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端午节(别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龙日节、正阳节等),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起源于中国古代,日期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最初是夏季驱离瘟神和祭龙的节日,后来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民间有"扒龙船"、“吃粽子”、"放纸鸢”、“挂艾草菖蒲”等习俗。</p> 认识端午 <p> 十字路街道第一幼儿园开展了端午节系列小活动。老师通过视频展示带幼儿走进端午节,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激发幼儿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p> 走进端午 <p>你猜小朋友为什么要扯线🧵?你猜老师在剪什么?</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原来是在制作五彩绳</p> <p> 五彩绳,是由红、黄、兰、绿、紫等五个颜色组成。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在门楣上悬挂五色绳,以避不祥。在古代也叫长命缕,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孩子的手臂、颈项上,叫长命缕、续命缕,象征吉祥如意的寓意。</p> <p> 看我们的小手腕上都是漂亮的五彩绳,也寄托了老师的祝福!</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炫彩时刻</p> 品味端午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p> <p> 原来大家都有呀,香甜的粽子来了,一起品味端午吧!</p> <p> 小朋友香香的粽子,可要感谢深夜加班制作的厨房阿姨们,你们辛苦啦!</p> <p> 在这特殊时期,我们不能相聚一起包粽子,但是粽香传情,大家端午安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