蚂蚁洞好小哦!</div><div> 耿子涵:乖乖嘛!快回家。</div><div> 李雨涵:你干啥呢?蚂蚁要回家了。</div><div> 耿子涵:我们给蚂蚁造个花园吧!</div><div> 李雨涵:老师,我们可以给蚂蚁造个花园吗?</div><div> 教师:可以啊,你们可以给蚂蚁设计一个漂亮的花园洋房,让蚂蚁在里面快乐的游玩。 </div></div></div> 幼儿有了新的兴趣点后,在大自然中寻找自己需要的材料,开始给蚂蚁设计起了房子。 行为解读 在设计蚂蚁的房子时,幼儿根据自己原有的经验,大胆的进行想象,在动手探究的过程中,幼儿的好奇心得到满足。自然的、身边的、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对这些事物的探索激发了幼儿亲近自然、喜欢探究的热情。 在幼儿给蚂蚁设计房子时,李雨涵一直在重复那句话:蚂蚁的洞怎么这么小啊,我们要给它设计一个大房子。根据幼儿的困惑,搜集了关于蚁洞的小百科,与幼儿一起探索蚂蚁洞的秘密。 蚁巢的样子 幼儿给蚂蚁设计的大房子 在认识蚁洞的过程中,于靖凯问了我一句:老师,小蚂蚁是怎样挖洞啊?这一问把我给难住了,我还真不知道蚂蚁是怎样挖洞的。于是我和幼儿展开了大胆的猜测。<div>  于靖凯:小蚂蚁是用脚挖的洞。<br>  李冠鲁:小蚂蚁是用手挖的洞。<br>  段俞妃:它用头挖的洞。<br>  张俊洋:我说它是用肚子挖的洞。<br>  李林轩:不对,我觉得小蚂蚁是用头挖的洞。<br>  最后我和幼儿一起上网查找资料,知道了小蚂蚁是用头部钳形的牙齿挖的洞。</div><div> </div> 行为解读 在上述猜想过程中,幼儿都能踊跃的进行表述,面对问题时积极的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在陈述猜想和与同伴的交流过程中,探索到了蚂蚁挖洞的秘密。 2020年6月20日下午2:50<div> 石睿琪:老师,小蚂蚁的牙齿除了挖洞还可以吃饭呢。<br>  听到琪琪的话,我忽然想到一本关于小蚂蚁吃东西的绘本《蚂蚁和西瓜》,于是蚂蚁和西瓜的旅行就这样开始了。</div> 视频来源——好看视频 <p>  在《蚂蚁与西瓜》的故事结尾,留了一个畅想的结局,蚂蚁与西瓜还会有那些有趣的事情呢?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用画笔开始了蚂蚁与西瓜的奇妙之旅。</p> 行为解读 在幼儿的绘画中,可以看出幼儿把畅想绘画时,把西瓜或蚂蚁画的大大的,占据画面大部分的画面,而其他诸如房子、树等被画的小小的,并居于画面一角,这就是他们认识事物时最深的直觉印象。幼儿就是这样,无论艺术感受还是艺术表现,经常对对象不加过多的分析和综合,而凭借第一印象与直觉反应,直接以清新、强烈、活跃的感觉来做描述与判断。在幼儿的眼里,事物都是具体的、生动的、有趣的,充满了生命力的。 创想蚂蚁 2020年6月21日上午9:30<div>  幼儿了解了蚁洞的秘密后,觉得非常的惊奇,原来在小小的蚁洞下面还有这么一番景色。宋雨洋是我们班最喜欢画画的小女孩,讲解了蚁洞后,她一直看着图片像是在思考什么,于是我问她:洋洋,你在想什么呢?宋雨洋:老师,我也想变成蚂蚁,到蚁洞里看看。听到洋洋的话,我回答到:如果可以,我也想变成一只蚂蚁呢?洋洋一下子笑了:老师,你也在想入非非啊!哈哈。洋洋:老师,我们一起画画吧,把蚁洞画成自己。教师:啊!自己,是你自己设计蚁洞吧!我反问洋洋。洋洋:嗯,嗯。</div> 根据幼儿的兴趣,一节《创意想象画——蚂蚁》活动生成了,幼儿画出了各种各样的蚂蚁、蚁洞等,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个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幼儿的作品展,来分享他们的创想。 行为解读 通过观看幼儿的作品,可以看出线条的运用越来越流畅,涂色越来越均匀,而且轮廓的比例、画面大小的比例把握的很好,颜色的运用也很到位,幼儿的艺术表现形式逐渐趋于成熟。 蚂蚁游戏 <p>  2020年6月21日下午3:00</p><p> 下午户外活动时,李冠鲁看到操场上爬的蚂蚁,居然学起了蚂蚁的样子,手、脚一起着地在操场上爬来爬去,其他伙伴看到了,也投入到其中,看到幼儿有了新的玩法,我给他们找来了许多辅助材料,幼儿的一场蚂蚁游戏就这样开始了。</p> 蚂蚁找家 蚂蚁传递信息——找到新家 <p>  在幼儿玩蚂蚁游戏时,段俞妃把食物(沙包)放在了肚子里,说:我是蚁后,要生宝宝了。</p> 开心的蚁后 辅助材料里面有几块多变彩布,郭铭恬、张锐萱、杨睿捷把它们举了起来,之前她们的谈话内容没有收集到,只是看到她们玩时,我问她们: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啊?郭铭恬说:我们在运馅饼啊,这可是我们的食物啊!原来是在运馅饼啊! 行为解读 通过观察幼儿的户外活动,可以看出幼儿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从双手双脚爬行到添加辅助材料爬行,身体动作协调和灵敏反应很好,除了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还有手眼的协调,以及与同伴的相互合作。 分析评价 通过观察幼儿的“蚂蚁探索记”,可以发现幼儿的学习,无论是内容还是方式,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幼儿的学习内容也是广泛的,包括与人的交往、和同伴一起玩,看蚂蚁、学蚂蚁等,幼儿的学习方式主要不是通过书本、通过记忆大量抽象的符号来学习,而是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去模仿、感知、探究,“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不断积累经验,逐步的建构自己的理解与认识。正如日本幼教专家本吉圆子所说的那样:孩子仅仅聆听语言的说明是不能学到东西的,孩子要通过自身整个身体与外界事物的接触才能得到教育,通过手及身体的接触使身心和头脑运作起来。孩子非常热心于游戏,正因为孩子有这样的热情,才会从游戏中得到成长,他们并不只是单纯的玩着高兴,而是专注的投入到一件事中,只有这样的投入才会产生让孩子震撼的感动和喜悦。<div><br></div> 教育建议 1.作为教师,我们要支持幼儿的提问,耐心、认真倾听幼儿的提问,记录下幼儿提出的问题,通过后期的筛选和判断,引导幼儿用适宜的方法解决问题,寻找答案。“刨根问底”是幼儿积极主动的探索倾向表现,在5-6岁时比较明显,因此,教师要给予支持和鼓励,并创造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目标达成。 <div> 2.通过观察发现幼儿的精力是很旺盛的,因此最好采取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而且幼儿的心理很活跃,能够很容易地寻找出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能够隔天完成任务,作决定也不像以前那么快了,需要更多的思考——这就显示出幼儿在权衡多种可能性方面更趋向成熟。在进行活动时,我们要考虑幼儿的特点,根据幼儿的发展规律制定观察目的,而不是盲目的进行观察。<div>  3.游戏是幼儿极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幼儿自己的生活是其学习的最重要的途径。</div><div> 4.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div><div> 5.幼儿的学习是有其规律与特点的,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创造一个充满爱和尊重的、富有理解和激励的、宽松而安全的、积极互动的环境,引导幼儿在生活与游戏中快乐的动手动脑、感知体验、交往合作、探索创造,是保证幼儿学习的最好条件。</div></div> 蚂蚁小百科 蚂蚁是一种昆虫,别名蚁、玄驹、昆蜉、蚍蜉蚂,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蚁科。蚂蚁的种类繁多,世界上已知有11700多种,有21亚科283属,中国境内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

蚂蚁

幼儿

张俊洋

于靖凯

年月日

蚂蚁洞

树上

探索

小蚂蚁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