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如今的孩子相比从前看似什么都不缺,然而相当多的孩子却缺了重要的心理营养。所谓心理营养,即相对于物质营养而言的,是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需求。当孩子心理营养匮乏时,会出现情感脆弱、意志薄弱、性格懦弱、自私冷漠、暴力倾向等问题。那么,如何给予孩子心理营养,使孩子成为精神强大、心理健康的独立人呢?6月22日,江苏省家庭教育研究会专家讲师团专家王晓丽老师分享“关注心理营养,助力孩子茁壮成长”的专题讲座,五(2)班的家长及时观看了讲座并发表自己的学习感悟。</p> <p>一、走进孩子的心灵。 孩子就是一本书,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我们都在一页一页往下翻,但要真正读懂它却十分不容易。有一个比喻说得好,对于孩子的教育,学校好比是白天,而家庭就是夜晚。白天的变化固然重要,但夜晚所发生的很多看不见的变化更不可小觑。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种子总是在夜晚发芽,人总是在夜晚长高的。那么,家庭应当如何发挥作用呢,专家的讲座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首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潜质。家长的作用应是发现孩子的潜质,而不是改变孩子。要以“幸福、快乐”为本,做好孩子的引路人。</p> <p>二,家长要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在学习,家长应做好引导,克服教条主义,否则,非但起不到正面作用,甚至会起反面作用。</p> <p>三、要教会孩子学会宽容。专家讲得好,“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现实中,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这一点的教育上显得尤为重要。</p> <p>四、身教言教统一。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的 影子。孩子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些受父母的影响最大。你让孩子不乱扔衣服,自己回到家后却随手把衣服扔在沙发上,还口口声声地教育孩子,这种效果明显不会有效。你不让孩子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自己却惬意地看着烂俗的电视剧,玩着网游,这让孩子情何以堪呢,所以,以身作则,比千言万语都更管用。 学习成绩不是最重要的,“品德”教育应放在第一位,否则,就会造成“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后果。专家讲到 “厚德载物”和“德不配物”的问题。</p> <p>一朝为父母,终身为老师,所以,从此刻起,从自身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让孩子有着独立的人格,有着一个良好的习惯,与孩子公平地交流,让他快乐、健康的成长,让他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