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美丽乡村,听起来大家都不陌生。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国的城市乡村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像高峰村这样变化之快,还是少有的。在七十年代以前,高峰村里并没有几户人家,后来因金铙山保护工作的需要,原先居住在山上的村民陆续迁往山下。他们起先就在石蛋群的坡上盖起了一幢幢砖木结构的民居,集聚成村。这些年又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和旅游开发,原来的木结构的房屋又变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小别墅。前后之比变化天翻地覆。</h3> <h3> 过去乡村的民居均采用木结构或砖木结构,有一层或者一层半两层的。此屋夏凉可以称的上冬暖就不敢苟同了。如今的村里尚保留着部分,大多已闲置或出售给城里人。</h3> <h3> 高峰的水,高峰的石,高峰的花,高峰的屋。这就是我对高峰的理解。用自己的视角来看高峰的现状,看高峰的变迁。因水平的局限性肯定是不能完整的还原高峰的变迁和美丽乡村的内涵,仅仅是表达我对高峰的情结。少年时代,我的祖父曾经在高峰工作,当时那里是大元伐木场的一个育苗圃。因他孤身一人在那,所以我与几个弟弟及堂弟都要常去那陪他。过去没车,交通靠步行。单程大约要走两个来小时。我们去帮着砍柴放牛,或种菜抓鱼。夜晚住在那小木棍编织成的茅草房里,听那外面的流水声和阵阵的蛙鸣声。所以高峰的山水在脑海里还是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看见山上的树木就想到祖父育的树苗,看见溪里的石头,就想起那过去石缝中的野生鳗鱼。看见香溪花谷的梯田,就想起那田沟里的鱼虾。如今弟弟们都走出山里到城市里工作生活,堂弟还走出国门在外打拼。但我相信他们跟我一样会时常想起高峰的往事吧。也许在他们的脑海里高峰还是当初的模样顶多村庄变大人变多一些,肯定想象不出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我也想借此机会向他们展示如今的高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