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亲爱的家长们!再过两个月,大班孩子就要迈进小学的大门,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幼儿入小学是教育过度的关键期,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经是幼儿教师和家长们的共识,家长们是不是有许多的疑惑。</p> <p> 幼小衔接是什么?</p><p> 幼小衔接就是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吗?当然不是。由于外在环境、教育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等因素的不同,注定了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不同。孩子需要做好心理、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准备来适应完全不同的小学生活。</p><p> 家长们最想知道的,想必就是幼儿园与小学在学习及生活上有什么不同吧,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p> <p> 幼小衔接在家中怎么做?</p><p> 1.生活习惯的培养</p> <p> 小学和幼儿园相比,比较大的变化是每班孩子数量增多,教师数量减少,一些简单的事情必须孩子自己去做,这就要求孩子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作为爸爸妈妈,我们可以在家这样做:</p><p> 👇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培养孩子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自理能力,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顾。例如: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培养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文具和玩具;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他工具,会削铅笔等。</p><p> 👇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例如:会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在活动、游戏或开饭前后,拿出或放回玩具、用具、图书和其他用具等。</p><p>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例如:明白一分钟、十分钟、半个小时等时间段有多长,可以做哪些事情。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些事情,比如上厕所、喝水等。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好品质。</p><p> 👇合理计划安排一日生活。例如:一起制定今天的计划,准备做什么,利用多长时间做完等等。</p><p> 2.行为习惯培养</p> <p> 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就象盖高楼大厦一样,如果地基打不好,高楼是盖不好的,从小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一生的影响都很大,不可忽视和放松。</p><p> 👍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良好的坐姿显示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个人修养,而且良好的坐姿对自己的身体也有益处。</p><p> 👍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例如:养成做事有准备的习惯,从课前准备工作开始培养。爸爸妈妈可以在进行学习活动前,给孩子十分钟的准备时间,让孩子做喝水、上厕所等准备工作,当学习活动开始后,就需要要求孩子专注及投入。</p><p> 👍养成有礼貌的习惯。例如:碰到长辈、老师要主动上前问好,碰到同学要主动打招呼。在公共汽车上碰到老人、孕妇要主动让坐,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礼貌用语。在家中与孩子交流时,需要关注到孩子的文明用语。</p><p> 👍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讲卫生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体现。疫情特殊时期,我们更应该向孩子传递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勤洗手、不轻易用手碰鼻子眼睛、不吃不干净的东西,发现了及时纠正。</p><p> 3.学习习惯培养</p> <p> 👂良好的倾听习惯。拥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能促进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还应是孩子所具有的一项重要的学习习惯。</p><p> 👂正确的读写姿势。读写姿势要正确,身体坐正书放平,一寸、一尺 和一拳,三个“一”字要牢记。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边 有一拳,在读书写字的过程中,宝贝们的坐姿、握笔姿势可要规范哦!</p><p> 4.良好的心理准备</p> <p> 对于即将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这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们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课后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因此,幼儿入学前一定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准备。</p><p> ❤️对小学生活感兴趣激发孩子上小学的热情。千万不要用“这么简单都不会,进入小学怎么办?”“上了小学就要吃苦头”等话来吓唬孩子,这将让孩子感受到学校的压力,而是要说一些欣赏与鼓励的话,如:“你真的长大了”“你越来越像小学生了”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上小学很光荣,很自豪。会让孩子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积极的情绪会帮助孩子克服很多问题。爸爸妈妈在家和孩子们多聊聊关于小学的事,了解孩子们心中对小学的向往。同时和孩子谈一谈自己对上小学的困惑及担心,帮助孩子收集一些资料来解决疑惑。</p><p> 做为家长,应该做哪些心理准备呢?</p> <p> 在孩子升入小学前,家长都会给孩子准备好书包、笔本一些学习用品,还会在家里给孩子布置一个温馨的小环境,摆上适合他身高的写字桌;台灯、闹钟等等,这些都是物质方面的准备,除了物质准备,在我们的心理上,我们也应该做好准备。给予孩子有力的情感支持,成为他们勇敢向前的坚实后盾。</p><p> 💕清楚认识自己的角色转变。告诉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父(母)了,并积极积累一些这一方面的经验,比如:主动向周围家里有小学生的亲友询问和请教,了解他们作为小学生父(母)亲的一些感受和他们面对各种教育问题的处理经验等。 </p><p> 💕尽量调整好自己的生活节奏和作息时间,为孩子入学做充分准备。孩子要入小学了,每天的作息要有序、有规律,如:吃饭、学习、休息都应安排在相对稳定的时间。同时,在升入小学后,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新的家庭作息时间表,在原来的作息时间中增加和孩子共同学习的时间。最重要的是,要带头按新的作息时间生活,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p><p> 💕理智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进入小学后,面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波动,应该理智地去分析情况和原因,和他一起面对学习上的各种困难。在这里还应提醒一下大家,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说:你看x x x,每次能考第一。怎么人家xxx就比你聪明呢?这些都是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我们要鼓励孩子:这次考不好没关系,我们把错误的总结出来,下次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就好了! </p><p> 💕清楚了解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客观分析自己孩子的特点,即自己的孩子在个性、能力和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长处和短处。还应对孩子入小学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并分析自身的优势,结合孩子的情况,帮助他扬长避短,做有针对性的调整和补救。 </p> <p> 总之,进入小学以后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二次独立冒险,因此,对于家长而言,孩子有好成绩只是孩子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当孩子有好的身体,愿意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愿意学习自己不会的东西,愿意学习与他人的相处,有快乐的童年,才是我们最大的期盼。</p><p style="text-align: right;">长丰乡中心幼儿园</p><p style="text-align: right;">2020.6.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