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花香四溢的六月,萃智集团三校老师们迎来了“新基础教育”语文研讨课的饕餮盛宴。老师们尽情演绎智慧的魅力,展示师者的风姿,风景这边独好!</b></p> <p><b> 结合李政涛教授与张向众院长对海伦国际分校五年级老师们呈现的单元推进课《田忌赛马》《跳水》的点评建议,关注课与课之间人物思维品质的不同,从思维的不同中体察人物心理,刻画人物形象。让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书香分校五年级组梁婕、伍春艳老师分别对两节课进行了重建。</b></p> <p> 与单篇教学相比,“单元整组教学”更强调学习资源的整合与生成,着眼于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强调一个时段内语文实践活动的“整体推进”,以求实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能力的逐步提升。通过单元整组教学,打破以往孤立割裂的学习范式,让语文教学统一在整体创设的目标中。我们可以把单元教学分为 “单元整体感知”“单元部分感悟”“单元整体回顾”三个模块的课型及实施策略。</p> <p> 本次重建课,李教授给出如何教思维的策略,即:通过预习反馈教思维过程;通过语言描写教思维过程;通过交流互动体会思维过程;通过比较揣摩来体会思维过程。</p><p> 我们依托“人文主题—思维的火花”与“单元语文要素—体会人物思维的不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双线结合的方式,着力在单元推进课的“知识与思维推进感”上下功夫,从预习到拓展延伸环环相扣,从“人物描写法突出人物”性格找相同,从“解决问题的方法突出人物品质”找思维的不同,从知识与思维双线结合中推进课文教学。</p> <p><b>01重建课《田忌赛马》</b></p><p> 《田忌赛马》是“从思维角度组织的阅读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从“长程两段”的意义来说,这篇课文重在用结构。因此,本文教学时,要回顾本单元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运用。</p> <p> 本堂课梁老师将“知识结构”与“思维结构”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使学生经历课文分析的全过程,形成“突出人物性格“的方法结构与“理性分析”的思维结构。让思维与语言文字和谐共生。</p><p><b>重建前目标二:</b>学生能够抓住田忌的神态变化,从侧面初步体会孙膑很有谋略。</p><p><b>重建后目标二:</b>通过抓住田忌比赛中的神态变化,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让学生形成用“人物描写法“以及“侧面描写法”可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的知识结构。</p><p><b>重建前目标三:</b>学生能借助赛马图、孙膑的言行及观察到的客观条件,推测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体会创造性思维的价值。</p><p><b>重建后目标三:</b>通过分析孙膑想出赢得赛马计策的原因,让学生与自己设计的赛马策略对比,经历孙膑理性分析(观察、分析,比对、推理)的全过程,明白思维与品质的关系。</p> <p><b>02重建课《跳水》</b></p><p> “从思维角度组织的阅读单元”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字词、文本内容等课文目标,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以单元方式教思维,让学生经历他人的思维,向古人、智者学思维,从而知道文本中主人公不同的思维价值,激发学生树立像主人公一样打破定式思维,智慧地生活的意识。</p> <p> 伍老师从学生实际出发深入解读文本,关注单元整体感悟下单篇教学的关联与推进感。从课前积累到开放导入,从核心推进到拓展延伸,注重从单元人文话题与单元语文要素中找到单篇教学的独立与关联性;从思维过程的角度梳理,将思维与故事情节、语言文字品读结合起来;关注对比,推演思考船长与孙膑思维品质的不同。</p><p> 在学生用知识结构的过程中互动生成“理性思维”与“应急思维”的不同思维结构,力图将教思维与教语言表达、写作方法结合,从思维的多角度与人物品质相关联,从船长果敢机智的品质中推演出船长用枪逼迫孩子跳水思维的全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现单元推进课的推进感。</p><p><b>课前积累:</b>《晏子使楚》故事分享,学生初步感知晏子外交家巧言令色的思维能力。</p><p><b>开放导入:</b>乱句重组,根据事情发展顺序理清故事脉络,整体进入文本。</p><p>核心推进过程。</p><p><b>大问题一:</b>文章三次提到水手笑,此时的猴子、孩子表现是怎样的?作者运用什么方法写出孩子处境危险的?完成课堂记录单一。<b>(知识结构的运用)</b></p><p><b>大问题二:</b>默读5-6自然段,思考船长是在什么情况下作出“用枪逼迫孩子跳水“的决定的?从中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位船长?<b>(应急思维的感知,与《田忌赛马》理性思维的区别。)</b></p><p><b>大问题三:</b>在这危急时刻,你还能找到更好的救人方法吗?试写出危急时刻船长做出这一决定时的思维过程,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完成记录单二。<b>(推演对比紧急情况下船长作出此决定的正确与唯一性)</b></p><p><b>拓展延伸:</b>孩子被救起后,航行途中又会遇到哪些险情?试运用应急分析思维,写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p><p><b>(应急思维的运用与巩固)</b></p> <p>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统编五下第六单元“思维火花”,从人文主题上就直接指向了言语思维的发展和体验。从阅读学习要素来看,直接指向思维过程的梳理,意在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体现的是言语思维的创造性。</p><p> 发展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是母语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到了高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得到重视,结合具体的故事情境,利用思维导图、对比图等梳理、了解乃至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推理、判断、分析能力的发展。</p> <p> 语文学科是多学科的基础学科,从思维科学的角度来看,语文学科包涵了思维基础科学、抽象思维学、形象思维学、灵感思维学、社会思维学的相关思维内容和思维知识。现行语文教学十分注重思维结果的正确性,而忽视了思维过程的训练。但实践结论告诉我们重视思维过程教学,科学地训练思维过程,有益于深化语文教学。</p> <p> 没有比较就没有发现,语文阅读教学也就难以向纵深方向推进。如果将阅读比作一次寻宝活动,比较就好比挖掘宝藏的“铲子”。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合理运用比较这把“铲子”,关注文本语言、情感、人物品质,引领学生在阅读天地里自主挖掘,开动思维,实现思维与语文和谐共生,提升学生语文思维品质。</p><p>撰稿人:伍春艳 梁婕</p><p>图片来源:五年级组</p><p>文字校对:五年级教研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