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坐落在人间天堂的杭州,美不胜收。<br> 西湖之美,自古以来便有西湖十景之说。以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雷峰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双峰插云、南屏晚钟而闻名天下。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精美的描述,如那“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特别是人们还赋予了那动人的,浪漫的,凄婉的故事与传说,便蕴含了人间的温情和世间的仙气。<br> 我此次虽是慕名而来,也只是在傍晚时分匆匆行走了白堤和苏堤,留下了浅浅的印象。<br> 白堤有三桥:断桥,锦带桥和西泠桥。我从白堤进入景区,迎面而来的就是断桥。<br><br> 断桥 “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堤 桥头有御碑亭,康熙钦点御题:断桥残雪 为何叫断桥,有一说是大雪初停,登宝石山往南俯瞰,白堤皑皑如链。日出映照,断桥向阳面积雪融化,但阴面仍有残雪似银,从高处眺望,桥似断非断,仿佛长长的白链到此中断了,因此叫断桥。<div> 其实,断桥还曾叫:段家桥。我个人臆想,古代文人描景状物之时,取段字的谐音字“断”,“段桥”与“断桥”一字之差,意境大不相同,实为修辞绝妙之笔。</div> 桥头的“云光水榭” 西湖游人 喂鸟图---游人与麻雀 湖边休憩 锦带桥,形似断桥。 黑云翻墨雨欲来 刚才还是一片晴朗的天忽降一阵大雨,来的骤,去也匆,淅淅沥沥渐为小雨。正如苏轼描述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猛然回首,见桥上游人纷纷打伞雨中行走观景,想起传说中的白娘子断桥边因逢雨借伞与许仙相识的故事,我连忙抓拍了几张。<br><br> 天朦朦,雨淅淅,漫步白堤,好似穿越传说故事中。 白堤的断桥有传说的故事,而西冷桥确有真实的人物故事。 西泠桥和慕才亭 南齐时候,钱塘才女苏小小丽质天生才华横溢,与当朝宰相之子阮郁相识相爱。但她为风月中人,这似乎注定了她一生的命运凄惨。阮郁被父亲囚禁,阮府送给苏小小修书一封。不久,苏小小在伤心和绝望中辞世。那时她年仅十八岁,正所谓红颜薄命。 现在西泠桥畔,有苏小小的衣冢墓和一座慕才亭,上面有历代文人撰写的楹联: 其中一联是“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著西泠”。<br> 平湖秋月是西湖十景之一,在白堤西端,包括御碑亭、水面平台、四面厅、八角亭、湖天一碧楼等建筑,历来是秋季赏月胜地。白居易【春题湖上】描述“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康熙御笔 现在时令虽不能欣赏秋月,但雨后天色渐暗,湖边的建筑物上的灯光亮起,在湖面上映射出色彩斑斓的倒影。正如苏轼描述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夜游西湖,别有一番景色。 曲院风荷<br><br> “曲院风荷”景点是以夏日观荷为主题,[宋]杨万里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出了六月观荷的景象雨感受。<br><br><br> 曲院,原为南宋设在洪春桥的酿造官酒的作坊。<div>”曲“原为”麯“,康熙御笔笔误,乾隆御题补台,另有一段故事。</div> 出曲院往东便是苏堤。<div>苏堤上有六座桥,但天色已晚,只是沿途取景记录而已。</div> 雷锋塔 西湖最重要建筑和最具有传奇色彩的要素为雷峰塔。而我对雷锋塔的认识,一是因《白蛇传》故事,赋予了该塔的传奇色彩;二是早年间曾读过鲁迅先生写的【论雷锋塔的倒掉】,但年轻不甚理解。<div><br></div><br> <br>夜游西湖,行走匆匆,留有许多遗憾。有道是“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div>西湖,值得再来看你。</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