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通知 <p>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0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精神,2020年端午节放假具体安排为:6月25日(星期四)至6月27日(星期六)放假,共3天。6月28日(星期日)正常上课(按周五课表进行上课)。</p> 疫情速报 温馨提示 <p> 1.假期期间,师生、家长原则上不离开郑州,每天按时体温检测,时刻关注疫情动态,中高风险地区变化。</p><p> 2.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规定,不参加大型聚会和活动,减少非必要外出和聚集性活动,阻断与外界的接触传染途径。</p><p> 3.出门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在家勤洗手,多通风消毒。做好家庭成员每天体温检测,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请及时就诊。</p><p> 4.目前是溺水事故高发期,端午假期期间请家长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准确掌握孩子行踪,切实做好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和监管,严防溺水事件的发生。</p><p> 5.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p> 关于端午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吃粽子</b></p> <p>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p><p>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赛龙舟</b></p> <p>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p><p>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赋予了其不同的寓意。</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佩香囊</b></p> <p>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悬艾叶</b></p> <p>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系五彩绳</b></p> <p> 花绳既是五彩丝,又俗称五色丝。 早在东汉应劭著《风俗演义》中就已经记载说把它系在臂上可避病除鬼、不染病瘟。在《续汉书》、《后汉书》中,端午日这天用朱索、五色印做门户装饰,认为可以抵防恶气。</p> <p> 拌一份“甜美如意”馅,披一层“吉祥好运”衣,扎一根“健康平安”线,煮一锅“开心欢乐”粽,过一个“幸福祥和”节。淮河东路小学祝愿您端午节快乐多多,甜蜜多多,幸福多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