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情端午 “疫”意非凡——赤峰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大班组端午节系列活动

岩岩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午节在我国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随着端午节脚步的临近,为了增强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赤峰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大班组 组织开展'“粽'情端午 '疫'意非凡”的主题系列活动,师生共同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中国节!</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活动一:寻根溯源“知”端午</b></p><p><b style="color: rgb(1, 1, 1);"></b>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p><p><br></p> <p>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p> <p>农历五月,杭嘉湖地区称五黄月,江南民间在端午节吃“五黄”的食俗由来已久。“五黄”一般指黄鱼、黄鳝、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p> <p>吃五黄是汉族的民间风俗,流行于江南等地。农历五月,江南人称“五黄月”,因有五种带“黄”音的食物上市而得名。在端午节的中午,最适宜吃五黄餐,就是把五种黄颜色的食物混在一起吃。因为中医理论认为,端午节是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而中午,又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可利用端午节气的力量,抑制霉运、提升自己的精力。</p><p><br></p> <p>画额</p> <p>洗艾草水</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活动二:浓彩重抹“画”端午</b></p><p> 划龙舟作为端午节重要的活动之一,用稚嫩的笔记录下这快乐的一刻,更是值得终身回忆的事。为了庆祝传统节日端午节,孩子们早早就动笔了,下面是孩子们用画龙舟庆端午。</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活动三:粽子飘香“品”端午</b></p><p>端午节当然少不了粽子这个主角。粽子应该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了。端午节,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品尝好吃的红枣粽子。</p> <p>粽子下锅啦,粽子锅里煮的鸡蛋味道真棒👍</p> <p>剥开长长的粽子叶</p> <p>手上的美味也不放过😄</p> <p>香香糯糯的粽子真好吃😋</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活动四:五彩缤纷“系”端午</b></p><p>五彩绳,又称五彩丝、五色丝等,是端午节吉祥物兼饰物,具有辟邪作用,兼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五彩绳源于我国古代的五行观念,由古代文身之俗演变而来。端午日天地纯阳正气极盛,借助天地纯阳正气辟阴邪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在诸多辟邪习俗当中,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传到后世,五色丝即发展成许多种漂亮饰物,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p><p><br></p> <p>“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p> <p>为了祛除这些毒气,保持健康的身体,世代沿袭了佩戴香囊的习俗。</p><p>目前我们采用的香袋配方主要为:广藿香,肉桂粉,山萘,丁香,艾叶。</p><p>广藿香:芳香化浊,和胃止呕,发表解暑。</p><p>肉桂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p><p>山奈:温中散寒,开胃消食,理气止痛。</p><p>丁香:温中降逆,醒神开窍,辟秽杀虫。</p><p>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降湿杀虫。</p><p>总的来说,佩戴香囊可以驱蚊,防感,通窍,安神,增强抵抗力等。</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活动五:吟诗作赋“诵”端午</b></p><p>“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端午节也被叫做诗人节,从古至今,有许许多多的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节的诗词,今天我们也来朗诵一首</p> <p>在这样一个节日里,听听孩子们对祖国母亲的祝福吧!</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活动六:争奇斗艳“赛”端午</b></p><p>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舟以纪念。借划龙舟驱教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竟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p><p>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赋予了不同的偶意。</p> <p>整装待发</p> <p>一声锣鼓声,比赛开始喽!</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活动七:祈福安康“佑”华夏</b></p><p>据神话传说,八仙之中的吕洞宾化作卖油郎到一山村中卖油,油价标明后任人根据所打油的多少而自付油款。于是有好多人都是油多取而钱则少付。有一少年也学着别人的样子,也是多取了油而少付了钱。这位少年归家后将大家买油及自身买油情况向母亲如实介绍,母亲对儿子进行了严肃批评,并责令儿子立即把多打的油退回,并前去对卖油郎赔礼。吕洞宾深感其诚实,于是告诉这位少年,五月初一将有大祸降到人间,在门口挂一个葫芦则可太平无事,躲过灾难。这位心地善良的母亲急忙把这一消息转告邻友,凡是听到消息的家家户户都纷纷在门眉处挂起了葫芦。果然未过数日,一场特大山洪卷走了没有挂葫芦的人家,而挂葫芦人家则是安然无恙。从此留下了端午节前几天挂葫芦的习俗。也有民间传俗,说的是在某一年的五月初一,药王爷下凡,见到人间毒虫横行,瘟病四起,他就把自己装神药的葫芦挂在一家门口,灭虫降瘟,普救众生,留下了这一习俗。</p> <p>葫芦有“福禄”之意,有收集福气的作用</p> <p>葫芦本为藤本植物,藤蔓绵延则寓意万代绵长。</p> <p>由于葫芦的形状与太极阴阳极为贴近,可以收纳不吉之气,易进不易出,因此在端午节,民间有用葫芦去病化煞的习惯,可将桃木八卦葫芦挂在家中或戴在身上,能起到避邪驱瘟、带来好运的作用。</p> <p>希望我们的“福禄”葫芦可以让疫情快快结束,跟“久别重逢”的世界说一声,“你好,别来无恙啊。” 也为所有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送去祝福,愿逆行的你们平安,今天的你们是我们的榜样,长大后我也成了你!</p>

端午节

端午

葫芦

五月

粽子

初五

农历

节日

习俗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