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愈明,记忆力愈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p> <p>好奇是什么?</p><p> 好奇是当孩子面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时,觉得新奇而感兴趣,想一探究竟的心理活动和行为。</p> <p> 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p><p> (美)爱因斯坦</p> 级部教研 <p> 为了更好的上好品格课堂,大家在组长的带领下认真教研积极讨论。</p> 活动前的准备 开始签到 品格线上课堂 <p>认真听专家讲座的家长们</p> <p>品格记录</p> 线上讨论 <p>互动问题:</p><p>(1)什么是好奇品格?</p><p>(2)影响幼儿好奇品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p><p>(3)家庭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好奇心?</p> 品格家庭小任务 <p>任务名称:制作“万花筒”</p><p> 任务准备:卫生纸卷筒、硬卡纸、镜面纸、彩色珠子、透明塑料薄膜、剪刀、透明胶。</p> 推荐家庭活动 万粽飘香,端午传情 <p> 由于正值端午节我们根据市宣传部通知和局领导要求,请幼儿园通知学生及家长准时收看。邹平市文明办、邹平市融媒体中心联合举行“万粽飘香,端午传情”—“我们的节日·端午”网络文明传播活动。让广大市民更多的去了解端午文化和风俗,感受传统节日蕴含的家国情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p> 绘本推荐 <p>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p> <p>绘本解读:</p><p> “嗯嗯”到底有什么学问呢?故事透过一只倒霉的小鼹鼠,寻找到底是哪个坏蛋“嗯嗯”在他头上的过程,轻松愉快地让我们了解:原来每一种动物的排泄物形状都不同,什么样的动物就“大”什么样的“便”,我们也从《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中得到更深一层的认识。 而最后小鼹鼠到底能不能找到那个“嗯嗯”在他头上的坏蛋呢?专吃大便的苍蝇可是破案的关键喔!这是一本兼具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好书,在书末还附上一篇“动物的吃喝拉撒”的文章,说明了动物的食物、消化与排泄的关系,让小朋友在哈哈大笑之余,也得到生物学相关的常识。</p> <p> 《千万不要跟着恐龙走》</p> <p>绘本解读:</p><p> 一天下午,小男孩乔和妹妹萨利发现了一串奇怪的脚印,他们仔细观察脚印的形状和大小,认定这是一只恐龙留下的!他们跟着脚印一直往前走,随着脚印的变化,逐渐猜测恐龙的样子:脚印延伸到猫食盆前,而猫食盆是空的,他们便认为恐龙非常饿;脚印穿过了鱼塘,他们觉得恐龙可能会游泳;脚印乱糟糟地重叠在了一起,他们猜恐龙跳了一支舞……他们跟着脚印一直往前走,觉得这只恐龙非常重又非常饿,会游泳还会跳舞,还有点儿头疼脚疼……</p><p> 可是最后脚印完全消失了,他们只好既困惑又疲倦地走回家。不过,他们仍然坚信发现了恐龙,并决定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做一个陷阱去抓恐龙。他们最后能抓住恐龙吗?这些脚印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p><p> 一个神秘有趣、引入入胜的儿童推理故事,还原了儿童好奇心、推理心的发展过程,鼓励孩子大胆想象,提升创造力和逻辑推理能力。</p> <p> 《别再多管闲事了,波兹!》</p> <p>绘本解读:</p><p>《别再多管闲事了,波兹》内容包括:小猪波兹想知道所有的事情,不过她的好奇心也给她带来了麻烦。“别再多管闲事了,波兹!”动物们叫道。然而,有一天动物们听到了一种奇怪的声音,波兹赶紧跑过去看。波兹又会遇到麻烦吗?靠自己的本事,她能挽救这一天吗?</p> <p> 《太阳晚上到哪儿去了》</p> <p>绘本解读:</p><p> 本书以太阳为主角,抛出一连串天马行空的问题,透过一问一答、你说我猜,引发孩子对天空无限的好奇与想象,并把“太阳晚上到哪儿去了?”这个宇宙最奥妙的问题,用“到奶奶家去了”作回答,一下子从触摸不着的遥远世界,拉回到孩子的现实生活中,令他们迫不及待地想问:“太阳也有奶奶吗?”、“他睡在哪儿?”、“他会做什么样的梦?”……充分展现孩子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特质,吸引着小读者满心欢喜地期待翻到下一页。</p><p> 这本书改编自亚美尼亚的童谣,不仅内容有趣,文字与节奏充满韵律,书中的答案,还能当作引子,引导孩子进入更宽广的思考空间。读这本书的时候,不妨回头问问孩子:“太阳晚上到哪儿去了?”也许你会得到充满创意与惊喜的答案呢!</p> 七月份品格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