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创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梁平区郭培恒小学数学工作坊于2020年6月18日在城西小学举办了课堂教学研讨活动。</h3><h3> 首先城西小学的沈主任对郭老师工作坊成员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h3> <h3>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必须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使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h3><h3> 此次上课的三位老师在课前都进行了精心准备,每一堂课的开始都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第一堂课的谭艳辉老师从玩的魔方,以玩魔方的速度惊叹学生,大大的激发了学生探究魔方的兴趣;第二堂课的杨霞老师以梦为引,从孩子的梦来引导孩子复习图形;第三堂课的袁鸥老师先让学生猜自己的姓,然后通过一个转橡皮的小游戏引出这堂课的课题。</h3><h3> 试教时三位老师从容镇定,无论是课件准备,还是教学设计都体现出我坊 “生思、生动、深度”的思想。</h3> <h3> 城西小学的谭艳辉老师执教的“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过程中,以玩魔方引入,激发了学生探究魔方的兴趣,之后利用魔方是一个涂色的正方体这一特点直接引出今天的课题是“表面涂色的正方体”。在一番趣味的引领下,孩子们不知不觉就对即将学习的知识产生了学习的欲望,从而进入了一堂精彩绝伦的课堂。</h3> <h3> 课上,谭老师从简单到复杂,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全程由孩子自主探究,发现规律。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孩子的分工都非常的细致,让每一个孩子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整堂课通过“猜—拆—看—想—拼”这六个紧密结合的教学环节,一步一步引学生思考。同时本堂课从实物操作到抽象直观再到联想想象,无不体现着新课标中所提到的空间观念。</h3> <h3> 课后郭老师提出每上一堂课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为什么要学?要让儿童产生学习这些知识的需要。针对谭艳辉老师的课,郭老师指出本节课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整节课没有新的知识点,只是在利用已有的旧知识来学习这些内容。这堂课存在于数学书上的综合与实践主要目的在于复习巩固旧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在活动中感受数学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通过化整为零,合零为整能够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同时本堂课对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模型的构建也有一定的发展。同时郭老师也提出我们应该思考的几个问题:
</h3><h3> (1)给孩子们的空间应该放多大?
</h3><h3> (2)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来培养儿童想象方位的空间观念?</h3> <h3> 梁山小学碧湖校区的杨霞老师执教的“图形的分类整理”。本堂课是一堂复习课,它的重点是通过复习能熟练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使学生能准确分辨并说出每个平面图形的名称。它的难点是初步渗透对图形进行简单整理的意识。课堂伊始杨老师以梦为引,极大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接着便以一位孩子的梦为突破口,让孩子们对梦中的图形进行分类,这样来慢慢渗透图形的分类整理。</h3> <h3>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能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杨老师设计的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摸一摸立体图形的面,并且让学生认一认这些平面图形,将图形中不完整的地方补充完整,这两个环节是让学生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点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他们的认识。学生找一找生活中或者教室里存在的这些图形,能很深刻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h3> <h3> 对于本堂课,郭老师表示本堂课有很多的亮点,比如课题的引入很新颖,整堂课对于工作坊中提到的“生动”体现得很到位。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以及学生展示之后的评价这些细节都处理得很好。整堂课是一堂复习课,重点在于如何去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让学生自己整理能够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意识。在进行复习时是要先练习再整理还是先整理再练习,对于不同阶段孩子整理与练习的顺序是不同的,高年级学生更侧重于先练习后整理。另外这堂课渗透了集合与对应的思想,以及对面的感悟很到位,对面的感悟很好的落实了工作坊中提出的“生动”思想,其中闭上眼睛想、用手指画出图形的边和找图形中的缺失部分都能落实空间观念的培养。</h3> <h3> 桂香小学的袁鸥老师执教的是“圆的认识”,圆的认识是一节概念教学课,这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圆的概念,掌握其特征。整堂课袁老师以学生为本,正确的把握学生的起点,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尝试等活动,极大地加深了对圆的认识。</h3> <h3>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袁老师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教学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所感悟、体验、认识的。整节课,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教学,效果非常好。比如袁老师在教学“同圆内每条直径都相等”时,屏幕上的直径依次旋转至同一条直径重合,相信会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从而加深对圆特征的理解和掌握。再比如袁老师在拓展古人为什么要选择用圆作为车轮时,以动态图的直观演示,让学生体会到圆上每点到圆心的距离是一定的。</h3> <h3> 最后郭老师对整堂课进行了点评。对于圆的描述孩子们现在是无法通过本质来进行描述的,而且很多教师都不一定能进行完整的描述,在教学时尽量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它的本质是什么。只要孩子能描述出圆心不能动、半径不能变、围成的封闭的一块就是圆即可。如果孩子可以像这样描述圆便证明孩子对本堂课的掌握是很好的。在画圆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动手操作,这样来加深孩子对圆的理解。</h3> <h3> 总观这三堂课,每堂课都有学法的提炼,每堂课的末尾都对本堂课的知识进行了总结。<br></h3> <h3> 通过这段时间的听课评课,我们能感觉到听课和评课是给我们教师搭建的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在议课中不止上课教师能对本次教学有所感悟,评课教师也能从中反思自我,通过交流探讨,可以促使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h3><h3> “郭培恒工作坊”既是一个研修团队,也是一个培训班,更是引领青年教师成长的助推器;这个工作坊不是郭老师一个人的工作坊,它是所有成员的工作坊;这是一个充满智慧,极具战斗力的团体,勇敢地走下去,我们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h3> 策划指导:郭培恒 撰稿:朱雪梅<br><br>编辑:朱雪梅 审稿:郭培恒<br><br>摄像: 谭艳辉 朱雪梅 麻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