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龙王山四尖-首次户外受伤

真龙闪华

<p>有一阵子没写美篇游记了,龙王山归来,第一次户外受伤,最终由听风大徒弟驱车100公里从湖州赶来,再彻夜开车250多公里把我从安吉送回上海,并一起陪同前往九院在7点完成鼻腔内部伤口清创及缝合。总想着留下点什么。先介绍线路吧,这是一条对于单日徒步来说,强度极大的线路,最高海拔约1578米,起点终点海拔仅200-300米,历经4个1500+的山头,起伏山路,总共累计爬升有2300米。</p> 2020年6月20日,已近夏至,虽说天气潮湿炎热,因为雨天相伴,实际当日最高气温仅21摄氏度,于是筹划了这次强度极大的环线想对自身有一次挑战。 考虑到线路长,强度大,周五晚上就到了安吉龙王山山脚的民宿住宿,第二天一大早6点就早早进山。清晨的空气极好,鸟语花香。 远处的山,弥散着白雾,天上也是预料般的下着不小的雨。 我把车停在了预计的徒步出山口,随后稍事准备,备齐约5升饮用水(4升饮用+1升备急)及2-3顿路餐就开始进山。 进山的岔路很好认, 路迹也非常明显。 今年的夏至蛮有意思,蚊虫不如往年多。。。 上山道路非常明显,海拔600以下基本都是竹林,路迹非常清晰也没有岔路。唯一不好的就是雨天,很滑! 大概海拔600以上之后,植被转换,竹林逐渐变成小树林。 但是路况还是极好, 远处的风景也很美。 雨天的山路,雨水打过的树叶,翠绿的让人心醉。 不一会,就登上了一个平台,出现第一块石碑,显示,编号S04,浙江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顺便做下科普,我们走户外,也是要遵守法律法规,类似小鲵这样的娃娃鱼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仅分布于中国浙江安吉龙王山自然保护区海拔1300米的沼泽区域和浙江临安清凉峰自然保护区海拔1600米的沼泽地内。所以我们做户外徒步,一定要注意区域,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可以踏足,但是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一定不要进入! PS:去过清凉峰的,都知道在海拔1600以上,有用栅栏围起来的沼泽地带吧,那就是核心区了,千万不要进入。 其实每次爬山,除了对自己的身体和体能的认证,吸引我的还有各种各样的山花。 和这个壮丽的山景, 奇异的岩石。 路况真心好,宽阔的山脊道路, 明确的路迹。 拍摄下这张照片的时候,其实心里想的是,山,可以再次来爬,但是同样的云海,也许再也看不到了。选择雨天来这条线路,其实蛮好的。 上到海拔1400以上,基本就开始岩石为伴, 约9点左右,已经登上了今天龙王山的制高点,海拔1578米。从这里开始,也开始和传统七尖线路(原华东第一虐)开始重合。 今天一共会走过七尖中的四尖,分别是,龙王山、药王峰、千亩田、桐杭岗,海拔都在1500米以上。虽然仅仅截取了七尖中四尖,但是基本上精华路段全部囊括。 因为6点进山,早在5点就在民宿用了早餐,9点半早已饥肠辘辘,赶紧给自己用了顿路餐,顺便休息了会。 随后继续上路, 路况依旧很好,除了安吉小鲵自然保护区的石碑,还有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的石碑。后来我发现了,只要是山顶标志性的地方,会同时有俩石碑。。。 一路前行,起伏上下, 伴随着中等左右的雨量和极佳的空气。 下雨天唯一的不好,就是真的很滑。。走不快。 从龙王山前往药王峰,整体来说,路况还是比较好的。 标志性的东西是岩石,当路况开始遇到岩石攀爬,基本预示着快到药王峰了。 恩,路过一个千年前,我练剑气劈过的石块。过了1000年了,仍旧安静的在这里等着转生的我。 因为没有文字标记,我也没明白这里是不是药王峰顶峰,不过看轨迹和地图,应该是这里了。 边上也有保护区的石碑。 从药王峰出发,前往千亩田,一直过千亩田后下撤到平溪,这段路,几乎没有信号!电信没信号!联通没信号!而且!最重要的是,道路及其不好走,基本都是岩石,而且落差很大。 这种时候,安全就自己注意吧。 这是我已经下来后,用全景镜头拍的,实际上从这些地方下来,还是有些难度的,一定要注意落脚点! 徒步爬山一直这样,回首看看走过的路,非常的有成就感! 前往千亩田的道路,一直是怪石嶙峋。 各种石头,各种攀爬。。。 大概下午1点左右,成功到达千亩田顶峰,安吉小鲵和天目山保护区俩石碑在一起。同样的没有任何文字说明,049号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应该就是千亩田的顶峰了。 之后开始下撤至海拔950米的平溪,非常需要注意,这段路是整段路餐中最难走的,雨天也加大了难度。大石块非常滑,而且有很多很多的陡坡悬崖,要非常注意落脚点! 因为下雨,不少路早已被雨水溪流占领,更是滑上加滑。 一路小心翼翼,安全抵达了安吉小鲵保护区的核心区,此处围了栅栏,再次提醒,千万不要擅自进入保护区核心区域,罚钱是小事,如果真的不小心破坏了生态或保护物种,那就罪过大了。 在栅栏边上就有一条前往平溪的小路。 以及非常明确的核心区告示牌,各位山友,驴友,徒友,出门在外,一定要遵守法律法规,我们不在乎多走4公里路,多爬升300-400米,但是一定不要进入保护区的核心区! 其实这条下往平溪的路非常好走, 唯一就是雨天比较湿滑。 很多路段直接已经被溪水漫过,成为了溯溪线路。。。 约下降到海拔950-1000米,已经出现了废弃的农家,再三确认,应该是无人居住。如果二刷这条线路,这里是个非常好的露营点,边上就有水源。 还是一路沿着山路下降,民居越来越多,其实如果这条线路2日刷,背不背帐篷都行,我看了下地图,这个平溪村,应该是有农家乐可以住宿的。背着帐篷来,也可以体验下自己露营的乐趣。 有些泥路还是挺陡,好心的村民加设了一些简单的台阶。 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平溪村的机耕路,道路相对很好走,拉的电线,清晰的门牌,应该是住人的村落,就在这里看了看地图,如果往后走500-1000米,应该就有农家乐住宿。 今天的雨量还是很大的,平溪边上那条溪流已有瀑布之势。 水流非常急, 虽然村民修建了盘山公路,但是户外哪有走盘山公路的,一路的上坡,都是在溪流边上,雨天更需要小心。 蛮有意思,这条溪流,海拔越高,溪流越小, 到最后,完全没了,在上游完全感受不到,在溪流的下游会如此澎湃。 到达桐杭岗上山起点了,这个时候,我开始关注时间和地区了。我大概是15点20分抵达桐杭岗山路和深王线公路交叉点,海拔1100米,桐杭岗顶峰海拔约1500米。距离终点大约还有7-8公里的山路。 然而虽是夏至,到了19点20分,天也会全暗。也就是说,我大概还有4个小时不到,我需要完成海拔400米的爬升,以及近乎海拔1300米的下降。雨天的加持,我对自己能否在4小时内完成线路有些存疑。于是给自己做了两个备选方案。 方案A:如果到达桐杭岗顶峰晚于17点,那一定不下山,从桐杭岗往左下撤不到500米,有核心区24小时的哨兵所,可以说明一下情况借宿1晚,我的水和备用食材都足够。 方案B:如果到达桐杭岗顶峰早于17点,可以尝试下山,但是如果下山路过于泥泞,不好走(走不快),那就放弃传统线路,转而寻找最快的线路可以下撤到公路大路。因为在漆黑的山里,危险系数会成倍的增加! 然后评估了下自己的体力,其实还不错,因为一路上休息、饮食都很合理。 其实平溪前往桐杭岗的山路挺好走的, 没有啥特别的陡的路。 远处的山头应该就是桐杭岗了。 哈哈,到了,16点34分。。。比预期的时间还早了半小时。来个自拍合影,本日最后一个山尖,之后就全是下坡了。 照旧,桐杭岗山顶没啥文字说明,有的就是这个编号S44的保护区石碑,以及让你电信5G信号满格的信号塔。。。 开始下坡。。。 果然,海拔1500开始要下降到海拔250米,这一路,全是坡。。。雨天路滑也不好走。 关键的关键是,时至傍晚,这雨是越下越大。 走不完的坡路下降, 侧身斜过来走、之字线走。。。反正不断的换着方案。 <p>这泥土下坡+雨天,为了安全,速度完全快不起来,大概17点30分了还在下坡,海拔约1020米左右。于是我启动了计划B,大约就是在这个地方,分析了下山势,并且在路网中找到一条非常浅的轨迹,是直接下降到下方景区公路。</p> 再看看前方的道路,还挺宽大,也是选择了这条最近,最快能前往公路的山路,前方预计还有2KM左右下到公路,这样预计大概1小时不到应该能出山。 这条路是一条极速下降的路,有些路段说白了就是在泥土上用后脚跟滑下去。需要注意的是,可以滑,但是注意身型,别滑倒,这个时候滑倒很容易肌肉受伤,没有底气就慢慢挪!! 大概18点20多,终于下降到了海拔400米左右。眼看胜利就在眼前。 <p>也找到了这个废弃的哨所,这里海拔约350米,我踩在哨所上方,已经可以明显看到前方的公路。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在这个哨所之后,找不到路了。。。强穿难度很大,而且听着溪流声音很大,别是一个大瀑布。从哨所边上隐约看到一个横切山路,沿着横切山路走了一阵,发现一条村民修筑的给山体下水的水渠,心想,要不就沿着这个水渠下山吧,这水渠是修筑出来的,总有办法走出去。结果就在这水渠的终点出了状况,水渠的终点是一个高度约为2.5-3米左右的断崖,对,90度左右断崖,没有落脚点,下方有个水潭。到了这里我也已经没有退路,天色也已经明显暗了,再往上走去找路已经不现实。所以索性,横下心,做好对自己的肢体蜷缩保护,选择跳!!</p> <p>所以说,一切的一切都是命,计算好了所有,但是没有看到断崖上还有一些横着的树枝,跳的时候绊住了后脚跟,最后头部朝下摔进水潭,就有了下面这张图了。而我首次户外受伤,就这么来的,左侧鼻梁骨折,左侧鼻腔内部全部破裂,当时应该留了很多鼻血,大约失去意识20秒左右,马上清醒过来后,用头巾洗了洗伤口做了简单处理赶紧先出山。其实这个断崖边上就是公路了,真正的最后20米路。出了山还没天暗,说明我的计划B还是很明智的。唯一没有预料到的就是这个水渠终点的小断崖,以及断崖边上视力看不到的树枝绊脚。回到车上,先用急救药包对自己做了些简单的止血处理,考虑到还要开车200多公里回上海,还是先开车就近去了安吉县第三人民医院章村分院,想先做下清创和包扎。</p> 没有想到的是,也许是到了医院之后,整个人神经放松下来,血糖急剧下降,引起2次意外昏厥。乡村医院的值班医生也害怕,立刻让120急救车把我送往县医院,做进一步的CT检查,其实看检查报告,啥事没有,昏厥就是因为低血糖。 比较意外的是,即使是县级医院,对鼻腔内侧破裂及缝合完全无法操作,说要给我转院到湖州市级医院,我说这点时间去湖州,我不如直接回上海处理了。。。这时候我俩徒弟也非常关心我的现状,@听风 你21点在问我的时候,我那时候正好在救护车上没法动。。。到了县级医院后做了些检查才能有空回复。 俩徒弟,一个说要来接我,另一个则是一直帮着劝我不要自己开车。。。 最终打完破伤风针,再开车1小时回章村取车应该快接近凌晨1点了,如果再自己开车回上海实在有些危险,就让听风大徒弟帮忙,彻夜开车把我一路护送回到上海。大约在凌晨5点半回到上海家里,取了医保卡,然后一起去了九院做了最后的清创手术和鼻腔内缝合。 今天已经是周二,从受伤起,也已经过了72小时了。由于处理得当,摔落断崖时撞击到的肌肉损伤已经完全恢复,平缓的心率(最低心率45,静态心率50)说明炎症也已经消失。身体状态也已经恢复到可以90%-95%投入工作之中。真心感谢我的俩徒弟。没有他们的劝说和相助,我可能还是坚持自己一个人开车回上海,路上的风险就更大了。。。能不能及时到达九院得到有效救治和处理完全是不可预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