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font color="#b06fbb">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敖汉旗教育局“1+4”行动方案,推进“双学”行动,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6月17日下午,市基教科科长刘学民同志等一行六人到新惠七中开展为期两天半的敖汉旗学共体建设课例研究行动。</font></p><p><font color="#b06fbb"> 专家们深入一线,深入到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开展问题诊断和行动研究,从集体备课、课例观察、交流研讨、专题讲座到行动策略研究,有条不紊,层层深入地解读学共体理念,引领大家逐步走向学科理解、课堂理解、教学理解、教研理解和教育理解。</font></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b></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新惠七中王立玲老师《统计调查》系列课程观察叙事</span></p><p> 北京市一零一教育集团上地校区 韩晶岩</p><p><br></p><p> 行走在教育的边缘,心中常常被梦想叩击,追梦的路上,正迷雾茫茫时,“学习共同体”迈着坚实步伐迎面走来。唯有张开双臂将其“拥抱”,才能心悦诚服地与它融合。能够走进学习共同体,加入到敖汉旗“学共体”团队,快速地开启“学习模式”是我的幸运。通过阅读思考、培训学习,实践反思,对“学共体”的理念和内涵有了深刻认识。理论学习成果只有应用到实践中,才能实现其真正价值。作为直面学生的一线教师,我们必须要思考:如何将“学共体”落实到课堂中,并转化成教学常态?这是每一个教师面临的难题。解决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亲躬实践。</p><p> “学习”和“倾听”是学习共同体课堂的关键词。为了去感受“倾听”的力量,见证真实学习的发生,在6月10日和6月18日,两次走进了王立玲老师的课堂,对七年级数学《统计调查》的深度学习系列课程进行了观察学习的实践研究。</p><p> <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第一次体验“学共体”,做课堂中的观察者</span></p><p> 6月10号上午第三节课,我如约走进七年七班教室。为了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观察者”,我提前五分钟来到班级,在靠近窗子的最后一组同学旁边坐下。小组四名成员,2名男生、2名女生,我的入座,没有引起他们的关注,看来他们做好了心理准备。然后,我对旁边的男生说:“我加入到你们小组,和你们一起学习,好吗?”他转向我说,“好呀!”于是我和他做了简短交流,问了他数学学习情况,他有些拘谨地低下头说,他数学成绩不是很好,对数学的兴趣一般,但是声音却比较简洁清晰,好像在说别人。我又接着问,你最喜欢学习哪一科?他又转向我,很自信的样子说,英语。这时,我看到他白净瘦削的脸颊上泛起了笑意。我微笑回道,真不错,英语能学好不容易,如果想学,数学也一定能学好。我看了一眼他笔记本上的名字——宏伟。</p><p> 倾听学生,不仅仅用耳朵聆听,也要用眼睛观察,最后用心去感受;了解学生的真实声音,往往是在课堂以外更容易看到真相,这就是我每次课前都提前走进课堂的原因,我称之为“课前5分钟交流“。要想给学生们创建一种安全的学习氛围,只有成为一名学习者,才能以平等的心态,去亲历他们的学习过程,就会观察到他们学习的真相,这是我对“学共体”课堂中“观察者”角色的第一层认识理解。</p><p> 很快,铃声响起,开始上课。王老师结合实际疫情变化,播放了一段视频短片——世界范围内疫情发展变化动态图。让学生们根据视频观看,发表自己所了解的国内外疫情发展状况。小组四名成员都认真观看,聆听了2名同学对疫情信息的分享。其中另一名小男生把中国和美国的疫情发展及人数熟练陈述并详细分析看法后,得到老师表扬。我看了一眼宏伟同学的侧脸,感觉他眼光很投入地看着那名小男生,也许他的内心已泛起羡慕的涟漪。王老师抛出了本课的第一个问题:如果要调查全校七年级580名学生对疫情信息了解的渠道,你选用什么方法?如何设计?其他小组同学给出答案:抽样调查,选择7年7班,设计问卷调查。宏伟和小组同学没有想要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王老师采用击鼓传花的方式发放问卷,调动了课堂氛围,看到小组同学都很娴熟地准备迎接自己的问卷,看来这种方式是教学常态。学生们做好问卷,然后进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环节。</p><p> 在进行唱票划记环节中,老师直接请两名同学到前边唱票,下边同学进行划记,结果唱票同学太快,第一遍时同学们没有跟上。一直认真学习的我,也没有跟上,这时宏伟同学看了看我,我去看一下小组每个同学,都没有跟上,然后我暗示宏伟去向老师说出想法,他还是没有举手。在其他组同学呼吁下,重新唱票,这次,宏伟同学积极准备好,随着同学的唱票,他很快用正字来划记,而我看到小组其他同学,还有其他组大多数同学采用划数条方法,宏伟第一时间数出各渠道人数,我给他竖起大拇指“点赞”。</p><p> 宏伟同学在数学学习中缺乏自信,由于兴趣一般,自然积极回答问题的主动性不高。这时,我把自己没有划记完的本放在他的桌边,和他划记好并算出人数的结果形成对比,给他点赞鼓励,是为了增加其信心。这是我对观察者的第二层理解——作为一名助学者,帮助他成长,给他自信,让他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p><p> 当课程进行到最关键的难点时,王老师要求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一幅图:条形图或扇形图来直观表示各渠道人数。这时,小组其他三名同学想要用条形图,而宏伟同学不同意,想用扇形图,结果宏伟同学只好自己绘制扇形图。班级中各个小组都在讨论中,只有宏伟在安静地一个人画,他很快用圆规画出一个圆,结果在如何利用角度计算四组数据上遇到困难。这时,我小声对他说,扇形图有一定的挑战性,有趣味!他没有回应,然后拿出量角器,把园分成四等分,然后根据人数的百分比来乘以360°,很认真地完成着。很快,老师收集了其他小组完成的结果。他还没有画完,但却很坚毅沉稳、也很投入的样子,感觉不到他说的“对数学的兴趣一般”。当他终于画完后,标记好百分比,对扇形图没有做出区分。我建议他去请小组同学帮忙一起研讨,结果小组一名女生,很细心用多种阴影帮他区分了不同百分比的表示,他会心地笑了。</p><p> <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再次走进7年7班,遇见更好的宏伟同学</span></p><p> 6月18日下午2:30,作为敖汉旗“学共体”领航教师,王立玲老师为全旗领航老师做了一节《统计调查》的STEAM融合下的深度学习实践课。这次课程以学生小组分工合作,自选主题来开展调查研究小课题形式展开。包括课前布置任务和课上进行汇报交流分享两部分。学生们通过选题—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制作PPT—汇报,全过程体验数学在小课题中的实践作用。当得知作课班级又是7年7班,我真的还希望成为宏伟同学的观察者。由于这次观课人数多,我走进教室以后,学生和老师们已经坐满,我在后门进入教室,在最后一组找到一个空位置。看了一下小组标牌和成员,我成为了飞扬小组的观察者,坐在了小雪同学的旁边。小雪同学皮肤不是很白,但是眼睛大大的比较明亮,她的桌上放着一个小本本,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字,我只看清三个字“开场白”,她眼神一直不离小本本,手握一支笔,不时地画一下,感觉她全身紧缩在一起,很紧张的样子。</p><p> 小组同学们经过第一环节的合作研究,这一节课上6组同学们进行汇报交流展示。老师准备了三单,预习单要求同学们提前完成;学习单需要小组同学汇报时进行记录学习;然后是作业拓展单。开始上课后,老师要求学生们按照小组顺序来进行汇报,其中包括三种环节:PPT展示汇报、组员补充、其他小组质疑。当第一组同学汇报时,我目光投入到同学们制作的PPT内容和同学们配合的陈述,随后第二组汇报喜爱的学科,当第三组三名同学走上讲台进行汇报时,我看到了宏伟同学,他用自信又不失幽默的语言介绍他们的选题和成员分工,语言表述条理清晰,有逻辑性。而且把小组调查和遇到问题都一一进行陈述。时隔8天,见到了自信主动的宏伟同学。</p><p> 宏伟的变化给了我小惊喜,我低头看到小雪的学习单居然是空白,她没有看其他小组展示,而且她还是身体紧缩,眼睛盯着小本本上的开场白。在她看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只是把自己的汇报完成。轮到她们小组汇报时,她判若两人,兴奋地走到讲台,陈述自己小组的选题——《近视情况调查》,设计亮点把条形图、扇形图应用进去,还用到了直方图进行分析。</p><p>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span><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作为 “观察者”的反思:</span></p><p> 1.“观察者”亦是思考者</p><p> 两次观课,宏伟同学的变化和小雪同学的表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作为学共体“观察者”,我们一定要成为一名思考者,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出现这样问题?我们课堂中为什么出现困惑?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从自身找原因,寻求答案: 我们老师总是以权威方式占据着“讲台”,学生们没有展示自己的主动权,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被需要,每个人在学习中都有独特作用,王立玲老师的这一课上的非常好,给我们每个老师诠释了“一个都不能少”的课堂范式。</p><p> 2.“观察者”必是研究者</p><p> 遇到问题和困惑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能正视问题,不去解决。有了问题意识,促使我们去改变。学习共同体正是给我们提供研究解决的平台。</p><p> 3.“观察者”也是合作者</p><p> 学习共同体是为了更好的学习而形成的相互联系、休戚与共的整体。这必然离不开合作,通过观察者和执教者之间的合作交流互相改进,观察者从对执教者的评价转向对自我教学实践的回溯和反观,这样才能悦纳他人,达到融合共生,最后在合作中实现共同成长。</p><p> 学习共同体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教育的真正面目。当你真正做到倾听学生的声音、给学生安全的学习环境、把学习主动权还给他们,你会发现每个学生今天比昨天有进步,明天的你也会遇见优于今天的自己。</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立足于学的备课过程</b></p><p> 敖汉旗教育研究室 葛晓华</p><p><br></p><p> 有幸在敖汉旗学共体建设课例研究行动中,走进丛智芳老师执教《春酒》的集体备课。这全过程都是实实在在的立足于学的思考与设计,用看得见悟得到的躬身实践为与会教师做了“以学定教”的最好诠释。</p><p> <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一、找到“学”的起点</span></p><p> 我们常说教师要因材施教。到底该怎样因材施教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茫茫然、不知所措。反思我们以往备课时的学情分析,什么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已有基础等等,都是那么的笼统、空泛、冗杂。写上这些,也只不过是给检查教案的领导看看,以示本教案的要素项目齐全,除此以外几乎无他用处。</p><p> 丛老师面对陌生的学生,她了解学情的办法是让学生写一篇作文,记叙童年难忘的事。这个切入点非常有价值。阅读是输入,输入为了吸收,吸收的效果看产出。语文的产出看思想、看听说读写的能力提升。思想的外显便是表达,表达的方式可以是口头有声的交流、研讨、辩论,可以是通读对具体情境下的事务的态度、应对方式、价值选择等体现出来,还有就是通过写作表达来体现,这也是最能全面而直接地了解一个人的学习语言文字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有效途径。</p><p> 课标要求初中生能在45分钟写完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集体备课时我们都分别阅读了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大家发现学生作文的起点:多数作文不知所云,即主旨不明。开出结尾冠以铿锵华丽的辞藻,中间主体没有完整、详细地记叙清楚一件事,没有抓住生活中的片段和精彩的瞬间,更谈不上详略得当。有的文前写一段题记,其实并不知道“题记”是何物,有何作用,与内容有何关系,这给人的感觉,就像三九天穿九分裤、穿短装袜而露出一截脚腕子,自觉的时髦、酷帅。我当时总结学生的作文起点:言之无物,言之无序,言之无力,言之无理,言之无情,言之无味。要对此进行因材施教,首先一定要解决“言之无物”的问题。</p><p> <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二、确准“教”的价值</span></p><p> 在研读《春酒》的过程,丛老师给大家的备课提供了如下支架:</p><p> 1.对于这篇散文如何理解?由此想到哪篇散文或哪些散文?</p><p> 2.这篇散文的教学价值在哪里?依据什么确定教学价值?</p><p> 3.如果设计学习单,你会怎样设计?</p><p> 4.你自己还有哪些独特的思考?</p><p> 大家在这四个支架的辅助下,都开始了每个人的独立阅读与思考。单读一篇文章,我们要从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以及用例文能学到什么这几个层面进行思考。研讨时,对这篇散文的主旨大家的角度不一,有人认为写的是对童年的回忆,有的认为是对故乡的怀念,有认为是对母亲的怀念,有的认为写的是家乡的民风民俗文化,有人认为表达是美好的人性追求……这正应了“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林黛玉的形象”。教师如此,学生更是如此,因此教师不可以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去代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个过程的价值还告诉我们,任何一篇文章都是有一个主旨的,即写一篇文章不是随意的文字堆砌,是要表达一个主题思想的。这就是“例子”的教学价值之一。</p><p> 大家由《春酒》想到的散文,都是自己读过的散文《桂花雨》、《端午的鸭蛋》、《冬阳·童年·骆驼队》等等,这是教师已有的相关基础,那么学生呢?学生在小学语文课本上、在课外读物中又读过哪些类似的散文呢?这些已读过便是学生文本理解的相关起点。</p><p> 依据学生的已有基础确定例文的教学价值,读出文章主旨,品出其中语言文字的表达之妙,从而反思自己的作文如何改进。于是确定将以“本文的主旨是什么”作为挑战性的问题来启动学生的阅读。</p><p> 这个备课的过程是立足学的备课过程,找到学生“读”的起点,明晰学生“写”的起点,以此确定例文的教学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能在课堂上去实现以学定教、因材施教。</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建设从“评价”走向“反思”的观课生态</b></p><p> 新惠三中 刘玉祥</p><p><br></p><p> 两天半的学习共同体建设培训会,为了让大家建立新的符合学习共同体要求的课堂观察与评价生态,丛智芳主任提前做了《重建教学研究的逻辑》讲座,明确提出要建立“观察-描述-反思-改进”的校本教研新范式。然而,在活动中,很多教师虽然极力地改变自己,尽力地描述自己在小组中的所见所闻,但在陈述中,总要习惯性地指出一些教师上课“好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也知道,此非教师故意为之,是传统教研在我们身上留下了根深蒂固的烙印,要彻底抹平恐非一日之功。</p><p> 我自己从教34年,做中小学校长22年,深知传统观课评价给教师带来的刻骨铭心的伤害。不论年轻还是年老教师,只要评课,总会先说优点,然后,哪怕是鸡蛋里挑骨头,也要找出些许的毛病,比如设计问题,实施问题,面向全体问题,亦或是语言、教态等关乎教师素养的问题。似乎不挑出一些问题,就不足以显示自己的超高专业与认真态度。于是,被评价教师要么解释、要么反击辩论,要么就是脸红脖子粗地坐在边上生气。我还记得一个校长给教师评课时挑了很多的毛病,被教师反将了一军:“明天你来上一节课,敢吗?”结果,评课活动不欢而散,留下笑柄长长。</p><p> 基于这样的原因,我在评课时从不说毛病,而改成说自己如果上这节课怎样设计,怎样实施,提出来供别人参考。这样貌似高明,给教师留足了面子,可是细想一下,效果又如何呐?教师真的会按照我的思路去改进,去发展吗?按照我的方法就可以实现学生的真学习吗?不过还是热热闹闹一场戏罢了。浪费了时间,影响了情感。所以,现在各学校都有一个共病:教师不喜欢上公开课,惧怕公开课,抵制公开课。上级有领导来听课,教导处就抓年轻人去顶,因为他们年轻,自己知道有毛病,也想要别人找毛病,属于抵抗评价力强的。</p><p> 如何改变这种无效还的校本教研生态呐?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提出,改变学校就要先改变课堂,改变课堂就要先让教师开放自己的课堂。开放的前提是具有安全性,建立不再指向教师的安全的课堂观察生态。让教者和听者都以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事实为中心展开讨论,不对教者建言,只说协同学习,共同研究学习的真实发生情况。也就是丛老师说的从“评价”走向“反思”。</p><p> 我们常规课堂观察评价的内容是设计—实施—结果三个主要环节,都指向教师,目标都是研究怎样更好地改进教法,提高教的效果。而学习共同体的观察—描述—反思—改进内容是指向学生,是研究学生的学习、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结合学习事实反躬自身,指向自己,有利于自己教学改良与提高的。所以,佐藤学在《教师花传书》中写到:“教师要成为教育专家,成长为善于学习的人,对他人的教学进行观察时就要从‘评价’的视角转化为‘反思’的视角。只能从‘好课’、‘差课’、‘成功’、‘失败’的角度去观察和反思教学的教师,一生都不过是个外行,无论教龄几何,其成长都只能停留在教育实习生的水平。”我们国内也有教育专家说,坚持写十年的教学反思,一定成长为教育专家。</p><p>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很骨感。要真正在我们现有的校域内建立起只“反思”不“评价”的教研生态,让所有教师都成长为协同进步的同僚,还是有相当的困难的。因为知识分子的改变就象张贤亮在《绿化树》的《序》写的:需要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是残酷的。我们已经习惯了常态课与公开课的两样化,习惯了表演,习惯了假教学,假学习,习惯了自己的单打独斗。所以有人说笑话,说小偷和教师都不喜欢别人看自己手中的东西。</p><p> 困难归困难,通向真理的路我们还是要走的。我们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已经越过了低级需求,人们开始追求尊重和自我价值的实现。那就是协同与发展。怀特海说:“没有兴趣就没有进步。激发生命有机体朝着适合自己的方向发展,最自然的方式就是快乐。”教师的兴趣和快乐在哪里?又怎样建立?我觉得,学习共同体提出的共同指向学生的学习的不设防的积极的协同的同僚式教研生态,就是实现激发兴趣,培植快乐的教育生活的光明之路。教师没有快乐,学生哪来的快乐?师生没有快乐,教育又怎会有快乐?没有快乐的教育又怎么会有生命力的迸发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呢?</p><p> 所以说,从“评价”走向“反思”,改变课堂观察的生态,是学习共同体建设之先决。</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等等多彩的灵魂</b></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一节STEAM数学建模课的观察叙事</span></p><p> 新惠七中 王春艳</p><p><br></p><p> <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前奏,思维的初次碰撞</span></p><p> 新惠七中,计算机教室,第一批学共体建设数学领航教师正在进行集体备课。我悄悄地坐在后面,带着语文老师一惯的感性,新奇地聆听数学精英们最具理性的思考和质疑。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情境的创设,再到围绕五个任务活动的技术支持,大家最一致的好奇就是想看看学共体课堂究竟是什么样的!而最有争议的就是这样的课如何去实现知识储备?来自北京101教育集团上地校区的韩晶岩老师,结合北京先进的深度学习经验,给大家做了一次简短的培训:</p><p> (一)指向深度学习的学共体课堂教师要做什么?</p><p> 1.心中有依据。今天的师者再也不能照本宣科只知讲授知识了,心中一定要有课标,要知道课标指向;要知道学科的核心素养,要在每一节课上有效落实;要了解我们的学生,要知道他们会了什么,需要什么,要联系生活去设计教学。</p><p> 2.做好设计。设计好目标,教学目标要有可操作性;设计好活动,活动中的问题一定要有挑战性;要善于运用学校已有的资源去创设学习情境。设计好评价,任务单上不要总是问问题,要通过评价给学生提供一个持续学习的动力支持。只有问题的任务单太没意思!</p><p> 3.知行合一。做好了设计,到了课堂上,预设与生成一定会产生矛盾,抓住矛盾去引向深入学习才是教师的能力。</p><p> (二)课堂观察我们该是什么角色?</p><p> 观察者,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经历学习,你才会发现真相;</p><p> 助学者,帮助学生成长,让他获得点滴成功。</p><p> 思考者,为什么要在这里出现困惑?我们该怎样调整我们的教学策略?</p><p> 研究者,我们一定要学会悦纳,学会接受,学会融合。教学不是一个人的事,我们要学会合作,一起研究,今天下午的讨论,其实我们就是一个共同体,我们正在经历着协作探究的过程。</p><p> 优秀的教研员臧志杰老师从他的专业视角提出了观察的重点:我们今天讨论的关注点应该是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怎样体现学共体?所以,这节课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出现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更正上。</p><p> 我不懂数学,却感受到了两种思维的碰撞。老师们科学严谨的专业精神更让人感动。</p><p>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span><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遇见,没有最美的风景</span></p><p> 一间标准的教室,容纳了48名学生和40名教师。我被挤在教室的一角,勉强找到了一个焦点学生——小马,一个瘦弱的小姑娘。字写得不漂亮但是很工整,凭着“经验”,我觉得她也就是一个中等生吧。我查看了她的预习单,字数不多,但脉络清晰,表述准确。这是一节统计调查实践研究的汇报课,孩子们前期做了调查分析,这一节课要集中汇报分享。在STEAM的五大学科中,数学是工具性学科,数学建模与数据分析是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经常用到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我们的STEAM教育就是要结合实际引领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这个“世界”并不广袤,它只是基于本土的浅层次的STEAM认知,是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的课程创生,STEAM教育不该是培养精英人才的专属,土生土长的农村娃,也同样要面对未来,同样需要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视野宽广、能够独立思考的人,即便是建设家乡,他们的胸怀格局、思维品质也是重要的决定性的人才关键。</p><p> 老师给出了汇报的流程:每个小组用PPT展示调查分析成果,交流在调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其他小组在倾听中评价。第一组学生走向讲台,他们调查的是学生成绩及原因分析,除了数据,还有建议和补救措施,很详细。原以为小马也会和我一样观察第一组学生的数据分析,没想到她整个过程都没有去看黑板,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文具盒上的一个小本子。我拿过来一看,是发言稿。字写得非常工整,还用红笔做了标注。一组学生在调查中遇到了一个难题:不知道如何去确定百分比的基数,老师让大家再讨论讨论。小马好像没有听见,目光还是盯着那本小册子,与她邻座的组员也没有动。三个女孩直直的坐在那,竟无视我们几位老师疑惑的目光。第二组汇报了,他们调查的是最喜爱的学科。当老师问及为什么没有音乐美术学科时,一个矮小的男孩喃喃地说,“如果加上那些娱乐学科,计算起来会很累……”我的心好像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什么时候,在学生的脑海里音乐美术成了“娱乐”?计算起来累就可以忽略掉吗?数学学科的严谨性呢?想记下这让人胆寒的事件,却发现,小马还在专注地盯着她的发言稿!第三次在看了!课堂上发生了什么已被她屏蔽在百尺之外,除了发言稿,她的眼睛装不下任何风景了。另外两个学伴只是小声嘟囔了几句就置身事外了。我握着沉重的笔,郑重地审视着我面前在学习场上若无其事的孩子,心里一阵波澜起伏……任务单上赫然标注的“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请认真倾听各组的成果展示,并随时记录”一行字陡然间就模糊不清了……</p><p> 汇报在继续,问题在显露,交流断断续续并不热闹。我把身体隐遁在教室的墙角,一个自嘲的问题涌进大脑:难道数据分析、项目报告真的不适合美丽乡村的建设者们?!</p><p> 终于轮到第五组了!三个孩子用最快的速度走向讲台,小马像变了个人似的,侃侃而谈。从问卷的设计到图例展示,有条不紊,数据清晰。汇报回来,我看了看她们的眼睛,幸福的光芒衬着不服输的倔强,还带着一点点求证的忐忑。我没有和她的目光对视太久,或许是因为心里的那点寒意?小马坐到座位上,长长松了一口气,慢慢地把她的小本子放进书包里……与此同时,老师正在组织同学们讨论这一组调查的成果带给大家的启示,大家的评价依然没有走进小马的世界,她这节课唯一的“任务”就是完成了汇报的“任务”,世界是他们的,与我无关。她的成长也停留在这一课以前了。</p><p> <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交响,深度对话与研讨</span></p><p> 一节课持续了将近2个小时,但我终归没有等到小马的“呈现”。在课后研讨中,观课的老师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这节长课上的发现,有启发,有困惑,有质疑,尖锐的批判或许都埋在了心底吧!认同与思考,是因为发现了课例背后的逻辑;质疑与否定,不过还是站在教的立场上纠结。</p><p> 韩晶岩老师再次从三个角度解读了这样的课堂范式:我们要抛开固化的学科思维去定义这一节课;我们要从学生的视角发现什么;这节课暴露的问题该如何解决……专家的解析拨云见日,老师们也轻松了许多。</p><p> 教研员臧老师依然保持着主持人大气稳重的风度,娴熟地解答了老师们零星的疑惑,最后却一改他往日的儒雅温和,犀利地质疑:这样的课,我们这样的孩子到底需不需要?</p><p> 小马郑重地收起小本子的形象突然跳到我的眼前,“需不需要”该是站在谁的立场上去思考呢?!</p><p> 我们的孩子怎么了?不是不会倾听,是她不想听,不愿听;不是没有学习的能力,是不想学,懒得学;上课只是为了给老师完成“任务”,学习单对他们来说唯一的意义就是“填空”! 课标上那些美好的愿景:“积极参与数学活动,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及结论的确定性;实事求是的态度,质疑、独立思考的习惯……”终究敌不过学生的一句“懒得看”“太麻烦”!最后纠结成了为人师者那份前所未有的挫败感……</p><p> 探寻现象背后的真相,我们看到了原生家庭的影响力之大,看到了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偏失,看到了批判性思维被标准答案泯灭的现实;学习内容的无趣,学习方法的单一,学习环境的闭塞,让原本亲和的师生关系变得僵化、冰冷甚至隔膜……这样的教育生态,我们还有不变的理由吗?!不变,已然是一潭死水;改变,终归还能荡起一点涟漪……</p><p> 去除刻意的设计,让学习回到初始现场,还原真实的习得过程,让教育发生在生活问题的解决中,润泽生命的一点灵光……</p><p> 这样的课堂,我们到底需不需要呢?!</p><p> 想到白岩松一本书里的描述: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p><p> 是啊,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多彩的灵魂,我们只顾带着他们一路奔跑,跑得灰头土脸,跑得气喘吁吁,跑得伤痕累累,跑得心力憔悴,把灵魂远远地甩在了身后,忘了生命最初的色彩,忘了生命的根。</p><p> 慢下来,等等好吗?用心听一听生命拔节的声音,用心看一看经历成长的喜悦,用心找一找教育的本真!</p><p><br></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行动研究”助力教师专业成长</b></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敖汉旗学共体建设课例研究培训体会</span></p><p> 新惠第二小学 齐丽楠</p><p><br></p><p> 两天半的学习结束了,刘学民科长一行带给我们完整的课例研究过程,从“集体备课”“课堂观察”到“交流研讨”,每个环节都真实的进行了,整个过程下来,我们学校的老师收获都很大,这样的研究,教师怎么能不成长?刘科长说:“教师不成长的教学研究一定是虚假的研究!”我觉得是真理,教师不成长的教学研究不会有动力、不会长久。结合工作实际,我对学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工作进行了反思,并对今后的工作有了一些想法。</p><p> 我校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例如:多种方式调动老师的内驱力,通过读书工程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校本培训充实教师理论知识等。我们认为从课堂外入手做好铺垫,如果老师的理论水平提高了,对新理念认识到位了,思想先进了,自然会作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可是听了刘科长的讲座后发现,我们应该从课堂直接入手开展行动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带动老师去解决问题,带着问题再去学习,从而提高专业素养。 </p><p> 刘科长这样说:一定要处理好“知”和“行”的关系,“行是知之始”,若没有这样一个理性的、反思的、实践的过程,我们是很难跨过教育专业发展的门槛的。他引用了陶行知先生的“行事知之始”这句话,道出了“实践是获取认知的必须途径,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的道理。实践是认知的开始,而认知又是对 实践的升华。 有了这种认识上的转变,我想,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应该从课堂入手,进行行动研究,对此我有以下思考:</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一、对“行动研究”的认识</span></p><p> 刘科长说:教学就是协同研究。当下,很多老师不喜欢做研究,把教研看得很“高大上”,认为教研是浪费时间,有空还要判一套试卷呢,只要我把孩子教会考个满意的分数便可。所以一部分教师拒绝研究,不肯进步,始终处在“吃老本”的状态。这是对教学研究的一种错误认识。其实教学中的行动研究,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科学研究”,而是针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的。这些问题也许在教育科学上已经获得解决,但是当教师把理论应用于实践时,就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这样就将开启一轮属于自己的思考,这就是研究。教学离不开研究,例如:怎样把学到的新教学方法落地于自己的课堂,怎样让某类孩子能按时完成作业,新教材与旧教材使用有什么区别……其实大多数老师每天都在思考,都在研究,都在努力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只是缺乏指导、总结和提炼。所以,我们鼓励教师做研究的前提是,先让教师理解什么是行动研究,怎样做研究,并拿出便于操作的研究方法,供老师应用,让老师们先从认识上“减负”,思想上“接受”。</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二、建立以“课堂观察”为主要研究方法的教研新范式</span></p><p> 建设学共体行动纲要中提到要构建“观察—描述—反思—改进”的校本教研新范式。也就是说教研的第一步就是学会“课堂观察”。当老师上课开始时,参与研究的老师就应该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开始观察学情了。教师在观察中,要记录现象,记录关键事件,要思考现象发生的原因,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在研究了。</p><p> 以往评课时老师们无话可说,言不由衷,是因为他们在听课前没有明确的听课目的,听课时不知道该看什么,也没有进行思考。如果明确目的后,通过观察有了大量“实证”,老师们评课时就会主动交流了,从而促进了反思和改进,教师的专业水平自然会提高。</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三、让教育写作推动研究成果的形成</span></p><p> 刘科长提出要构建“读书——实践——写作”的教育生活方式。以前我校十分注重教师的“读书 ”情况,却忽略了对“教育写作”的重视。老师们也把写作看成了职称评定或应付检查的需要,平时根本不主动写作。刘科长说“写作是和自己对话,为自己‘立言’”。这让我重新思考教育写作的作用。我通过自身写作和理论搜索发现用文字记录已发事件要比自然记忆更理性,在记录过程中自然忽略次要部分,从而直接聚焦问题,在描述问题的过程中,作者自然会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提出对策。这是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是深入思考的过程。长此以往,就会培养出问题意识,学会反思问题的基本方法,真正做到“教学即研究”。</p><p> 教育家李镇西出版的第一本教育著作就是自己写给中学生的回信,发表的第一篇教育手记就是一堂课的反思,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大奖的《爱心与教育》就是他和学生发生的一个个教学故事。教育写作并不难,叙事、案例、论文、随笔、反思都是教育写作。表面上看教育写作只是写作活动,其实是高度专业化复杂的高级思想活动,它融合了理论学习、规律发现、成果转化、实践改进等多种专业活动,教师在写作过程中会提升各种能力,研究成果更容易呈现,实现对教学实践 的反哺。教育行动研究决不能离开教育写作的参与。 </p><p> 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教师的成长,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学行动研究。所以学校要指导教师做行动研究,爱上教育 写作,让教师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当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时,工作就成了创造,就会产生一种享受和幸福。</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 在学习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立足本土,守正创新,加快实施“‘一个都不能少’学习共同体”建设,回归到课堂、课程、教学、评价、管理、教研等各行动要素的本然意义上来,主动开展行动研究,创造自己的教育行动——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改变课堂为重点,通过改变课堂来改变学校,保障每一个孩子高品质的学习权。</span></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