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端午节 <p>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又是一年端午节,处处艾草香。</p><p>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p> 端午节来历 <p>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现在知道的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但以纪念屈原最为流行。</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纪念屈原说</span></p><p>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yuán)、湘流域。</p><p>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p><p>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mì)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p><p>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liàn)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p><p>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p> 端午节习俗 <p>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赛龙舟</span></p><p>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端午食粽</span></p><p>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佩香囊</span></p><p>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端午的鸭蛋</span></p><p> 高邮的端午较为特殊,有系百索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等习俗,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就是挑好看的鸭蛋装在彩线结成的络子中,挂在胸前。</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悬艾叶菖蒲</span></p><p>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p><p>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p> 端午节诗词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端午日赐衣</span></p><p> 【唐】杜甫</p><p>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p><p>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p><p>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p><p>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端午</span></p><p> 【唐】文 秀</p><p>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p><p>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七律.端午</span></p><p> 【唐】殷尧藩</p><p>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p><p>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p><p>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p><p>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p> 端午节安康 <p> 为什么端午节要说“安康”而不是“快乐”? </p><p> 原来,端午是夏季(午月)的开端,阴历五月天气湿热多病毒疫疾,一直被古人认为是“恶月”,古人形容此间“五毒尽出”,蛇虫繁殖,易咬伤人,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所以端午节的主要民俗,包括饮雄黄酒、佩香囊、挂菖蒲和艾草、拴五色丝线、挂五毒图、挂钟馗像等都有驱除灾害、瘟疫,祈求平安、健康的寓意。端午节可谓古代祛病防疫的重要节点,这也是为什么端午节的祝福语是“端午安康”而不是“端午快乐”的原因。</p> 端午节放假安排 <p> 根据工作实际,我校对端午节放假做如下安排:</p><p>1.一、二、三、四年级6月25日、6月26日休假两天, 6月27日正常到校,按照周一课表上课,6月28日按周二课表上课。</p><p>2.五、六年级6月25日休假一天,6月26日(星期五)正常到校。</p><p>3.6月29日,六年级学生参加全县小学毕业质量检测,一至五年级休假一天。 </p> 假期安全提示 <p> 疫情期间,为使学生能过上一个丰富多彩而安全的端午节,学校特将有关安全注意注意事项告知如下:</p><p>一、疫情期间,居家过端午,不外出游玩、聚会,为疫情防控做贡献。</p><p>二、注意居家用电安全。</p><p>三、要注意交通安全。不要在马路上游玩嬉戏,横穿马路不闯红灯,过交叉路口等要注意过往车辆,靠右行走。</p><p>四、注意健康饮食,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p><p>五、合理安排每天的作息时间,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