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校指导】教学视导明方向,优化课堂促提升

悠哉&游哉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夏日青草香,清风拂白云。</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校园复学日,教研布新篇。</p> <p>  高效的课堂是学生成长的保障,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2020年6月24日上午,潍坊市奎文区教科院研究员一行到明德学校进行了教育教学指导工作。</p> <p>  教研员老师到校后,首先走进课堂,共同观摩了二年级组以学科内容——《奇妙的对称》为基点的跨学科小组项目学习研讨课。</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一篇章:精彩课堂,明德风采</p> <p>  伴随着孩子们的笑脸,我们来到了张婷老师执教的《剪窗花》。课堂初始,张老师借助剪纸,引出传统节日,了解为什么要贴窗花,进而认识轴对称图形。在小组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们相互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总结、分享剪四角窗花的步骤。一堂课的结束,恰恰也激发了学生们对剪窗花的好奇之心,由此看来,这既是结束,也是开始,让我们带着一颗爱国的心,传承和发扬传统技艺。</p> <p>  接下来是孟令晓老师执教的《生活中的对称》。孟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学生们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对称,并了解对称物品所蕴含的美及功能性。课堂最后,孩子们运用积木设计制作出了对称的作品,通过双手亲身体验了对称的奇妙与美好。</p> <p>  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我们走进成辉辉老师的《汉字的对称美》。成老师承接前两位老师的主线,通过带领学生欣赏对称汉字,进而了解了汉字的对称美,并深入课本,指导撇捺、撇点的书写平衡,从而让学生写好汉字的对称美。</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二篇章:评课研讨,思维碰撞</p> <p>  意犹未尽的三节课结束后,三位老师对其所授的课进行了说课。各位教研员一一对老师们的课例进行了具体化地指导,并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答疑解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三篇章:高屋建瓴,精准指导</p> <p>  基于学科内容的跨学科小组项目学习是一个新生的教学模式,它重在以一条主线贯穿多个学科。教研员们提出,要重视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活动主题,从特点的角度切入,选择具体的活动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的深度参与、情感体验和即时生成。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学生,围绕学生的情感变化进行课程的适切调整、拓展延伸。</p> <p>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的脚步是匆忙的,但要有所成长,离不开专家的引领。在专家老师的引领下,突破固定思维,少走弯路错路。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更需要在时间的长河中进行磨练。相信有专家的引领,团队的集体研课,我校的教师队伍一定会更快更好地成长起来。</p><p> 撰稿:明莎</p><p> 编辑:王洁</p><p> 审核:李蓓蓓</p>

老师

对称

学生

课堂

窗花

教研员

教师

汉字

指导

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