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一、书法笔法:</p><p> 书法的要素很多,比如笔法、字法、结构、章法、墨法、行气、笔势等等。而就其中的字法而言,一般来说是包含了用笔和结构两大块的。用笔,指的就是“笔法”,某种程度上这两个含义是相等的。古语有云,“用笔千古不易,结字因时而变。”说的是结构可以有时代特征,可以有个人风格,但笔法是千古传承的,可变的成份很少。而这“笔法”究竟是什么样的,古人写字没有视频流传下来,文字解释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基于“文无第一”的缘故,每个人的主观认识相差甚大。个人以为,这个“笔法”其实就是“提按+节奏感(留笔+发力)”,至于其他的,应该都只是手上(指、腕、臂)的动作技巧,比如各种起笔、行笔、收笔的动作技巧,比如篆隶楷行草等不同字体的起行收笔的特点。但能够上升到“笔法”的高度来说的,应该就是指用笔时必须遵循的规律,比如上面说的“提按+节奏感(留笔+发力)”。下面我们来分析下其中的道理所在。</p><p><br></p><p>这里先撇开书法的笔势、墨法、意境和性情等要素,也不去说当下许多练习美术字的用笔方法,咱们单说“字法”。而字法中的结构,又因为上面所述的可变性大的原因,咱们也放到后面的解说具体字帖(比如《九成宫醴泉铭》)时再来举例说明,这里仅就单纯的“笔法”作个阐述。</p><p><br></p><p>曾“看”过一个老师说的,“写字,无非立体方面的提按与平面上的转折而已;若掌控好这两大要素,那就是一笔好字。”现在回味起来,心下深以为然。那种玄之又玄的种种解说,种种演示,只能让人听得云里雾里,讳莫如深的感觉。理论上来说,写字只需掌握两个方面,即理论上知道怎么写,和实践上的控笔能力。前者需要通过不断的读帖去提升,而后者需要通过临帖去实现。读帖的理解,又受更多的主观成分(比如学识、修养等)影响,所以不同的人读同一本帖子,会有不同甚而是完全相反的收获(好比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侠客行》里众多高手对侠客岛石壁上武功秘籍的解读)。而控笔能力,绝对是有不同阶段的感觉的。拿得起笔不乱抖动,当然也算一种最基本的控笔了。不过书法中所谓的控笔,高级阶段而言应该是指可以用笔表现出自己脑子里想象的线条。这个说法似乎不难理解,而“读帖+控笔”乃是写好字的两大要素,想来诸位应该也比较容易接受了吧?</p><p><br></p><p>接下来仔细分解下这两大要素,笔者个人觉得“读帖”应该是更多的属于“字外功夫”的范畴的,也就是需要靠“养”的那一部分,这里也就不多赘述了。而“控笔”,则属于技法的范畴,是可以“学”、可以练出来的。控笔与笔法的关系,这个貌似很难解释清楚,似乎意会的成分更多一些。控笔当然要通过笔法来实现,而笔法也需要通过控笔来体现的。</p><p><br></p><p>接下来再回归到解释为嘛笔法是“提按+节奏感”,咱们可以通过几个小视频来配合着解说。</p> <p>第一,“中锋行笔”:所谓的“中锋行笔”,在书法中只是一个概念,真正书写时是不可能做到笔笔中锋的。即令最强调笔笔中锋的秦篆,理论上来说也是会略有偏差的。但是,书写时若是中锋行笔的成分不足,那么笔画的线条力度难免会有不逮,以至于影响“线条质感”。为嘛这么说呢?咱们可以结合物理上的力学知识来解释说明。</p><p>首先,“中锋行笔”,顾名思义,就是笔锋在笔画中间行走,这个过程中笔锋和笔画的方向是一致的(或曰平行的),若是这样用力,才有可能做到“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当然,这其中至少包括裹锋和铺毫两种行笔动作技巧,裹锋聚,铺毫散,但它们都是中锋行笔技巧(见视频一,以横画为例)。</p><p>其次,再来看看“偏锋行笔”,理论上来说,偏锋行笔时笔锋是偏在一边(同样以横画为例,则以上边居多)的,那么另一边就是靠笔肚子完成的,难免会有毛刺感,也就是不够光洁的味道。这个,我们初学时可以多去做下试验就知道了(理论知识理解了体会了并懂得了,我们才会朝正确的方向走,才不会走弯路或少走弯路)。这个时候,笔锋行走的方向是和笔画方向垂直交叉的。同样的道理,这种行笔方法,手上再怎么用力,因为着力面积更大,都很难做到“力透纸背”、“入木三分”了。</p><p>再次,平时看到的所谓的“侧锋”,自然就是笔锋和笔画斜行相交了。这在书法中是允许存在的,即所谓的“中锋取骨,侧锋取势”。</p><p><br></p> <p>第二,“节奏感”:顾名思义,“节奏感”就是音乐上的快慢问题。都说“音乐上的节奏感是最难的艺术”,学过书法的人都知道,说起来简单,掌控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延伸开来说,不光快慢,还有轻重以及生活中的情绪控制等,都可以用节奏感来形容)。而书法用笔具体到平面上的转折时,就需要用节奏感去完成才好。为嘛这么说?或许我们可以结合力学和美学方面的知识加以表述(参照视频二)。</p><p><br></p><p>首先,我们要理解,如果想达到中锋行笔的力度要求,那么是需要调锋动作的。古人写字时没有视频流传下来,我们结合起各种理论来略略分析下,看看何种说法更有道理。就医学生理学和力学角度来说,调锋无非是靠指、腕、前臂(下臂、小臂)、上臂(大臂)以及肩肘关节来完成。除非写很大的字,否则依靠指和腕部的动作用力便可完成了。所以,一般调锋动作我们可大致分为两种,即“捻管”和“转腕”,前者靠指尖发力,捻动笔杆使之做平面运动,从而达到调整笔锋成中锋行笔的状态和要求。这种方法当然也可以理解(理论上来说,能写好字的笔法,都是好笔法,这点上似乎不用去完完全全照搬古人的东东以至于受了约束),但其难度似乎更大(等于说行笔时要做直线运动还要做旋转运动),运笔时难免会犹豫而导致有“散气”之嫌。古人没有桌子(桌子应该是宋代以后才发明的),也不可能以坐姿写字(坐姿的“五指执笔法”,应该也是宋代以后发明的,宋以前的人用的应该是“双勾执笔法”),要让他们捻管写字,的确不太可能,视觉上似乎也不允许。再看看转腕,所谓转腕,也就是指尖握紧不动,以腕部旋转的动作来达到调锋目的。这个,似乎更符合古人写字时的用力情况,这样发力,不需要犹豫,只需要注意和掌握留笔的分寸即可。不过对于节奏感掌握得不够的人而言,笔者个人以为用点“捻管”法似乎也无可厚非。再说,竖向笔画(比如竖和撇)本身就比横向笔画(横和捺)更难写到位,本来就容易写得慢一些,这时候用点捻管,应该更能降低些书写难度,达到提高线条质感的要求。所以,已练就“捻管大法”的人,也可以与时俱进,在自己写好字的同时,补充和丰富下“笔法”动作。</p><p><br></p><p>其次,在理解了调锋动作的基础上,再来理解为嘛要写出节奏感来,似乎就容易得多了。秦篆笔笔中锋,自然含蓄内敛,但书写时难免要笔笔逆起平收,书写时难以随心随性,有束缚人的本性之嫌,而且容易减慢书写速度。所以后面文字(书写时)的演变和发展,会出现允许侧锋的情况。举楷书(包括晋代小楷,魏碑和唐楷)为例,许多起笔便不用逆锋了,而是直接代之以切笔或“虚逆”(比如接近行书味道的褚遂良书法,起笔便多用“虚逆”)了。然而即令如此,在所有的起笔动作出现时,很多书法家还是有明显的留笔动作的,这样才会显得敦厚含蓄(毛笔弹性丰富,多留一下笔自然会有这种效果了――而硬笔笔性不同,所以这方面不用过多要求,从而提高了书写速度,以致于实用性较毛笔更强。这也应该是毛笔书法和硬笔书法在“笔法”方面的最大的一点不同之处了)。而且留笔后,借助于毛笔的弹性可以“自动”调锋,并为接下来的发力蓄势。许多人初习书法,老是被人诟病为“留笔不够”,原因即在于此。至于发力,自然是为了让笔画的线条质感更足;而且发力可以提速,节约书写时间;再者也能写出墨色变化以达到墨法的要求了。</p> <p>第三,我们再来看看“提按”。从字面上来解读,“提按”就是“提笔”和“按笔”的组合。如图(视频三)所示,有提按才能写出笔画的粗细区别,才有可能使笔画呈现出所谓的“立体感”。这个道理应该不难理解,而放诸练习中,当以训练“提笔”为主,也就是多多去训练“提锋”能力。因为相对于提笔而言,按笔则容易很多,掌控起来不会如提锋那么困难。实际练习当中,可用“大笔写小字”的形式来进行提锋的训练。到了创作当中,则又需要学会“打开笔锋”,同时兼顾聚锋了。至若硬笔书写,其笔性弹性甚弱,所以几乎没什么提按的区别和练习了。在提按弱化了的基础上,其书写速度自然又快了些,实用性也就跟着提高了。这也是硬笔书法笔法和毛笔书法笔法的第二个不同点。</p><p>总之,书写时如能把“提按”和“节奏感(留笔+发力)”结合,那么写得一手好字应该是不难的,唯需在练习的时候注意细节上的感觉和不同的结合风格罢了。</p> <p>二、硬笔书法笔法和其与毛笔书法笔法的关系: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硬笔书法是和毛笔书法是有共同点的,最大的相同之处就在于节奏感。她们的不同则更多的体现在提按和调锋动作上,硬笔书法中提按被弱化,而调锋几乎省去了。不过,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硬笔书法也因其实用性更强,艺术方面的表现力度以及丰富性,则远不如毛笔书法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