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 端午节的由来 🐲</p><p>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p><p> 端午节的起源在民间有很多种 传说:目前学界较为公认的说法,认为端午节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而民间传说中,则认为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p> 挂艾叶 <p>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时节历来就有插艾叶的习俗。这是因为端午前后,艾叶长势正盛,新鲜艾叶散发出的强烈芳香中含有大量的植物杀菌素,能有效起到驱蚊杀菌的作用。</p> 赛龙舟 <p>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p> 系五彩绳 <p> 古代认为五彩色是吉祥色,所以在端午节用五彩绳系在孩子的手腕、脚腕或者颈子上,寓意消灾躲难、远离疾病、平安长寿。</p> 吃粽子 <p> 传说粽子最初是用来祭祀的,为了让江中的鱼儿不吃楚国屈原大夫的身体,所以将粽子投入水中,后来便渐渐成为端午的一种传统食物。</p> 点雄黄酒 <p> 将雄黄浸泡在酒中,然后将雄黄酒点在人的额头、耳朵、鼻子、手心等地,期望远离毒虫,除灾防病。</p> 佩戴香囊 <p> 端午节来临之际,给小孩子佩戴香囊或者荷包,寄托辟邪、远离瘟疫的意思,另外是一种很好的点缀装饰物。</p> <p> 除了了解习俗,孩子们还做了端午节手工,既能锻炼孩子动手能力,又能让孩子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p> <p> 简单的折纸变身色彩丰富的龙舟,真让人眼花缭乱,一起期待宝贝们私人订制配色的龙舟吧!</p> <p>画上表情后的粽子是不是很可爱呢?😊</p> <p> 贴心的园长阿姨为我们准备的印叶鸡蛋🥚</p><p> 谢谢美丽的园长阿姨🥰</p> <p>🌾 悠悠艾草香,</p><p>🍀 绵绵情意长;</p><p>🍃 丝丝问候你,</p><p>🌸 甜甜粽子尝;</p><p>🌷 美梦在悠扬,</p><p>👫 身边有安康;</p><p>🛶 龙舟驶江里,</p><p>🌾 艾草挂门上;</p><p>❤ 祝福我送上,</p><p>虞姬幼儿园祝家人们端午节安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