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三班书香团支部端午实践活动 <p>玉粽袭香千舸进,艾叶黄酒可除邪。</p><p>一年一度,端午又至。</p><p>仲夏端午 烹鹜角黍</p><p>不管是“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的慨叹,</p><p>还是“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的欢欣都寄托着我们对端午的无限深情</p><p>端午节为中华儿女呈现的既有“忠君孝亲”的爱国情感,</p><p>又有“祈福化煞、驱邪避毒、成龙发祥”的美好愿望。</p><p>只是玉兰时节,菖蒲美酒与共</p><p>微风贺喜无言语、而我们相聚在一起,</p><p>相聚在高一三班,畅谈心声、抒发情感,展示才艺,恭祝佳节!</p><p><br></p> 讲述端午来历 <p> 通过简单的话语和肢体语言,同学们将端午节的来历演绎的栩栩如生,我们仿佛听见了千年前汨罗江边的簌簌风声,看见了屈原巍峨高大的身影。</p><p> 端午佳节,能够作为中华传统节日流传至今,一定有着别样的意义。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饮雄黄酒……这些特殊的习俗有着什么样的蕴含,让我们对此有了更深刻的了解。</p> 了解端午习俗 <p> 一番倾情的讲解让我们明白,特殊的习俗之后都包含着丰富的蕴味,也是传统的凝结而成的精粹。</p><p> 当然,同端午佳节一起流传至今的不仅有各种风俗,亦有着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曹娥寻父尺赴水”的故事,满溢的悲情之外,更多的是浓厚的亲情与爱。</p> 聆听端午神话 曹娥救父 <p>“举世贪生不足评,舍生取义亦难明。娥知有父不知死,当日何心较重轻”,</p><p>曹娥那份孝心让我们为之感动。</p><p>门之艾、菖蒲之剑、对酒当歌、龙舟竞发,又将屈子与后世紧密联系在一起,他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在岁月的长河里仍旧在跳动。</p><p>曾多次问过:何为爱国?</p><p>爱国大概是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激昂;</p><p>是鲁迅“零台无计逃神矣,我以我血祭轩辕”的义愤填膺;</p><p>是舒婷笔下的那抹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p><p><br></p><p><br></p><p> </p> 吟赏爱国诗歌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p>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p><p>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p><p>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行动起来,点燃心中那团火焰,国家之兴,指日可待。</p><p><br></p> 共悟端午含义 <p>传统节日,在剥去其物质载体后,留下的精神内核,才是一个民族最关键的文化基因。</p><p>端午节正表达了人们“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是对幸福的真实写照。</p><p>当那远去的江水回味记忆的温纯,过去与现在书写成一部雄壮的史诗;</p><p>当屈子的心愿绵延九州的辽远,现在与未来演绎成一曲震撼的乐章。</p><p><br></p><p><br></p> 结语 <p>携着粽子的贪香,</p><p>愿每一个平静的日子成为爱心的中转站;裹着艾草的浪漫,</p><p>愿每一个端午都是幸福的延长线.</p> <p> 制作人:薛梅</p><p> 陈静</p><p> 杨明艳</p>