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有余的美篇

年年有余

<p> 《翻秦岭走太行》</p><p> 之塔云山的故事</p><p> 金秋十月,兄弟余彬用了好几天的时间,看资料,查地图,规划线路,为我们兄弟姐妹策划了一次《翻秦岭-走太行》自驾游旅行,登塔云山就是我们旅行中的其中一站。</p><p> 塔云山,位于陕西镇安县,主峰金顶海拔1600多米,因其形似宝塔,直耸云端,故取名“塔云山”。塔云山是一座道教名山,具有悠久的道教文化传统,2011年度当选为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道教名山。</p><p> </p> <p>  登塔云山观奇景,绝妙之处是观山顶的一座道观。塔云山金顶道观的名字叫观音殿,始建于明代,距今有500多年的历史,史上曾五次修复,壮观古朴。这座道观面积不足六平方米,建筑十分险要,它居于塔云山主峰顶,三面都是悬崖,其下为万丈深渊。许多游客到塔云山都是冲着这座不足六平方米的小小道观来的,我们也是如此。</p><p> 清晨我们早早的就来到了塔云山,但见山上被大雾笼罩着,看不清景区的风貌。正心生遗憾之际,景区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个季节塔云山的雾一般10点左右就会散去,上山观景没有问题,大伙儿这才转忧为喜。谢过工作人员我们往山上走去,由于时间还早,沿途没有游客,四周静悄悄的,偶尔听得几声鸟叫。我们来到一处圆形观景平台,在茫茫大雾中依稀可见对面山上的风光和道观全景,于是我们决定在此处等候浓雾散开,好拍几张风光照片。秋季山上的清晨,雾中带着徐徐的山风,穿过头发,拂过脸颊,吹过衣衫,使人感到凉意阵阵。对面山上的雾飘过去,飘过来,紧紧地包裹着大山不肯离去。雾散开了一会儿,马上又和被风吹去的雾抱在了一起。太阳羞答答的伸出头晃一下马上又缩了回去,使我们一直看不清道观和对面的景物,时间一分一刻的溜走、溜走……这时游客也开始多了起来,三五成群的也来到我们所在的平台,站一会儿后耐不住等雾散开都离去了。平台上只剩下坚持着要等到雾散日出那一刻的我们,10点钟左右,验证了工作人员告知我们的话,雾终于缓缓地散开了,金顶上的道观和对面山上的景物显现出了尊容,道观犹如神仙的居住地,在雾中显得分外神秘,庄敬和肃穆。我们一阵惊呼后,立刻各自站好位置拍下美不胜收的那一瞬间!兄弟余彬是摄影的高手,美篇中的照片绝大多数为余彬的杰作。</p> <p>  我们怀着满足和喜悦的心情往山下走去,想登上道观所在的塔云山主峰。此时,喷薄而出的太阳已将景区洒满了阳光。在阳光的照耀下,在山路上行走就觉得热了,走的时间长了身上还浸出了毛毛汗。这时再抬头仰望被称为“秦楚一柱,绝顶道观”的古老寺庙,它凌空伫立,白色的外墙,青灰色的屋顶,红色的祈福带,苍绿色的参天古木,全都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之中,令人叹为观止。</p><p> 据资料介绍:居于塔云山主峰顶不足六平方米的道观,是用四根石柱插入石缝,用石条铺垫立基,石条之间没有添加粘合剂,仅仅靠工匠相互叠加垒成,后方的一个角完全悬空。</p> <p>  当我们手脚并用,还借助道观两边挂着祈福红布带的铁链爬上道观时,我己经是气喘吁吁,脚耙手软了。坐在道观门前的长凳上休息,只听一位保安人员讲:来观音殿(道观名)求子是最灵验的!某某人来此求子后,回家后就怀上了;某某人还怀上双胞胎,生下一儿一女!我听得正起劲,保安人员话题一转:观音殿(道观名)只有一名道士,这名道士每天都要接待前来求签问卦的香客,为香客答疑解惑。这名道士上山在观音殿已经呆了三十多年了,从未下过山出过山门,公园管理处为道士在山下准备了一间房子,供道士晚间休息,有游客问:“那道士生了病怎么办?”保安人员说:“道士没有生过什么病,有时有点感冒,公园的人给他点药吃就好了。”听到这里,我对道士充满了敬畏之情!现在的社会充满了生机;充满了色彩;充满了诱惑,是什么精神和信仰使道士一个人呆在道观三十多年不动摇?我不得其解,我只想马上见见让人敬佩的道士。走进不足六平方米的道观内,由于面积小,道观没有供奉其他的神仙菩萨,只供奉着观音菩萨。小小道观庄重而又肃穆,一张长长的黑色条桌上摆满了经书,道士着一身黑色道袍,静静地端坐在长桌边。道士大概50多岁,他显得那么神圣,神圣得我都不敢正视他的脸!我想看看道士如何为求签问卦的香客释道解惑,但久站在小小道观里显得扎眼,只好迟迟吾行地走出了道观。良久,我一直思索着:道士一人住持道观,没有徒儿,如果道士老了上不了山;如果道士仙逝,也不知道有没有别的道士前来住持?没有了道士,塔云山道观岂不少了仙气! 少了灵气!少了香火气!塔云山风景区岂不少了人气!少了生气!</p> <p>塔云山风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